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大眾創業背景下,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尤為重要,對學生個人就業和國家創新競爭力有著直接影響?,F階段,如何提升大學生創業教育有效性,已成為一個熱點話題,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引導大學生創業,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需要,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我國院校作為人才培養基地,應基于實際情況開展創新業教育,提升大學生個人素養,讓大學生掌握先進知識和技術,促使大學生創業。
關鍵詞:創業能力;大學生;人才培養
大學生,是懷有夢想和抱負的新青年,是具備扎實知識和技術基礎的出人才。大學生應當主動加入創業大軍之中,解決個人就業問題,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貢獻。目前,怎樣有效開展創業教育,成為我國院校急需解決的問題。因此,研究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隨著創業大學生數量的不斷增多,我國院校開展的創業教育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有幾個問題存在:
第一,部分大學的管理者不注重創業教育,投入的精力遠遠不夠,使得創業教育流于形式,無法發揮實際作用。部分學生將創業當成找不到工作之后的選擇,過于追求學歷,錯失許多創業機會,導致自身創業能力始終無法提升。
第二,創業師資隊伍建設不足,教學水平無法滿足創業教育需求。部分教師沒有企業工作經歷,無法利用理論知識聯系實際工作,致使教學質量停滯不前。
第三,許多大學認為創業教育即是傳授一些簡單的基礎知識,造成專業教育和創業教育相脫節,無法實現預期培養效果。
二、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的對策
(一)提高大學生創業教育認知水平
要想開展創業教育,首先需要認識創業教育,重視創業教育。學校管理者應意識到創業能力培養對學生成長成才的影響,增強創業教育力度,提高大學生就業能力。管理者需要投入精力、資金,構建大學生創業教育網絡平臺,充分發揮網絡教育的優勢,對大學生創業進行科學、合理的指導。管理者應利用多種方式調動大學生創業積極性,讓大學生展示自身能力,激發學生潛在能力,提高大學生創業成功率。管理者可以舉辦宣傳大會,邀請家長、學生、教師共同參與,闡述創業教育重要性,使各個主體明確創業教育意義,吸引更多大學生投身創業,幫助學生實現個人價值。同時管理者可以利用新媒體、網絡等多種渠道,擴大宣傳范圍,加大宣傳力度,并通過創業典型模范,引導學生創業,提高學生對創業的重視度。
(二)加強創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創業教育的主要實施者,創業教育的成效和教師的教學水平有著直接聯系。我國院校應加強創業教育教師隊伍建設,落實大學生創業能力培養,為大學生創業保駕護航。
首先,學校需要選拔優秀教師擔任創業指導教師,通過合理競爭機制在學校教師中優中選優,挑選出滿足創業教育需要的高水平教師。挑選出的教師需要具備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具有分析市場經濟現象的能力。
其次,學校可以邀請社會中一些知名企業家來學校講座,拉近學生與創業的距離,豐富教師教學素材。學校還可以派遣教師前往企業掛崗實習,讓教師親身感受創業過程,增加教師創業經驗,從而提高學生創業能力。
最后,學校需要做好培訓工作,通過創業項目實踐,促使教師利用理論聯系實際,提高教師創業教育水平。
(三)豐富創業教育內容
豐富創業教育內容,有利于提高創業教育教學質量,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成效。
其一,培養學生創業意識,引導大學生自主創業。教師應幫助學生樹立誠信意識、風險意識、團隊意識等,使學生可以應對創業過程中的困難。教師需要將創業意識培養融入創業教育課程中,對學生進行系統培訓,通過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式,激發學生創業意識。
其二,培養學生創業能力,使學生自主創業更加順利。教師需要培養學生分析市場的能力,讓學生了解市場發展動態,避免學生走偏創業方向。同時教師需要培養學生創新能力,讓學生基于創業基本知識進行創新創業,使學生靈活運用所學知識。
其三,培養學生創業經驗,修正學生創業計劃。教師應引導學生在理論學習中積累經驗,讓學生在就業過程中積累經驗,使學生具備創業者基本素質。教師需要幫助學生修訂創業計劃,降低學生創業風險。
三、結語
創業教育是培養學生創業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降低學生創業難度的重要方式。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只有科學、合理的指導,才能幫助大學生創業。我國院校應做好創業教育,以理論知識傳授和實踐指導的形式,培養學生就業能力,使學生滿足自主創業需要。
參考文獻
[1] 張孝麗,張國勝.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農家參謀,2017(20):154.
作者簡介:曲喜貞(1980- ),女,漢族,河北滄州人,天津師范大學管理學碩士,助教,研究方向:學生創業、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