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多年學前教育舞蹈教學的經驗提煉及總結,經過實踐論證,可以通過對舞蹈劇目的排練,來極大提高學前教育專業舞蹈能力。文章將從怎么樣提高劇目排練的質量,怎么樣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能力問題進行闡述。
關鍵詞:舞蹈;劇目排練;學前教育
在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能力培養中,舞蹈課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屬于必修課,也屬于專業課。對幼兒教師而言,在幼兒園的日常工作里,幾乎所有的教學工作都會直接或者間接用到舞蹈能力。對幼兒而言,舞蹈在他們的素質鍛煉和培養上,也是極其重要的一種方式方法,幼兒天性好動,活波可愛,對動作的模仿能力極強,舞蹈剛好比較符合他們的天性,可以更好的引導,起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在十幾年的教學生涯中,發現學生對組合訓練及基本功訓練興趣缺缺,累和疼是她們說最多的詞語,組合及基本功的學習,基本上屬于被動訓練,壓迫訓練,教學效果不好。但是學生在上臺表演過之后,再與他們溝通,卻會驚奇的發現,她們對舞蹈學習更加的主動、積極,被動學習變成了主動學習,教學效果較好。
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枯燥的組合教學不喜歡學,那我們就可以換一個方式去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劇目排練無疑就是這樣的一種方式。一種可以極大提高他們對舞蹈學習興趣的方式。我們應該怎么樣提高劇目排練的質量?
一、高質量的選擇劇目
高質量的劇目是成功的基礎,只有劇目的質量高,才能呈現出更好的舞蹈效果,舞蹈才會獲得更好的認可,學生的成就感及收獲感才會更大,才能起到更好的訓練效果。那么怎么樣的劇目才算是高質量的劇目呢?
(一)劇目的動作難度不能太高,也不能太過于簡單。難度太大的劇目,動作的完成很難,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畢竟不是舞蹈專業,肢體能力及舞蹈技巧方面能力會稍顯不足。如果學生完成舞蹈動作的質量不高,效果不好,會讓學生非常有挫敗感。太過于簡單的劇目,對學生又沒什么訓練效果,舞蹈表現力可能也不夠。這兩種情況,舞蹈在舞臺上的呈現都不會很好,會極大影響學生在表演中獲得的成就感峰值,可以想象,對學生的訓練效果會是什么情況?那就是不僅達不到提升的目的,可能還會有反效果,讓學生對舞蹈課程更加排斥。
(二)劇目的音樂要富有感情,節奏鮮明。學生對舞蹈的表演,情緒上很難做到全力投入,對舞蹈情緒的把握較難,音樂節奏不準。所以富有感情,且節奏鮮明的劇目音樂,能夠更好的激發學生的表演欲望,更好的把握情緒,提高學生對舞蹈的表演效果。另外,鮮明的節奏也能夠讓學生更加準確把握音樂,從而讓動作更加的整齊劃一,提高舞蹈的感染力。
(三)劇目的舞美道具不要太過于復雜。們的劇目排練課,畢竟只是為了訓練學生,舞美道具太過于復雜會很不方便,個人認為是純屬浪費,對訓練學生也不會有太大的作用。
二、精心的改編劇目
在排練的過程中,我們總是會碰到這么一種情況,那就是有些動作和隊形,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和原版一樣。那么我們就不可避免的要對劇目進行改編。那么我們該怎么樣進行動作的改編呢?
(一)動作上,我們應該盡量利用學生的優勢。我們要注重發現和培養學生的舞蹈能力及身體優點。比如,有的學生腿不好,但是腰好,那么我們就可以利用她腰好的特點,對腿的動作進行改編,讓她們的動作完成的更加漂亮,更加整齊,讓她們的舞蹈動作更加優美,更加有韻味。而對于學生無法完成的動作,寧愿把它設計的簡單點,也讓學生的動作做得更加整齊。
(二)隊形上,我們可以把隊形排成一樣,不是人數一樣,而是形狀一樣。如:橫排、豎排、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圓形、三角形、復合隊形或者不規則隊形等等,盡量呈現出原版的效果。對看不清的隊形,要聯系前后的隊形,做相應的布置,千萬不能圖省事,舞蹈是一個整體,破壞了就會像副美麗的圖畫上潑上一團墨汁一般,作品會有瑕疵,從而拉低整個劇目質量。
(三)有時候因為音樂太短,時間不夠,學生在動作和隊形的完成上會比較困難。寧愿加長變換的時間,縮減動作,也要讓隊形及動作完成的更加從容和干凈。
三、合理的剪輯音樂
好的音樂,是舞蹈極重要的一環。舞蹈劇目按規律,一般都會有開端、發展、高潮、結束,共四個部分。舞蹈在編排的時候,編導也會這樣去設計舞蹈。舞蹈通過舞蹈動作來塑造人物形象和舞蹈情節,又借人物形象和情節,以抒發情感。所以除了動作,音樂的感染力對情感的抒發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那么我們在剪輯音樂的時候,不要讓觀眾覺得沒頭沒腦,妨礙調動觀眾情緒,實現情感共鳴。比較好的剪輯是應該在開端、發展、高潮、結束,這四個部分上去合理縮減。聽著感覺要連接順暢、和諧,不能有突然斷掉的感覺,不要破壞音樂的感染力,防止影響觀眾的情緒代入。
四、漂亮的舞蹈服裝
在劇目排練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環節,那就是舞蹈服裝,漂亮的舞蹈服裝能更好的提升觀眾對美的感受,極大提高舞蹈劇目的質量。
對服裝的選擇,首先要考慮到我們是為了訓練學生,鍛煉學生,不能盲目去選擇那些不切實際的劇目。比如,我們不能選擇那些服裝太過華美,造價高昂的劇目,過分暴露或者不符合學生身份的服裝,舞蹈也是教育,要對學生有一個較好的引導。要結合學生實際,對他們進行傳統教育和民族文化教育,在提高她們舞蹈能力的同時,進一步提高她們的民族文化素養,一舉多得。
另外,恰當的燈光設計,也是極大提高舞蹈舞臺效果的重要手段。舞蹈是一門綜合性的藝術,他需要老師各個方面的綜合能力,除了更多的實踐之外,還需要老師加強學習。
劇目排練是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舞蹈能力的一種非常行之有效的重要方式,還是檢測和監測學生舞蹈素質能力的一個重要平臺。他比單純的組合教學,更富有趣味性和獲得感,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興趣和自覺性,把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
作者簡介:楊林(1983- ),男,湖南邵陽人,吉首大學,本科,江漢藝術職業學院,講師, 研究方向:舞蹈學及學前專業舞蹈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