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冬冬
摘 要:當前,為了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充分順應新課改的發展需求,高中生物教學目標要由原來的“生物核心”逐漸轉變為對“核心素養”的培養,在此基礎上才能夠更好地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才可以促進學生實踐能力、探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以及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全面提高學生的個人素質,推動學生的全面發展。探討了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途徑,希望可以為相關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鑒與參考。
關鍵詞:高中生物;探究能力;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所謂核心素養,即為受教育者必須要具有的、在教育中產生的、可以滿足個人終身發展以及社會發展的能力與品格,其中包括學習能力、實踐創新、健康生活以及責任擔當等。具體細化到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是通過對高中生物學科的學習,學生能夠對所學的生物學知識、技能以及方法進行靈活運用,對現實的問題進行有效解決的一種關鍵能力以及品格。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生物教師更加注重對學生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要求教師要積極探索方法和途徑,全面提高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
一、開展概念教學,培養學生的生命觀
學習生物,首先要具備生命觀念。生命觀念是人們在深入分析生命現象以后形成的抽象概念,其中包括結構與功能觀等。在實際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樹立生命觀念,教師要為學生講解動植物器官結構以及功能彼此間存在的統一關系,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構建個人的結構和功能觀。指導學生明確低等生物逐漸進化成高等生物,而且還在不斷進化。此過程可以幫助學生體會到適者生存的進化規律,明白生命的生存與發展都必須不斷適應環境,人體為了可以保持穩定地生長,需要獲得免疫系統與神經系統等多個系統的共同協調與作用,在此基礎上來實現基本的生命現象[1]。上述事例都可以幫助學生認識到生命系統是趨于平衡并且是穩定的,這也能夠幫助學生逐漸形成一種平衡感。在高中生物概念教學中,教師要對概念進行深入的挖掘,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生命觀念。
二、營造問題情境,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
為了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生物學科核心素養,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實際狀況,為學生創設形象、逼真的問題,這樣才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對問題的分析、理解、探究與解決能力,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能力。生物教學對生物學的探究、對于相關知識的傳授都與科學家嚴謹的思維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在開展課程設計工作時要著重對其中的相關部分內容進行全面把握,對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有效培養,使學生的思維更加理性化。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光合作用”的相關內容時,要引導學生了解亞里士多德以及海蒙題實驗的相關信息資料,鼓勵學生對資料進行深入的閱讀與思考,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對解決問題的途徑進行不斷探索,最終找到問題的答案,這一過程也對學生的理性思維具有良好的培養價值。
三、開展物理實驗,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作為高中生物教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通過實驗教學可以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生物學科知識,可以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探究能力、思維能力等[2]。教師要優化個人的教學理念,實現對傳統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創新要積極地采用探究性的實驗模式,引導學生對生物實驗進行積極主動的參與,對學生的探究能力與探究意識進行有效的培養,要為學生營造出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使學生能夠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生物實驗中。學生在實驗的過程中能了解更多的生物知識,掌握更多的相關原理。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積極地開展課外實踐活動,這樣就可以擺脫傳統實踐教學存在的束縛,到鄉村以及田野中接觸大自然,開展探究性的實驗,促使學生的視野得到有效拓展。
總而言之,在高中生物教育教學中,教師不但要為學生傳授相關的生物基礎知識與相關的技能,更要充分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要對生物學概念進行靈活運用,深入發掘其中的教學元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而且教師要實現對實驗教學的創新與改革,從而對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與科學探究意識進行不斷的培養,只有如此,才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劉凱.基于高中生物學科核心素養的教學設計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6(21).
[2]李凱.基于實例分析高中生物教學核心素養培養對策[J].科學中國人,2016(29).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