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菊
【摘要】小學語文作業是可以鞏固學生的語文知識,訓練其知識運用能力的重要手段。但是當前小學語文作業卻存在交叉重復現象,缺乏合理的層次,作業題型也存在堆砌設計的問題。長而久之,小學生反復地完成某些知識點的練習,既浪費了學習時間,也會消磨學生的學習意志。為此,小學語文教師應該探索合理的校本作業設計方案。本文則主要以部編版小學語文的校本作業設計為探討內容,希望可提升小學語文作業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校本作業;知識鞏固;技能訓練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有的教師認為布置作業就是要讓學生在反復的練習中達到熟能生巧的境界,然而實際上卻會限制學生的思維發展,也不利于學生靈活地運用語言,還會挫傷學生在作業方面的做題積極性。長期下來,學生的身心健康也會受到影響。在這樣的情況下,校本作業的發展與運用為作業設計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必須要切實意識到合理的校本設計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
一、小學語文作業的發展現狀
當前小學語文作業的發展現狀并不容樂觀,學生在完成作業任務的過程中,存在著以下一些問題:其一,學生有不良的作業習慣,如書寫態度不夠端正、養成了一邊玩一邊寫的習慣,精神不夠集中;其二,學生對作業缺乏興趣,如不完成作業、自主作業意識弱,這部分小學生需要依靠有力的督促才能完成作業;其三,學生在寫作業時,思路不通,思維不活躍,知識面比較窄,不善于運用新舊知識完成作業。不僅是學生在作業學習方面存在問題,教師的作業設計同樣存在問題:首先,教師所設計的作業沒有遵循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規律,缺乏漸進性與階段性特征,作業內容中相同的知識點出現頻率高,不利于提升學生的課后自主學習能力,也很難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其次,教師所設計的作業缺乏實踐要素,多數都是書面上的作業,不注重在課后作業中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實踐;最后,在作業設計方面,缺乏情感交流機制。這主要是因為教師設計的作業很難促進學生的思維活躍化,很多題目都可以從書本中尋找答案,既不利于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也不利于學生產生問題意識,不能產生與他人交流和討論的學習需要,很難獲得進步。
二、小學語文校本作業設計的價值
校本作業就是以學校為單位的作業形式,會充分考慮到學校的自身性質與優劣勢,其具體價值可以體現在以下方面:第一,在校本作業中,能夠發揮教師隊伍的整體師資優勢,甚至兼顧學校周圍環境的特點,這是作業設計全面發展的體現;第二,校本作業設計能夠滿足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即校本作業可以幫助學生吸收文化、知識等方面的營養,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語言能力、思維能力、想象能力、創造能力、探究能力、知識運用能力、信息處理能力、知識獲取能力、問題解決能力,等等,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第三,校本設計可以滿足以人為本的要求,注重調動學生在完成作業方面的積極主動性,對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三、小學語文校本作業設計的具體策略
(一)基于學生的學情,確定校本作業目標
在校本作業設計方面,應該先了解學生的學情,尤其是學生的實際學習需要,摸清校本作業知識的起點,明確作業學習的目標,了解校本作業應該傳遞給學生的具體知識和技能,以培養學生相應的學習能力。在這個方面,學??梢哉归_針對學生的問卷調查。根據有關調查發現,大多數小學生都希望教師的作業內容能夠做到多樣化和分層化,對重復性和機械性強 ? 的抄寫類作業感到厭煩;有的學生不喜歡有太多動手動筆的作業,希望有更多可以自主探究、自主實踐的作業;有的學生希望可以精簡作業量;有的學生希望教師可以多關注自己的作業完成情況,幫助自己及時解開作業中遇到的疑問,多使用鼓勵性的語言,讓自己增強寫作業的信心,等等。
學生的內心訴求都能夠為優化作業設計提供參考,意味著當前的小學語文校本設計應該成為“基于學情的校本化設計”,同時也要成為“基于發展的多樣性設計”。為此,學校要加強校本作業設計中知識與能力訓練的針對性,關注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的各種成長需要。
(二)基于學生的發展,實現校本作業的多樣化設計
首先,針對作業習慣不端正的學生,可從培養學生的良好作業習慣開始。部編版小學語文教材中的寫字板塊就明確為學生的正確寫字姿勢提供了指導,這一寫字姿勢也可以延伸到寫作業的正確姿勢。正確的寫字姿勢可以保護學生的視力,保證握筆端正,同時也可以保證學生的脊椎發育良好。為了合理督促學生形成這一習慣,學??梢耘c家長形成合力,每次拍一張孩子在寫作業的照片,對學生養成正確的作業習慣的過程進行記錄。
其次,針對寫作業時注意力不能集中的學生,學校可以堅持創新精神,融入趣味元素,讓學生能夠消除對“作業枯燥又乏味”的印象,拾起對課后作業的完成興趣,讓學生在興趣這一內驅力下養成自主完成作業的良好學習習慣。比如針對部編版小學語文一年級《烏鴉喝水》這個課文的校本設計,學校可以這樣設計校本作業的內容:“小朋友,你們喜歡《烏鴉喝水》這樣的故事嗎?在這個故事里,烏鴉喝水非常困難,我們可以想象一下自己渴了的時候,不停地找水喝,可是找到了水之后又遇到了難題,而這個小烏鴉最后還是靈機一動找到了喝水的好方法,那么你是否可以編造出一個不同于課文內容的趣味又有智慧的故事呢?小朋友可以把它寫下來,然后演一演,而且要讓爸爸媽媽用手機拍下你的表演,再到學校和其他同學分享你的故事,看看誰的故事更生動,又是誰可以獲得最佳故事獎呢?”這一校本設計既能夠鞏固課文知識,又可以鍛煉小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還可以培養其創新意識,甚至讓小學生感到一定的樂趣,有利于調動其積極性,主動地完成作業。而且學生在完成這個趣味作業的過程中,注意力也可以得到明顯的提升,還能和家長有更多的互動,讓家庭更和諧。
最后,針對學習能力比較強的學生,教師的校本作業設計就要融入實踐性、探究性等元素,充分促進學生的能力發展。比如在部編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小毛蟲》這一課的校本作業設計中,教師可以設計多樣化的作業內容,讓學生自主選擇作業任務:(1)以“小毛蟲的觀察日記”為題,小學生可以在周圍環境中找到一條小毛蟲,可讓爸爸媽媽幫助自己用手機拍照,寫成紀實類的觀察日記,配上豐富又真實的插圖;(2)在周圍環境中找到不同的小毛蟲,從多種途徑來搜索資料,對比它們不同的外貌特征、生活習性、生存環境中的天敵、喜歡吃的食物,等等,制作一本關于小毛蟲的動物記錄;(3)閱讀與《小毛蟲》類似的兒童故事,拓展自己的知識面,寫一篇以“我眼中的大自然”“我眼中的動物世界”等為題的文章,盡情表達自己的想法。在完成校本作業后,可以在學校與其他同學進行分享與交流。
四、結語
總而言之,校本作業設計是可以改進當前小學語文作業發展問題的重要途徑,而且符合小學生發展要求,甚至通過多樣性的校本作業設計,可以滿足學生不同的學習需要。因此,學校應該注重推進校本作業的開發與利用,在掌握學生的學情和能力發展需要的基礎上,設計出符合需要的校本作業,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高玉梅.“學練合一”的小學語文校本作業設計[J].新教師,2017(6).
[2]鄧麗越.因人而“異” ?寓練于“趣”——對小學語文校本作業設計的思考[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6(12).
[3]陳燕玉.有效作業 ?優質減負——小學語文校本作業的探索與創編[J].福建基礎教育研究,2012(3).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