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西學東漸”是指于明末年間到近代的西方學術思想向中國傳播的歷史過程。但通常而言是指明末清初以及晚清民初的兩個主要時期,這個時期歐洲以及美國等地區學術思想的傳入形成了“西學東漸”運動。其中,西方經濟學一直于十九世紀末才逐步傳入到中國,最重要的著作為《國富論》、《計學平議》以及《經濟學概論》等,而社會主義馬克思等人的經濟思想也在晚清被不斷引入到國內。本文主要就“西學東漸”與晚清經濟思想的近代化進行簡單探究。
關鍵詞:西學東漸;晚清經濟思想;近代化
一、前言
晚清道光咸豐年間,中國人在與西方人接觸的過程中并不重視西方的學說,很多人都認為西方是蠻夷之國,遠遠不及東方發達,無論是經濟發展還是科學技術,西方都相對較差。僅僅只有少數有識之士如林則徐、魏源等人,開始意識到西方國家學說的優越之處,但是基本上,他們也對西方國家學說并沒有太多重視。從當時魏源的名言“師夷長技以制夷”來看,這一代人僅僅是認為“夷學”雖然有可取之處,但是國內的創新足以超越他們,由此可見當時西方的學術思想并沒有得到人們的認可。洋務運動之后,許多人開始真正的重視西學,認為西學是能夠與中學相對等甚至是超越于中學的存在,并且開始探討如何融匯中西方的優秀學術來幫助中國富強。晚清知識分子認為西方在制度、器物制造以及醫學等方面勝過中國,但是其思想文化是遠遠不如中國的。由此,在清末雖然西方思想文化沒有得到引入,但是經濟學領域的知識開始不斷流入到國內,這也使得我國國內經濟思想觀念發生了轉變。
二、“西學東漸”與晚清經濟思想的近代化探究
(一)來華西人將西洋政事學術引入
當世界歷史步入到十五十六世紀的時候,中國依舊是“重本抑末”的經濟思想,這個時候的西方國家已經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西方的社會經濟結構開始受到工業革命的推動,同時,西方的經濟思想也開始發生了改變,各種學說觀點開始在西方的社會思潮中不斷涌現。當時,西方經濟思想現代化與亞當.斯密的貢獻是不能分開的。但是,這個時候的中國依舊受到封建思想的約束,束縛著生產力的進一步發展,不斷打擊商業變革,這就導致了當時我國的經濟思想還在萌芽階段。來華西人將西洋政治的引入,在一方面改變了我國的經濟思想認知,人們也逐步開始認可資本主義經濟。這種將經濟考察目標以及流通過程限制于生產過程之中的思想經濟方式與以往任何時期的人類經濟方式都不相同。這一種創新的經濟學觀念也是資產階級古典政治經濟學的開端。在《國富論》一書之中,亞當.斯密認為財富的根本并不是土地,這極大的改變了我國“重本抑末”的思想,改變了我國以往的“重農抑商”思想,極大的促進了我國生產方式的轉變。
(二)華人將西洋政事學術進一步發展和傳播
在晚清經濟思想現代化發展的早期階段,華人對于西洋政事學術的發展和傳播是做出了很大的貢獻的。當時,華人開始學習國外的先進理念,興辦學校,翻譯國外的經濟學著作,開始設立經濟學科目。這一系列的措施將國外的經濟學理念很好的引入到國內,沖擊著我國封建的“重農抑商”思想,促進了晚清的經濟思想早期近代化。到了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英國列強打破了晚清封建帝國的大門,傳統封閉的中國社會開始向近代開放性社會轉變。隨著歐美等國家的入侵,中國各個領域的經濟命脈也逐步掌握在外資手中,導致了國內經濟形式發展并不明朗。在這樣的發展階段,如何發展中國經濟,如何強富中國成為了所有華人所追求的事業之一,面對鴉片戰爭之后中國落后就要挨打的局面,國內一些晚清人士也一直在探尋解決方案,他們從各個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經濟學思想,使得中國晚清后期的經濟發展偏向于工商業,使得中國的封建經濟思想束縛被不斷瓦解,而在這一過程之中,向西方學習有關經濟思想已經成為了一種局部思想,國內的外來經濟學思想也變得愈加豐富。
(三)海外留學知識分子留學考察之所得
海外留學知識分子承擔起了西方近代經濟思想在華傳播的重任,他們翻譯國外書籍,立學說,用中國人能夠理解的文字翻譯了大量的經濟領域著作,從而使我國的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發展。清末明初是近代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時期,在這一時期,我國的經濟、科技、教育文化等方面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和影響,將一個封閉的清王朝推向了世界。留學生的歸來,將大量豐富、先進的國外思想與知識帶入國內,全面系統的西方學術理論改造了國內理論知識貧乏的現狀。在這期間,選派大批地留學生出國也是清政府所認可的,當時人們對于西方的各類思想意識以及經濟學思想有了一定的需求,當時就有人曾經說過:振興庶務全賴人才,而欲培養人才先預儲教習,本末先后較然易明。可見,在當時,留學生其實是受到重視的,他們所帶回來的經濟學思想也被各地所認可和接受。清政府所派遣的留學生不僅僅是學習船政,步算,制造學,還學習軍政,經濟等學術知識,對于當時的政治經濟發展有著不可磨滅地推動作用。著名的翻譯家和教育學家嚴復就翻譯了《國富論》,陳獨秀也提出“以獨立之生計,成獨立之人格”等等。但是,當時的清末新政依舊是為了維護清朝的統治,以至于國內的商業模式依舊沒有得到一個真正的變革,沒有真正的促進中國近代經濟的發展,這只是一個騙局,國內的經濟矛盾依舊沒有緩和。
三、結束語
西方文明對于中國社會近代化的進程是有著重要影響的,在外患內憂的現實狀況之下,不斷向西方學習,尋求富國清兵的真理,走國家工業化道路以及促進經濟的不斷發展成為了那個年代的發展主體,因此“西學東漸”運動得以興起和發展。但是不可否認西方的經濟學理論對國內的經濟改革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和作用。
參考文獻:
[1] “西學東漸”與晚清經濟思想的近代化(1860-1911年)——以來華新教傳教士及海外留學知識分子為研究中心[D]. 梁永康. ?江西師范大學. 2010.
[2] 近代早期出洋中國士人的西方認知及其思想世界的轉型——以王韜《漫游隨錄》為線索[J]. 邵建. ?史林. 2013(06)
[3] “西學東漸”影響下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J]. 王含含. ?黑龍江史志. 2013(17)
作者簡介:岑茂祺(1999.8.16)男,籍貫:四川萬源市,學校:綿陽市東辰國際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