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英語的寫作能力,是英語學習過程中必須具備的一項基本能力,也是英語教學中的難點內容。在高職教學中,考慮到學生的英語基礎較為薄弱,因此在教學中更應該靈活變通。本文將從職業技能競賽的角度出發,探討在這一條件下的高職英語寫作能力培養對策。
【關鍵詞】職業技能大賽;高職教育;英語寫作
【作者簡介】張蕾(1983.10-),女,漢族,云南昆明人,云南工程職業學院,本科 ,講師,研究方向:高職高專英語,高鐵英語。
高職教育的辦學宗旨在于,培養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實際操作技能。正是秉承著這一宗旨,全國各大高職院校成功舉辦了眾多的職業技能賽事,其中以外研社發起的全國高職高專英語寫作大賽最具代表性,本文也將以該賽事作為主要的討論對象。大賽的命題過程嚴謹,比賽過程公平規范,因而吸引了全國眾多高職院校的學生踴躍參與,成為規模最大的一項賽事。這也給各院校的教學提供了一個契機,那就是基于大賽來進行有針對性的英語寫作教學。
一、大賽題型分析
大賽的試題分為公共和專業兩種,難度差異較大。在復賽階段,第一種類型題包含了應用文寫作和圖表作文兩種題型,在應用文部分有便條、書信等形式,但也出現了產品說明書等非常規形式,而圖表模塊的形式更加多樣,對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二種類型題,也就是專業英語題,也包含了應用文寫作這一題型,但另一題型卻稍有不同,題目要求考生在給定條件下作文,可以是關鍵詞,也可以是給定情境,這就要求學生有更加靈活的寫作能力。在總決賽階段,賽制又進行了創新,難度繼續加大。命題組開創出了根據視頻寫作的全新題型,考驗的不僅是學生的寫作能力,更是臨場反應能力和快速思維能力。
二、基于大賽的英語寫作能力培養對策
根據大賽來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就要深入研究大賽的題型以及出題傾向,有針對性地采取教學策略,最終的目的也是提高學生的英語寫作能力。
第一,以賽促學,講究氛圍。英語職業技能大賽的開辦,旨在引導各大高職院校形成人人皆可成才的教育理念,通過賽事來建立一個客觀的評價體系,進而推動相應的教學改革,使得人才的培養更加符合行業規律。賽事只是一個環節,學生在備賽、現場模擬到真正參賽,都需要經歷許多考驗,在此過程中,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獨立能力和競賽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因此,參加這樣的比賽,對學生來說可謂是收獲頗豐,各院校應該鼓勵所有學生都積極參與。但是,在現實情況下,往往只有班級上一些英語水平比較高的學生才會去參賽,這其中的原因除了許多學生基礎薄弱、對英語學習缺乏信心外,還在于他們對賽事的重要性認識不足,也缺少興趣。針對這些情況,各院校應該進一步降低參賽的門檻,鼓勵更多的學生更積極地參與比賽,甚至可以在班級上組織開展賽前集訓,形成一個集體的學習環境。比賽只是一個契機,并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在投入比賽的過程中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以賽促學。
第二,職業導向,明確目的。在分析了題型和命題趨勢后,我們會發現,全國高職高專英語寫作大賽體現了濃郁的高職特色,應用性較強,并且體現了一定的職業導向性。這種命題傾向會引導各高職院校在英語寫作教學時更加貼合職業特色,更加緊密地與崗位結合起來。具體來說,就是要著重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在教學中也要注重實踐,例如在完成專業任務的過程中,充分調動自己的英語知識儲備,運用英語寫作知識來描述當前的活動,從而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
第三,利用網絡整合資源。網絡可以為我們提供許多課堂之外、書本之外的信息,增長見識,提高學習效率。學生可以在電腦上查閱有關往年賽事的試題信息,觀看試題解析視頻以及相關的名師教學視頻來獲取經驗。此外,在一些英語寫作論壇和貼吧也會出現許多經驗帖,是成績優秀的學生在網上發布的一些寫作技巧,可供其他學生參考。
第四,協作學習。協作學習,是一種方法,也是一種智慧。常言道,集思廣益,眾人拾柴火焰高,放在學習上就是團隊學習,將學生劃分為一個個學習小組,共同完成一篇或幾篇英語文章。在小組內,成員們可以暢所欲言,將自己認為有效的寫作技巧和所掌握的寫作知識分享出來,這樣就實現了“集體效益”的最大化。小組內還可以定期開展閱讀活動,幾個組員選取一個時間作為全組的閱讀時間,在此期間進行寫作素材的積累,并互相監督,以此達到閱讀活動的有效性。為了加強交流,教師還可以幫忙建立班級的微信群、qq群,各小組也可以在社交軟件上進行積極的溝通、互動。
第五,實現動態評估。英語寫作,不僅僅是那十幾分鐘內的筆桿子功夫,而應該是一個過程,好的文章應該是在不斷的推敲和修改中完成的。因此,學生在進行英語寫作時,不應該將其視為“一次性的任務”,而應該視為“一件藝術品的雕琢”。好的作品,必須是經得起打磨的。教師在對學生的寫作進行評估時,也應該將其視作一個動態的過程,從主題的選定,插入語的選擇,文章的完成到后期修改等各個方面進行評估,才能對學生的英語寫作有一個全面的評價,才能夠讓他們以更加嚴謹的態度來對待英語寫作,從而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三、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職業技能競賽來進行高職英語教學的改革,具有針對性和指向性,但無論什么比賽,最終目的還是在于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幫助他們成功走向工作崗位。各高職院校應該根據社會的現實需要,不斷調整教學策略,創新教學手段,讓學生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實際寫作能力,并將它運用到現實的工作和生活當中來。
參考文獻:
[1]林仲英.地方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實踐與思考[J].咸寧學院學報,2015(05).
[2]陳海利,鄒樹粱,王莉芬.地方高校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對策研究[J].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