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歐
【摘 要】思維導圖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寫作方法、收集作文素材,基于此,文章從思維導圖的基本特征入手,針對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即利用思維導圖傳授語文作文寫作方法;利用思維導圖收集作文素材;利用思維導圖進行作文點評,幫助學生學會習作方法。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語文;習作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03-0243-01
思維導圖是一種簡單而有效的學習工具。思維導圖通常由文字、圖形、圖標等構成,通過圖示更直觀地展現(xiàn)出文章的脈絡、結構、主要內容等,使得學生更容易把握文章內容和中心思想,也能更全面地理解文章內容。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語文習作教學,可以激發(fā)學生的習作興趣,有效提高學生的語文作文成績。
一、思維導圖的基本特征
思維導圖的結構看起來比較簡單,實際上也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以下將具體分析思維導圖的基本特征。思維導圖中的最頂層的內容,屬于整個圖形的關注焦點,也是整個思維導圖中最核心的部分。為了幫助使用者更加清晰、簡易地理解文章內容,思維導圖都會將文章最核心、最焦點的內容放到思維導圖的中心位置。首先,思維導圖的主干作為中央圖形的分支向四周發(fā)散。一般來講,人們更習慣于通過聯(lián)想來理解和記憶知識點。思維導圖通過將核心內容放置在圖的中央,將相關的信息作為分支分散在中心圖的周圍,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聯(lián)想記憶,便于更高效、更快捷地記憶和掌握知識點。其次,思維導圖的分支由關鍵詞或關鍵圖形組成。學生在記憶知識點時,利用關鍵詞進行記憶會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思維導圖的分支由關鍵詞或者關鍵圖組成,契合了學生的記憶習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記憶。學生通過關鍵詞聯(lián)想具體內容進行記憶,不僅能夠記得更快,而且可以記得更牢。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中斷習作中的發(fā)展現(xiàn)狀
思維導圖也被稱之為“心智圖”,主要是指表達分散性思維的圖形,是一種有效的思維工具,可圍繞中心引出相關的一系列子主題、次主題,并向下以此類推,呈樹狀圖結構,由圖形、顏色、詞匯、線條等元素構成,具有圖文并茂的優(yōu)勢,可把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通過層級關系圖進行反映,在圖像、顏色等之間建立記憶鏈接點,它可以充分開發(fā)腦部的功能,利用聽、說、寫的規(guī)律幫助學生在藝術與科學、感性想象與理性邏輯之間取得平衡。思維導圖自上個世紀90年代傳入我國以后,通過長期的實踐于2011年在語文習作教學工作中得到應用,隨后更多的教育專家、學者加強了思維導圖應用于教育工作的研究,逐步建立起更加完善、系統(tǒng)化的理論體系。同時思維導圖理論的深化也給予了教師們一定的啟發(fā),他們不再拘泥于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加注重于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挖掘以及實踐、理論知識的結合。2013年起,關于思維導圖應用于教育工作的研究成果不斷增多,隨著教育技術的進步,更是為該教學方式的推廣提供了契機,當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需要對其信度、效度進行進一步完善。
三、思維導圖在小學語文習作中的應用探討
1.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選材。
中段習作主要是指從寫話到習作之間的過渡,學生剛開始接觸習作無任何頭緒、經驗,苦于不知道選擇“什么材料”進行習作。所謂“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食材是無法烹飪出美味飯食的,多數(shù)學生生活空間狹小,自身對生活感悟過少導致想象力以及習作素材缺乏。此外學生對習作存在畏難心理,日常生活中沒有養(yǎng)成留心觀察的習慣,增加了習作選材的難度。在習作教學中,教室可以將思維導圖應用其中,例如以“我的家鄉(xiāng)”為題,教師可以圍繞該主題進行分解,一般可以分為人、景、事,讓學生以此為中心將相關的材料進行羅列,然后以塊狀線條的形式進行保留。在學生記錄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與學生進行交流,指導其將素材進行分類并分析其價值,促使主題更加突出。在不斷交流中,可形成“家鄉(xiāng)中最美風景系列”、“印象最深的事件系列”等,這樣學生的選擇范圍更加廣泛、寫作切入點更加細化,如此一來學生習作各有其著重點,新穎度會提升。
2.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構思。
選材之后需要羅列提綱,進行文章構思,這個過程中要求內容更加具體、細化,表達的情感也更加真實、細膩,思維導圖應用其中可幫助學生構建習作結構脈絡、層次,找出習作的重點。確定大致習作內容后可根據(jù)習作結構脈絡進行剖析,分析內容的布局,例如哪部分內容需要詳細描述,哪部分內容需要簡略帶過,段落之間如何銜接等,有助于習作結構更加合理,條理更加清晰。
3.借助思維導圖幫助學生表達。
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大部分素材都可得到填充,但是習作過程中難免會出現(xiàn)文思阻塞的時候,出現(xiàn)這種情況的時候可利用已經羅列的關鍵詞和已經畫好的圖形再次進行延伸,在圖形中加入一些新線條,填充更為細化的內容,如此又是一次思維涌動,可以避免“無話可說”的現(xiàn)象。運用思維導圖進行習作,可以使文章有血有肉,具有深度。
4.憑借“思維導圖”發(fā)生“作文裂變”。
采用“思維導圖”進行習作訓練不僅僅局限于習作訓練,要關注涉及這件事物本身的多種元素,實現(xiàn)優(yōu)秀思維方式的延伸。例如教師在規(guī)范學生行為過程中,就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滲透其中,指導學生運用該方法分析解決問題,促進習作訓練生活化。例如教師引導學生對“圖書角丟書”問題進行解析,可先在黑板上以次為中心畫圓,并向四周畫直線,直線內容則是指丟失原因,要求學生進行填充,這樣在循循善誘下有助于學生打開思維,對問題進行深入探討。
5.利用思維導圖傳授語文作文寫作方法。
思維導圖具有豐富的信息表達方式,迎合了小學生活潑、獵奇的心理。教師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時,可在思維導圖的引導下向學生傳授相應的作文寫作方法。比如,在寫說明文時,教師根據(jù)思維導圖的提示,讓學生先提煉出寫作的主題內容,然后引導學生圍繞主題內容進行寫作。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先明確文章主旨,然后再圍繞主旨收集素材進行具體寫作。這種“無聲勝有聲”的傳授方式對于學生來講,更有效,也更生動。
結語
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小學語文中段習作教學可以有效挖掘學生的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習作的興趣和效率。相信思維導圖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工具,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會得到更加廣泛的應用。
參考文獻
[1]謝素彬.思維導圖在小學習作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3.
[2]仇山奇.思維導圖優(yōu)化小學作文教學的實踐研究[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15(1):47-48.
[3]王亞楠.運用思維導圖優(yōu)化小學作文教學的實踐[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5(5):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