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秀
【摘 要】新課程改革全面展開。在新形勢下,什么樣的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該自覺提高自身素質?結合課堂和出勤情況,我想談談新形勢下道德與法治教師應自覺提高自身課堂教學質量的一些看法。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4-0058-02
學校道德與法治的改革、素質教育的實施、教學方法的探索與創新、德育的加強,離不開教師能力和成績的提高。實施素質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師素質。教師素質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專業知識要扎實更新,專業能力要提高;二是教師言行和道德意識要提高。這是實施素質教育的基礎和前提。為了提高教師的素質,我們必須腳踏實地地做好以下工作。
一、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新形勢下老師要堅持學習自覺提高自身素質
隨著改革的深入發展,政治理論不斷豐富和發展。作為一名道德與法治教師,他不能滿足學歷和原始知識的要求。他必須不斷地學習和更新自己的知識,使自己的知識適應發展的需要。只有掌握了豐富的知識,教師才能理解、類比、舉一反三。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使教學生動有趣,方便熟練,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然而,在知識爆炸的時代,教師往往很難跟上形勢的發展。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不斷吸收新知識,豐富其他學科的知識,與時俱進。不斷反思教育,學習總結自己的教育經驗,努力使自己的教育教學少走彎路,讓學生愿意接受。我聽學生說:“老師,我本來對道德與法治沒興趣,我喜歡你的課,我對道德與法治課感興趣。”我經常買書,無論是在教育還是教學中,或是雜志、電視新聞、心理訪談等。他們經常與社會上不同層次的學生和人交流,并在課堂上使用。豐富的課堂教學,再加上我自己豐富的經驗,經常用我自己的經驗來傾聽學生的心聲,能如此有效。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新形勢下老師要勇于反思
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必須具備深厚的學科知識,勇于反思和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參與研究,結合實際,因材施教,勇于實踐,善于總結,不斷探索和掌握好的思想教育方法,有效地開展素質教育。每節課結束后,我會寫一兩句關于我的課的話,不斷地反思和提醒自己,學生們對這節課的反應如何?我很關心班上學生的一句話。我記得那天上課的時候,同學們悄悄地說:“老師,不能再這樣了。”原來,我上課的時候,備課有時不能按時完成。聽到這句話后,我把它寫在課本的準備工作中提醒自己。真的不能再這樣了。這是教學要求,體現了自己教學的不足。雖然我做不到,但我經常想我仍然可以做到。特別注意學生的言行,說話更和諧,學生不怨恨,有刺激,也要記下來。
三、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新形勢下老師應為人師表
教師必須以高尚的師德為榜樣,用高尚的言行來促進學生的精神修養。這就要求教師:(1)對國家和社會負責,對社會有不同的看法,不能說出來誤導學生。(2)在行為上,教師應始終是好的教師,并要求學生這樣做。教師應該首先這樣做。我記得有一次我讓我的學生去社會實踐,我總是和他們在一起。當我犯錯誤時,學生們可以幫助我立即改正錯誤。當我說的普通話不正確時,學生們可以及時指出…這些都是我近年來的收獲。每隔一段時間,我會讓學生們提出建議。當學生們評論我的作業時,我寫了一句話:“謝謝你給我這么好的建議。”學生們有什么意見?因為我能正確處理,學生也深受影響。有一次一個學生在課堂上違紀了。當時,我不知道是誰,但我說犯錯沒關系。只要我們承認并及時糾正,我們都會原諒他。之后,一些學生站了起來。當時,我真的很高興我不用一個一個地去檢查。我可能會因為找不到而感到尷尬。
四、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新形勢下老師要尊重學生
尊重學生的權利,尊重學生的專業、個性。有些教師總是愿意為學生“思考”,往往忽視學生的權利,認為自己對學生有益,而學生的權利卻微不足道。于是,上課經常拖堂,擠占學生的課間活動時間,隨便把學生的課挪用,作業沒完沒了,學生不可避免地感到疲倦和厭惡。曾經在九年級的班上,因為中考只是一個年級,學生不太在乎。一個成績較好的學生覺得他對聽課不感興趣,所以他抄了英文筆記。當時我很生氣。我在同學面前把她的筆記本撕成兩半。突然,教室里安靜了下來,因為我一般不會生氣。繼續完成課后的內容,和同學們交流,了解她的想法,我向她道歉,“我不應該撕筆記本,“學生們也承認了她的錯誤。后來,當我在課堂上的時候,我在全班同學面前向他們道歉。有些學生不明白,我解釋說老師犯了錯誤。這樣,我贏得了同學們的信任,所以同學們對我有什么心理上的話要說,請給他們我的建議。我尊重學生,學生也尊重我,不管他們是否在課堂上,他們都離我很近。即使我在學校累了,只要我和同學們相處融洽,就不會有煩惱。只要學生們看著我的臉色不好,他們就會說老師不應該太累,多休息,多保重自己的健康。
五、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反思-新形勢下老師要樂觀向上
只有當老師樂觀向上,學生才會愿意接近老師接受教育,才會感染到學生的幸福感。當然,教師也是人,在現實生活中,有各種各樣的麻煩和不滿意,很難保持愉快的心情。但只要我們專注于學生,教導和教育人們,無私地工作,努力在學生面前放棄懊惱,調節他們的情緒,保持良好的心情,給學生帶來微笑。經常去學生那里看,關心學生的痛癢,和學生打成一片。在一個班上,兩個學生為座位上的一點小事吵架。當時,我也很生氣。我的臉沉了下去,很不高興。學生們都說,請老師不要生氣了,生氣會變老。我一聽,我立刻調整我的情緒,繼續我的課。下課后,我獨自和學生們交談。之后,我對學生們說謝謝。這樣,我和學生相處得很好。
總而言之,“親其師,信其道”。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教師往往對學生有一種親和力,并且能事半功倍。快樂的教師是教育和教學的快樂,學生是學習和生活的快樂。
參考文獻
[1]蔣麗,吉世萍,潘思樸.農村新形勢下政治老師要自覺提高自身素質教學中的一點反思[J].中小學教育,2010.
[2]盧紅.劉桂梅.淺議在初中政治課堂教學中對創新思維的幾點反思[J].中小學教育,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