摘 要:在現代幼兒園教學中,游戲的目的往往不再是純粹獲得樂趣,而是要與教育教學工作緊密結合,創新性地促進幼兒學習與成長。音樂作為幼兒園五大領域課程之一,在與游戲的結合中具有獨到的適應性。文章基于幼兒園音樂游戲的發展現狀,從教育性的角度來審視當前音樂游戲活動中的特點與問題,同時提出相應的建議,對促進音樂游戲活動系統化、教育化作出行之有效的指導。
關鍵詞:大班幼兒;音樂游戲;幼兒成長
一、開展幼兒音樂游戲活動的教育意義
激發幼兒對音樂的興趣,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兒童在面對游戲時,有自己主動的適應性,而不是被動地接收課堂教學知識。音樂游戲有趣、輕松,也成功地吸引了兒童的深入與癡迷。如今,音樂游戲是幼兒音樂教學和游戲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它將教學與游戲進行深度融合,讓幼兒能夠在學習中獲得快感、在游戲中受到美的教育。
拓展教師教學成果,推進幼兒園課程改革。音樂游戲活動的組織以幼兒園整體的教育目標為基礎,結合各班級各教師的實際經驗,對游戲進行適當改造,通過游戲與音樂課程結合、音樂游戲活動組織度提升、游戲與兒童教育互滲等渠道,將游戲深入幼兒音樂學習發展過程中去,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面向社會進行宣傳或招生工作時,音樂游戲活動也可以作為幼兒園的一塊金字招牌,對于贏得家長群體的信任和社會各界支持頗有幫助。
二、大班幼兒音樂游戲活動現狀
對游戲在音樂教學中的作用有一定偏見。在實際應用中,音樂游戲活動可能會妨礙到正常教學,過度的游戲活動反而起不到教育作用,完全成為無意義的放松游戲。不少幼兒園對于音樂游戲的開展帶有一定偏見,而這也是文章所要論述和解決的重點,即如何提升大班幼兒音樂游戲活動的教育性。
音樂游戲分類不夠明顯。許多音樂活動的設置只是為了豐富教學過程,迎合快樂教育的目標體系,但在實際組織上比較混亂,游戲與音樂教學的結合沒有進行系統分類,導致音樂游戲活動效率低下。
教師的專業素質有所欠缺。在組織日常教學中,教師的經驗比較豐富;但在游戲活動中如何把握游戲與教學、音樂與游戲的融合力度,就讓許多教師摸不著頭腦了。這反映出不少教師在音樂專業知識、教育知識更新上的不足。
三、發展幼兒園教育性音樂游戲教學工作的途徑
(一)集合眾智,使游戲課程化、組織化
幼兒園音樂游戲不能長期處于散亂、無組織化的狀態,必須以科學的章程、眾智集成可靠的游戲體系。在游戲環節的開發上,要將游戲的趣味性和教育性進行整合,改變以往教學的單一模式,促進課堂的多元化、豐富化。大班幼兒班級一般有兩至三位幼兒教師,在備課和教學環節應該集中設計,比如一位老師負責播放音樂素材、一位老師進行音樂游戲組織等,將游戲活動穿插在音樂課堂之中,與其他教學環節進行對接,為每一個音樂游戲設定教育目標,以期在具體教學環境中得到實現。
(二)開展音樂主題游戲活動
主題活動一方面可以深化對音樂領域教學活動的認識和組織,同時也能兼顧到其他領域的內容安排。通常一節音樂課只能教會幼兒學會一首歌,而音樂主題活動卻能將有關某一主題的歌曲都融入進來。同時,教師應認識到讓學生學會唱好一首歌并不是音樂教學的最終目的,單一地學習某首歌也容易使幼兒產生疲倦感;因此通過主題連接多首歌曲,不僅能夠擴大幼兒的音樂知識面,還能發展他們的聯想思維和創造思維。
比如在認識“春天”這個主題游戲活動中,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的活動設置與安排。第一個階段可以放置在課堂環境中,教師運用多媒體放映燕子停在電線上、大雪嘩嘩、小河冰雪融化、烈日炎炎、農民伯伯在田里播種等圖片,讓幼兒選擇哪些圖片里“能夠找到春天”,以此來導入情境。此外,教師可以放映動畫短片、音頻素材等,讓幼兒通過聆聽與觀察選出與春天相關的內容,建構起音樂游戲活動的大背景。第二階段為實戰學習,這一時段可開展的音樂游戲活動十分豐富。比如在教習學生認識有關春天的事物后,播放有關這些事物的音樂,而后讓幼兒根據音樂作出相應動作。為了增強游戲性,也可以通過其他游戲挑選出來幾位學生,讓這幾位學生先聽音樂,再做出動作給其他沒聽到音樂的學生看,讓剩余學生猜測是哪首歌曲等等。第三階段可以將游戲活動設置在戶外環境中,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教師可帶領學生走向社會環境的大街小巷,邊行邊唱邊游戲、深入感知春天。
(三)有效的音樂律動
不論是音樂還是游戲,在歷代學者的研究中都發現它們的起源與勞動有關,因此音樂游戲最終還要回歸實踐鍛煉。如音樂律動游戲一定程度上將音樂與舞蹈結合起來,其姿態是否優美具有表演性、集體動作是否整齊劃一等并不重要,這有助于提高整體大班幼兒的藝術教育。學生按照老師的演示、伴隨著音樂作出動作,鍛煉了他們的節奏感知,也增強了身體的協調性。最終的效果是讓學生能一聽到某段旋律,就能做出相應的體態律動動作,并且自己還能跟著節奏學唱。這樣的隨機游戲可以有效鍛煉幼兒的反應能力和體態協調能力。此外,還可以組織音樂劇或音樂表演,讓學生們邊唱邊跳;由于表演帶有故事性,可以深化學生對音樂內容的理解,讓他們領略到音樂無處不在的魅力。
四、結語
綜前所述,音樂游戲對于開發兒童創新思維、培育審美能力、增強活躍度等具有顯著作用,音樂教學中應接納游戲的積極作用、寓教于樂。在現代教育的日益演化下,教師應提升個人的教育信息化技能,積累音樂專業知識,創新音樂游戲,使音樂課程的游戲性與教育性兼顧。而兒童會在輕松、有趣的教學環境下加快吸收音樂知識的速度和能力,這對于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兒童的身心發展都是受益無窮的。
參考文獻
[1] 梁坤.大班幼兒模式能力在幼兒園音樂教學活動中的培養研究[J].南京師范大學,2015.
[2] 黃永靈.在音樂區域活動中培養大班幼兒自主學習能力[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學生版,2016(06).
作者簡介:黃麗華,女,漢族,福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