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莉莉
摘 要:新形勢下的高考,需要考生在議論文寫作中有“新”、用“新”,“新”不僅表現為審題的新,更體現于寫作中的“新”。什么是新,如何新,成為學生寫作的難關。通過課題組的研究,發現“閱讀與寫作一體兩面”的使用,可以使學生在議論文寫作中讀到新,用到新。
關鍵詞:閱讀與寫作;議論文;一體兩面;應用研究
一、對高考議論文趨勢的分析
1.考查內容的微變
通過對近十年全國高考卷作文的分析,我們發現,高考作文已經從多年前對考生的人生觀考查,逐漸轉向為對世界觀的考查。2008年圍繞“四川汶川地震”考查人生觀中的愛心、善良等;2010年圍繞“責任”這一話題展開作文;2012年圍繞船主請修船工油漆一事展開對善舉與習慣的寫作;2013年圍繞“勇氣”展開作文。但2015年始,考查了學生對“女兒舉報父親開車時打電話”一事的看法后,我們微妙地感受到了這種由書寫人生觀向表現世界觀的轉變,而2017和2018年的全國一卷中,這種對世界觀的考核表現變得愈發強烈。
2.考查手法的微變
如果說2015年之前的議論文寫作手法是機械的常規類寫作,那么2015年之后便產生了一種新的方向,我們稱之為“任務驅動作文”,所謂任務驅動,就是在命題者的要求下,完成一個任務,由點及面,以小見大。因此,在常規類作文中僅僅掌握一些語句,把握一些技巧,積累一些事例的老舊做法,在新高考中便顯得不合時宜。這也驅使考生必須在作文的閱讀與寫作中主動變換思維,以適應新高考模式。
二、當下高中生議論文寫作現狀
1.缺乏時效性素材
通過多年從事高三一線教學任務的老師討論,以及多次評閱高考試卷的經驗分析,目前在素材掌握方面,考生顯得無所適從。如2017年全國卷作文中,我們仍然發現大量考生不知所云,在無奈之下,將常規作文中的歷史故事、古代人物全搬照抄。這種做法無疑與新形勢下的議論文寫作格格不入,素材的老舊、新知識的匱乏,成為當下高中生議論文寫作的瓶頸。
2.缺乏合理的邏輯性思維
邏輯思維能力是指正確、合理思考的能力,即對事物進行觀察、比較、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采用科學的邏輯方法,準確而有條理地表達自己思維過程的能力。可以說,邏輯思維是所有論證寫作的基礎,新高考形勢下的議論文寫作,對此能力的要求極高。但目前考生的寫作在缺乏閱讀這一大體環境指引的原因下,變得毫無邏輯思維可言。教學中,教師也沒有專門對邏輯思維的講解,而僅僅是告知學生需要用到假設論證、對比論證、因果論證等,最終導致學生的議論文寫作平淡、無力、沒有條理、缺乏思維。
3.缺乏語言的調教能力
語言表達是寫作的基本功,其中包含詞語的運用、句式的選擇等諸多方面。因為缺乏閱讀這一提高語言能力的必要因素,學生的語言便顯得毫無生機,更談不上煉字、煉句。換言之,議論文的寫作完全變成了將腦子里想的東西,直接寫作出來的過程,缺乏對語言加工與重塑的能力。
三、閱讀與寫作一體化在議論文教學課堂中的應用研究
1.以閱讀促進對時效性素材的積累
通過課題組的研究表明,對于素材積累問題,僅僅采用發放素材、印制素材或者購買素材書等辦法,已不適應新的高考內容。所以,在開設閱讀課的基礎上,鼓勵學生讀書、讀報、讀視頻,可以成為一種新的素材掌握途徑。通過對課題組成員已開設閱讀課的班級試驗表明,閱讀量的增加,完全可以使學生了解世界新形勢、國家新動態、社會新時局、環境新熱點。在試驗班級的議論文寫作評改與未進行該試驗的班級議論文評改的對比結果來分析,前者的議論文素材應用更新、更合理、更具時代感。所以,開卷有益的閱讀課開設做法是非常合理的。
2.以閱讀促進對邏輯性思維的訓練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課題組更認為“好的書報是考生邏輯性思維成型的階梯”。邏輯性思維的形成不僅僅依賴于教師的講授,更依賴于學生的閱讀。教師的講授僅局限于方法的點撥,對書報的閱讀更能夠將教師點撥之方法貫徹于其中。為加強學生的邏輯性思維能力,我課題組為學生特意訂閱了《人民日報》《南方周刊》等報紙雜志,還為學生開通了各類時評、社評網站的賬戶,我們不難發現,尤其通過對社評類文章的閱讀,學生的語言思維、類比思維、對比思維等邏輯思維方式產生了巨大的改變,他們從模仿變為應用、從抄襲變為創新,寫作的文章條理性發生了質的變化。
3.以閱讀促進對語言加工能力的提升
如果說語言是制約學生寫作的瓶頸,那么對語言能力的突破變成為議論文寫作教學的難題,這個難題并非通過教學或者教師的下水寫作示范就能夠攻克,因為語言是思維的表現,又是思維的再現,我們無法決定思維,便無法決定學生的寫作語言。在諸多的方法中,我們通過試驗的對比,發現有著大量閱讀積累的學生,其語言表達和加工能力遠超未開設閱讀課堂的班級的學生。所以,學生肯閱讀就會自覺模仿,模仿之后便會對自己的寫作語言進行思考和加工,因此,閱讀在議論文寫作過程中的作用不容
小視。
4.以寫作促進對閱讀專項能力的提高
既然閱讀對于寫作如此重要,那么一體兩面的體現也是可以翻轉而用之的。寫作是一種綜合能力的表現,當學生發現自身存在語言、思維、素材使用等方面的問題之時,就會自主閱讀、自主積累。在高考語文閱讀量逐漸加大的形勢下,閱讀量的積累與閱讀能力的提升成為當務之急,我們認為,以寫作促閱讀的方式不失為一種激發學生主動性的捷徑。
注:廣東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閱讀與寫作一體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課題批準號:2017YQJK149。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