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明
摘要:早在幾千年前,我國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就已經提出,教育工作者在教學工作中應當做到因材施教,針對不同的學生予以不同的教育,只有這樣才能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長。這一教育理念在幾千年后的今天依然適用。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樹立生本教育理念,結合教學內容合理地運用分層教學法,確保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接受到適合自己的教育,找到自己的定位,獲得全面發展。
關鍵詞:分層教學;小學;體育教學;應用策略
前言:
由于生活環境、身體素質等各個方面的不同,小學生之間存在一定的差異性。有的學生身體素質好,運動興趣濃厚,而有的學生對體育存在一定的抵觸情緒,身體素質較低。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實現教學效益最優化,小學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基于學生學習需求的滿足應用分層教學法,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感受到運動的快樂,從而達到因材施教的教學目的。
一、小學體育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優勢
因為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等各個方面的不同,學生之間表現出一定的差異性。有的學生性格活潑,熱愛運動,在體育課上十分踴躍,而有的學生性格內向,運動興趣一般。對于同樣一個運動項目,有的學生輕輕松松就能達到,而有的學生拼盡全力可能也無法完成。這種情況下,如果體育教師使用同樣的教學方式,制定的教學目標相同,采取的教學方式相同,實施的教學內容相同,學習能力強的學生感覺到毫無挑戰性,學習能力差的學生卻不斷遭受打擊[1]。而分層教學法的運用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針對不同的學生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實施不同的教學內容,每個學生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位置,發揮自己的個性,在自己的小天地里最大限度挖掘潛能。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進步和發展。更重要的是,學生的自信心也因此得到提升。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策略
(一)對教育對象進行合理分層
作為教育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學生在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2]。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是教學取得實效性的前提和基礎。換言之,只有先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師才能針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特點、學習能力和學習需求等制定合理的教學方案。所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運用分層教學法,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對學生進行合理分層,然后有的放矢地進行針對性教學。在對學生進行分層之前,教師必須要深入且全方位了解學生,搜集的信息主要包括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性格特點、學習能力、興趣愛好等,然后再將學生的這些信息綜合起來,在這個基礎上對學生進行分層[3]。一般來說,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三層,下層學生主要針對體能比較差或者對體育運動缺少學習興趣的學生,這類學生在蹦、跳、跑等各個方面沒有突出表現。中層學生主要針對體能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對體育運動有一定興趣的學生。上層學生主要針對身體素質較好且運動興趣濃厚的學生。在分完小組后,教師要將分組原因告知學生,讓學生知道分組并不是對他們的歧視,而是為了循序漸進地提升他們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以此激發學生運動動機。
(二)對教學目標進行合理分層
不同層次的學生起點不一樣,所以能夠達到的高度也不一樣[4]。為了最大限度挖掘學生的潛能,體育教師應當根據每個層次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既不會讓學生感覺到太難,也不會讓學生感覺到太簡單,盡可能讓學生“輕輕一跳”就能夠得著。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動機,還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對于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可以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一般來說,對于上層學生而言,教師可以設置難度系數偏大,具有拓展性的教學目標,而對下層學生而言,教師可以設置難度系數偏小的基礎性教學目標,確保每個學生的潛能都能被挖掘出來。例如,同樣是跑步練習,對于身體素質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跑完300米,對于身體素質一般和身體素質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分別跑完500米和800米。這種分層目標既不會打擊學生的學習信心,還能讓學生在達到目標后體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學習信心也因此得到增強。
(三)對教學方式進行合理分層
制定好教學目標之后,體育教師要根據教學目標和學生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式,確保分層教學法的價值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采取針對性的單獨教學、分小組教學、集體性教學等多元化教學方式。例如,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下層學生,教師可以采取具有針對性的單獨教學法,幫助每一個學生找到學習實效性不高的原因,使每個學生都能有的放矢地改進自身的不足,從而獲得提升。對于學習能力一般的中層學生,教師可以采取分小組教學法,讓小組內的成員互相幫助,團結合作,實現優劣互補。當然,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也要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通過適當的干預引導學生高效討論,解決問題。對于學習能力較高的上層學生,教師可以采取集體性教學,比如給學生講解某一項動作技巧,讓學生自己揣摩、思考和鍛煉。這種分層教學方式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獲得了發展,從而實現課堂教學效益最優化。
結論:
綜上所述,心理因素和身體素質的不同使學生表現出多樣性特點。要想將每個學生的先天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同時也為了針對學生的不足進行有效彌補,體育教師必須要合理地運用分層教學法,確保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獲得提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許峰.淺談小組合作訓練教學策略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11):112.
[2]余昕.小學五六年級體育教學中的分層教學分析[J].才智,2018(21):66.
[3]楊飛.小學體育跨越式跳高分層教學有效策略[J].青少年體育,2014(01):102+120.
[4]許巍.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體育分層教學的實驗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3,21(09):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