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磊

摘? ?要:信息化是高校治理現代化的必經之路,如何實現從樹立高校治理信息化的理念,到頂層設計上如何統籌規劃、實現流程協同,再到具體的工作中信息化專門隊伍的培養、校內各部門間流程的再造,最后建立起長效機制,達到高校治理的信息化。本文通過梳理我國高校信息化建設的各個歷史階段,研究各個階段的發展特點和建設思路,總結目前高校信息化建設突出問題,探討高校信息化建設的發展趨勢,進而提出相應的建議與對策。
關鍵詞:高校治理? 信息化建設? 工作流程
中圖分類號:G647.5?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11(c)-0228-02
經過近30年的發展建設,我國高校信息化建設工作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對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高校內部治理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隨著技術的革新,高校信息化建設何去何從,如何更好地服務于高校的治理,也給我們帶來深思。
1? 高校信息化建設的三個階段
高校的信息化建設從1994年國家投資建設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開始,按照信息化發展不同階段所采用技術的特征、服務功能及治理方式來劃分,高校信息化發展脈絡大致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1.1 網絡化校園
這一階段是高校信息化建設開始階段,主要是完成校園網的基礎硬件設施建設,搭建校園網絡平臺。如網絡的鋪設布局、核心機房的建設等基礎工程。同時依托良好的基礎硬件設施,開發早期的教育應用系統為高校的教學、科研及管理服務,如開發門戶網站、教學管理系統、學籍管理系統等。各類應用系統及軟件開始慢慢普及,網絡進入高校師生的日常生活,影響高校治理的方方面面。
1.2 數字化校園
數字化時代和網絡時代最大的區別在于各類應用系統的整合上。網絡時代各種應用系統都是根據各個部門的需要獨立開發,采用技術標準不同,信息資源獨立,服務單一。數字化時代則采用更新的技術對高校內部各種信息系統資源進行整合,以組成一個完整的信息鏈,建設起綜合信息門戶,打破各系統之間的界限,并提供差異性的服務。數字化時代是信息技術發展的產物,它在高校的發展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打破了部門間的信息壁壘,為教學科研提供了更優質便捷的服務,有力地提升了高校內部治理水平。
1.3 智能化校園
隨著近兩年信息技術的發展,AI應用的不斷普及,高校信息化建設將走入智能校園時代。不同于以往,智能校園將改變校園用戶傳統的交互協作、資源共享等模式,提高高校的治理能力。總體來說,最終的目標是建設一個擁有無處不在的學習分享網絡、透明高校的內部治理體系、周到便捷的服務體系的校園。
2? 高校信息化建設的現狀
目前,國內絕大部分高校都經過了2~3輪的信息化建設,網絡基礎建設趨于完善,搭建了統一的管理系統平臺,開發了教育管理系統和學習軟件,“一卡通”在各高校已普及,這對提高高校的治理能力,服務高校中心工作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信息化建設初期無統一規劃、缺乏整合、人機交互不夠友善等問題也越來越明顯。
2.1 信息孤島大量存在
在信息化建設中各個系統的初衷主要是以服務部門管理、提高工作效率為主,因此在設計之初便獨立面向縱向的業務線條,數據流緊緊的握在業務部門內部。但各子系統間又呈相互獨立但又緊耦合的狀態,由于缺乏對業務部門產生數據的整合,無法與外界共享。造成信息孤島較多,數據質量和應用有效性不強,數據利用困難。
2.2 業務流程協調差
高校業務流程紛繁復雜,特別是涉及到跨部門的工作流程更顯繁雜。由于高校特殊的特質因素,工作流程模糊,一旦遇到模棱兩可之處,灰色地帶之間,師生用戶往往就要周旋于各個部門之間而不得其果。特別是各個職能部門在設計開發系統時從本部門管理角度出發設計流程,很少考慮到跨部門工作流程協同的情況,所以各個部門流程之間沒有集成互通,對于用戶而言,其業務流程并未得到簡化,反而變的更加復雜。
2.3 人機交互不夠友善
由于各個系統的獨立,與“人”相關數據越多,用戶需要使用的子系統也就越多,全面獲取數據和跨部門服務難度越大。且在整個人機交互過程中,師生用戶始終游離在數據產生/交換和業務貫通過程之外,與用戶期望值差距很大。
3? 高校信息化建設需要解決的問題及解決路徑
信息化的本質是高校內部流程的再造,其實施過程是改變原有的管理觀念、組織機構和業務模式的過程,以實現內部治理的制度化、標準化及人性化。特別是在學校綜合改革進程中,以用戶為中心,建立起良性的數據、服務生態環境,使得每個業務主體都能成為信息化過程中數據利用、服務實施的生產者和受益者,服務廣大師生,促進高校中心工作開展,全面提高高校治理能力。
3.1 夯實數據基礎
建立完備的數據管理和服務機制,采用 “伴隨式”的數據采集方式,通過工作流積來采集數據流,在各種數據的采集、整理、交換、分析和利用工具,以較低的經濟成本和學習成本交付用戶使用,進而促進工作流的改善。
3.2 完善流程協同
結構重組各種業務流程,采用統一數據中心,打破部門間壁壘,梳理跨部門流程,采用高效、便捷的工作流引擎,快速部署和布置實施,支持表單填寫、過程審批、流程重構及報表生成等業務,實現跨部門的流程協同。
3.3 創新服務模式
從根本上改變組織管理模式,并依托信息化技術作為有效手段來管理和疏通內部流程。在具體工作中以數據化和工作流程管理為基礎,最大限度地將業務和服務解構、流程和界面分離,形成服務“碎片化”和管理“平臺化”,形成創新的服務體驗。
建立業務、服務的“標準化”、“耦合化”和“碎片化”。提高后臺的處理能力,變傳統的體外循環為體內協同,打造服務標準化,將服務申請前移,提高辦事效率。
4? 結語
完善高校治理體系是高等教育現代化的必然前提,教育信息化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高校信息化建設,要求我們必須以提升高校治理能力核心,統籌規劃,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促進高等教育現代化的進程。
參考文獻
[1] 焦寶臣,劉振昌,張四海,等.高校信息門戶的功能定位與實現方案[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S1):435-439.
[2] 蔣東興,付小龍,袁芳,等.大數據背景下的高校智慧校園建設探討[J].華東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S1):119-125,131.
[3] 王力斌,張偉,頓文濤.高校信息化建設演進分析[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S2):14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