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設《專業引導課程》的目的是在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前,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專業介紹。有效幫助學生理解專業內涵,明確學習目標,了解各門課程之間的關系,使學生架構起較清晰的專業知識框架。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能有針對性的完善所學專業知識框架,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能。本文從實踐層面對開設《專業引導課程》的實施過程與效果進行了闡述與反思。
【關鍵詞】專業引導課程 教學實施 效果 教學反思
【項目來源】本文系江蘇聯合職業技術學院立項課題《開設專業引導課程對提升職校學生學習效能的研究——以五年制高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為例》(項目編號:B/2016/13/085)的階段性研究成果。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9-0250-02
隨著社會進步步伐的加快,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我國工業進入轉型升級期,由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與電子專業相關的機器人技術、自動控制技術和人工智能技術得到大量的運用。這些新技術的推廣與運用離不開電子專業人才的培養,職業教育作為應用型人才培養的主陣地,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然而近年來高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學生生源質量不斷下滑,很多學生對專業不了解,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比較低。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教師。” 這無疑是能經受住時間檢驗的真知灼見,如何培養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的興趣,喚起學生的求知欲,這是每所學校、每個教師都在研究的長期課題。我校自2013年起,在高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開設了《專業引導課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一、開設《專業引導課程》的目的
《專業引導課程》是針對五年制高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學生學習現狀所開發的。其目的是在學生學習專業知識前,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專業介紹。有效幫助學生理解專業內涵,明確學習目標,了解各門課程之間的關系,從而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更好的學習專業知識,提高學生學習效能。
二、實施過程
1.明確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但是《專業引導課程》的課程標準卻處于空白。我校根據專業特點,結合實際情況,制定《專業引導課程標準》。確立其課程性質為專業啟蒙科普課程;教學總課時為36節;主要教學內容為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解讀、專業課程體系;本專業各學期重點工作安排、本專業發展史及未來展望、校內外實訓基地及辦學合作企業介紹、以機器人技術為主線談各門專業課程所學知識類型及現實應用、創新思維方法等;以及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教學要求和教學實施建議。
2.編寫校本教材
教材是依據課程標準編制的、系統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材料,主要有教科書、講義、講授提綱等。專業引導課程作為一門新開設的課程,與之相配套的教材比較稀缺。我校以技能大賽機器人項目設備為依托,根據現行高職應用電子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結合學生情況,組織專業教師編寫校本教材,該教材圍繞技術含量高、專業知識綜合性強的機器人為主線進行編寫,通過學生感興趣的機器人激發學生學習主動性,以機器人為主線串聯各專業課程,讓學生不再獨立的認知某門專業課,而是系統的感知專業,理解各門專業課之間的關系。本教材的主要章節有:專業介紹、機器人介紹、機器人的身體與材料學、機器人的手腳與機械學、機器人的感知與傳感器技術、機器人的大腦與單片機技術等。
3.組織教學實施
專業引導課程作為一門專業的啟蒙課程,其主要教學目的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專業認同感;在教學內容上存在著知識覆蓋面廣,但深度淺的特點;教學對象為應用電子專業的新生,他們對專業不甚了解。所以,我們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注重教學的靈活性、多樣性和趣味性,通過實驗向學生呈現知識。例如,在講“機器人的大腦與單片機技術”這一章節時,我們先展示機器人結構并分解,通過動畫展示機器人大腦的工作過程,再引出單片機技術課程簡介,最后通過單片機實驗向學生展示單片機的功能。通過教學,學生既了解了單片機技術這門專業課程的主要內容,也知道了單片機知識在實際場合的運用,更看到了單片機在實際應用中與其他課程知識之間的關聯,使學生獲得較清晰的專業知識框架。
三、實施效果
我校自2013年以來,先后在2011級-2016級高職應用電子技術專業進行了開設《專業引導課程》對提升學生學習效能的影響研究,取同專業、同年級的兩個班,其中一個班級作為實驗班,開設《專業引導課程》;另一個班作為對照班,按原定教學計劃組織教學。通過觀測學生對專業認知的變化、對比兩個班級學生專業課成績、以及后期學生對專業知識的運用能力的體現、追求繼續深造的愿望等,來研究開設《專業引導課程》對提升學生學習效能的影響。多年下來,成果顯著。
1.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學習主動性得以激發,專業課成績明顯提高。
以2011級為例,實驗班在開設《專業引導課程》前,三門專業課成績均分分別為:80分、86分和85分,對照班三門專業課成績均分分別為:74分、89分和86分,實驗班的成績略低于對照班。開設《專業引導課程》后,實驗班三門專業課成績均分分別為:83分、78分和80分,對照班三門專業課成績均分分別為:83分、68分和78分,實驗班的成績已明顯高于對照班。2012級實驗班在開設《專業引導課程》前,兩門專業課成績均分分別為:75分和79分,對照班兩門專業課成績均分分別為: 81分和80分,實驗班的成績略低于對照班。開設《專業引導課程》后,實驗班五門專業課成績均分分別為:80分、87分、80分、70分和85分,對照班五門專業課成績均分分別為:77分、85分、68分、70分和83分,實驗班的各門專業課成績均高于對照班。
2.學生專業技能提高,創新意識增強。
通過《專業引導課程》的學習,學生理解了專業人才培養方向,知曉了專業學習目標任務,解決了許多專業困惑,堅定了專業方向;通過參觀實訓基地,觀摩技能訓練隊的訓練過程,學生對專業有了全新的認識,能夠盡快轉變角色,進入良好的專業學習狀態。許多學生能積極報名參加了技能大賽、創業大賽、創新大賽等,并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在2013年,電子專業的學生還成立了家電維修社團,運用所學技能服務社區,在實踐中增長才干,獲得成長。
3.學生升學意愿提高。
《專業引導課程》不僅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以激發,也向學生展示了電子專業知識框架和電子專業前沿的知識,讓學生看到了電子專業的發展前景。實驗班的學生也意識到了現有發展平臺的局限性,要想在今后的社會競爭中取得成功,還需夯實基礎,提升學歷。許多學生堅定了升學的信念,尋求更高的發展平臺和機遇。2011級實驗班32名學生,有13名學生通過專轉本進入高校學習;2011級對照班29名學生,有5名學生通過專轉本進入高校學習。
四、教學反思
1.《專業引導課程》的知識綜合程度高,對教學組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專業引導課程》由于其知識覆蓋面廣,涉及到整個專業所有專業課程,在組織教學過程中,難以由一名教師獨自承擔教學任務。若由多名教師以講座的形式進行傳授,則由于師生之間缺乏溝通基礎和知識點傳授上缺乏連貫性,不利于學生學習,同時也給教務部門排課帶來相應困難。我們考慮在今后的教學組織中,由多名教師講課,課前由備課組長召集任課教師進行集體備課,讓每一名教師都能領會課程開設的目的,在教學過程中注意前后銜接。在每學期排課前,與教務處部門做好溝通,承擔《專業引導課程》教學任務的相關教師,在《專業引導課程》教學時段不要排其他班級的教學任務,避免后期出現大面積調課現象,影響教學秩序。
2.教學評價困難。
《專業引導課程》其課程性質為專業啟蒙科普課程,由多名教師任教,在各自的教學內容講授完后,所布置的課后作業大多為課后感想、思考題、調查題等,作業范圍廣泛,內容深淺不一,評價標準也不一致,使得本門課程的教學效果評價也變得比較困難。可考慮在課程教學開始時讓學生撰寫一篇對專業的認識,結束時,讓學生回顧初期自己寫的專業認識,再結合本課程所學內容,寫一篇感悟性綜述,讓學生表達出自己真正的收獲,通過前后對比來評價教學效果。
總之,通過《專業引導課程》的實施,使學生了解了專業,解決了學生的專業困惑,讓學生明確了學習方向,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最大成效在于給予了學生可不斷完善的專業理想和知識框架。
參考文獻:
[1]潘云.電子專業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培養的若干思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10):44-45
[2]張瑞平.對電子專業學生的入門教育[J].電教技術,2012,(3):52
[3]戴志超.淺談中職校電子專業“專業入學教育”的意義和方法 [J].新課程學習,2010,(20):3-5
[4]楊建春.如何對中職學校電子專業的學生進行入門教育 [J].中等職業教育,2011,(9):27-29
[5]華危持.《專業入門教育》課程教學反思[J].江蘇五年制高職教育,2011,(4):53-55
作者簡介:
黃巖(1975-),男,江蘇淮安人,南京市莫愁中等專業學校高級講師,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機電專業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