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永芝
摘要:計算機課程是很多中職學校都會開設的一門課,具有較強的實踐性與應用性。為有效滿足就業市場對于計算機人才的素質要求,提升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突出就業導向功能,在明確就業需求的情況下開展計算機教學,讓學生具備計算機操作能力與實踐能力。本文將從中職計算機教學現狀著手,探討就業導向背景下如何更好地開展中職計算機教學活動。
關鍵詞: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就業導向
1 中職計算機教學現狀分析
當前,在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主要存在兩個問題:一是教學與就業脫節嚴重。很多中職學校都開設了計算機課程,但卻無法與社會需求結合起來,造成教學內容與崗位實際需求相互脫離,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嚴重不足,導致其進入工作崗位后無法滿足崗位需求,對學生今后的事業發展造成不利影響。二是課程設置與就業導向不符。中職學校在設計計算機課程時,教師普遍傾向于采取“填鴨式”教學模式,過于注重理論傳授,而忽視了實踐操作的重要性,正因為如此,學生往往只注重如何掌握理論知識,而缺乏實際應用能力,主要體現在:課程設計單一化,就業導向需求表現不明確,教學系統未實行量化,也沒有就專業實踐性教學加強管理。不僅如此,中職計算機實踐技能培訓脫離市場需求,這對學生創新實踐能力的提升是極其不利的,導致就業市場需求得不到滿足。正因為如此,在社會市場運作知識體系中,畢業生難以滿足就業單位需要。
2 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學策略探討
2.1 加快教學理念轉變,把握就業導向
長期以來,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中國教育得不到持續發展。教師在施教過程中,往往側重于教材內容的講解,片面地認為只需讓學生掌握足夠的基礎理論知識就能達到應試的需求,雖然這樣學生能夠將理論知識掌握得足夠牢固,但缺乏實際操作能力。所以,在就業導向背景下為了更加有效地開展中職計算機教學,就要加快教學理念轉變,積極探索市場人才需求,加強教學模式整合與優化,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加快教育發展進程。另外,教師應當重視實踐教學,對學生進行有效引導,確保其能夠準確了解社會對于計算機人才的需求,為今后更好的走上工作崗位、滿足工作需求做鋪墊。
2.2 以就業導向,構建目標培養機制
中職教育經過多年發展,教學模式已發生重大轉變。對于教學理念而言,通過建立就業導向教學方式,重點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就業服務及把握市場需求的能力,比如說教學方式、專業設置、實踐技能訓練等,并結合企事業組織和相關就業單位對于人才的實際需求建立人才培養方案,確立技能訓練目標,還要為學生提供輔助,立足于其自身實際制定最佳的學習方法。同時,還要把握計算機教學特點,及時關注市場動態,條件許可可通過市場調研、網絡調查以及實地走訪等方式了解就業單位對于計算機人才的需求,從而了解到學生的知識漏洞與技能缺陷,明確社會市場對于計算機畢業生的素質要求。
2.3 注重學生職業技能提升
對于以就業為導向的教學模式而言,其關鍵在于提升學生的綜合技能,讓學生在學習綜合技能時注重技能訓練,依托信息技術的有利優勢,采用現代教學模式,使學生的創新創造能力得到有效開發,動手和動腦意識得以增強。為更好地提升學生綜合實踐技能,還要在施教的過程中運用創新實訓模式,增強教學的針對性與藝術性,比如說模擬教學、演示教學以及實驗教學,加強實習基地和企業間的聯系。
在教學過程中,應當把握“以就業為導向”的目標,確保培養出來的計算機人才能夠達到市場對人才的素質要求,為此,需要在學生實踐能力檢測方面下功夫。
其一,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定期組織學生參加測試。比如說,在上完“Excel函數”內容后,就可以給學生布置關于這部分內容重難點相關的操作題目,讓其限時完成。在定期測試過程中,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到學生對于實踐操作的掌握程度,并及時加以補充和完善。其二,采用與企業聯合的辦法加強對學生的檢測,運用“引進來”、“走出去”的方法,直接通過實際工作內容檢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提高學生職業技能水平,以便更好地培養后續人才。
2.4 加強高素質師資隊伍建設
中職學校教師總體素養與職業技能水平往往直接關系到計算機教學質量的高低,因此,提升教師整體素質水平就顯得勢在必行。在教師引進環節,應當重點加強對其實踐能力與專業技能的考核,同時,為了提高對人才的吸引力,應當采取多元化的招聘模式,如公開招聘、網絡招聘或者通過獵頭公司。此外,還要定期組織教師進入企業掛職鍛煉,一旦獲得豐富的職業實踐經驗,就能及時調整教學目標和教學方式,轉變教學理念,并根據學生個性特點、心理需求以及興趣愛好等因素加強教學設計,更有效地傳授知識。對于教師自身而言,應當不斷優化自身能力素質,既是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能力素質與就業能力的實際需求,對于加快職業教學改革是極其有利的。
2.5 實行校企聯合辦學
在開展計算機教學的過程中,中職學校應當加強與相關企業的合作,實行聯合辦學,由企業出資建設實踐場地,提供給學生實踐,促進其實踐能力提升。在和企業建立合作關系后,中職學校應當針對就業單位對于計算機崗位人員的要求進行分析,悉心聽取相關工作人員的建議,考慮學生個性化需求,優化教學內容與知識結構,安排好實踐和理論課程,使學生的崗位技能水平得到全面提升。
比如說,在CorelDRAW X4課程中講授橢圓形工具組時,可以從學生的繪制需求出發,繪制橢圓或正圓,選中后在其屬性欄上使設置選項顯示出來,并隨時調整橢圓,如大小、輪廓寬度、類型等,讓學生根據教學的講解演示進行獨立操作,掌握矩形和橢圓形工具組的用法,能夠自主完成相關實例的操作。
2.6 采用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就是通過一個完整項目開展教學活動,能夠實現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機結合,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能力,并能夠將其運用于實際問題的解決。通過項目教學法的應用,能夠提升中職計算機教學的吸引力與實用價值,實現教育和育人的有機結合,根據項目教學法的思路,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引入實際所需的實用技術項目,并對整個項目進行講解、分析和制作,使學生通過掌握理論知識與技能。
比如說,在Photoshop 教學過程中,會運用到磁性套索工具、魔棒工具、選框工具以及漸變工具等圖像設計技術。倘若仍采用純理論化的教學,會使課程教學變得更加枯燥和難懂,學生學習興致不高,其專業技能也難以得到有效提升。這時教師可選擇一款玩具產品,和學生探討玩具特點、適用的兒童群體年齡以及外包裝盒的設計,然后教師根據討論結果對學生進行指導,讓他們操作軟件進行玩具包裝盒設計。通過將項目學習與實際應用結合起來,既能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也能讓其真正學到實用既能,以便學生更好地掌握軟件技術,挖掘其創造潛力。
3 結束語
總之,在中職計算機教學過程中,中職學校必須把握“以就業為導向”的基本原則,加強理論教學與實踐應用的有機結合,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學會實踐應用,具體而言,就要轉變教學理念,把握就業導向,構建目標培養機制;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加強高素質師資隊伍建設,采用項目教學法,實行校企聯合辦學,從而提高中職計算機教學質量,豐富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體系。
參考文獻
[1]喻雄飛.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7(64):148-148.
[2]萬春美.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教學策略探究[J].現代職業教育,2016(29).
[3]寧留文.探究以就業為導向的中職計算機課堂教學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8(2).
(作者單位:云南省曲靖農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