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國
摘 要:新時期隨著我國教育改革正如火如荼的開展,新的課程改革方案要求充分發揮學生們的自主自愿的主觀能動性。課前預習對于了解新的知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具有重要的意義。“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低年級學生預先養成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對于提高學生的獨立思考問題能力,養成主動學習的能力,開拓學生的思維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低年級;課前預習;習慣培養
預習在學生的課堂學習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課堂學習的前奏曲,良好的課前預習習慣不僅是新的課程改革的要求,同時也是學成養成自覺自愿主觀能動性學習的重要方法,對于學生的學習習慣可能會影響終生。因此,要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預習習慣,使學生們真正的由被動的接受教師的講述到主動的自覺自愿的學習,從而使學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見,低年級教師在教學活動重要高度重視,采取各種措施培養學生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而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1利用多種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大的老師,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往往會忽略學生的主管學習的學習興趣,只注重在課堂上單方面的向學生傳授知識。因此,低年級教師要轉變觀念,采取措施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低年級的學生的特點就是好玩好動,形象思維能力強而邏輯思維能力差,對于直觀的趣味性的東西有著極大的興趣。低年級教師在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習慣過程中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組織競賽等方式,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得事半功倍。例如,教師在講述部編版小學語文《植物媽媽有辦法》這篇課文時,在學習新課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這篇課文的預習大家要開展一場競賽,全班分成八個組,然后每個組的學生都去尋找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在課程開始前的預習課上,教師組織“植物傳播方法知多少”的競賽,讓八個組的學生們各抒己見,優勝者獎勵小獎品。這種方法一下子就調動起了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學生們紛紛地尋找資料,求助等,準備好各種資料然后爭先恐后地講解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教師在學生們講解的過程中,根據學生們的表現情況進行表揚,并獎勵小獎品,這樣學生們的預習習慣得到了很好的培養,學習的興趣更大了。
2借助互聯網尋找課程的資料信息
隨著社會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尤其是以計算機為主的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通過各種途徑尋找資料變得極為便利。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利用互聯網等各種方法搜集有關課程內容學習的資料,從而能夠通過預先尋找資料充分了解課程的背景,從而使得學習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例如,教師在講述部編版小學語文《吃水不忘挖井人》這邊課文時,教師可以在事前讓學生課下通過互聯網,書籍,繪畫等尋找資料,搜尋相關的圖片或者資料,去了解當時的時代背景和毛主席的情況。這樣通過這種預習方式學生們充分地了解了課文當時的背景和主要人物,從而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提高了學習效率。
3指導學生利用課文拼音朗讀課文
由于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量比較少,教師在講述課文之前,如果不讓學生提前預習,學生們就很難理解預習內容,有時候內容都找不到。例如,教師在講述部編版小學語文《蘑菇該獎給誰》這篇課文時,如果教師說“同學們,請課后預習這篇課文,然后想想課文都寫了什么”學生們肯定會無所適從,效果不好。如果教師這樣說“同學們,你們課后的時候借助拼音,大聲的把這篇課文朗讀幾遍,然后在朗讀的過程中想一下這篇課文講述了什么樣的內容呢,如果你覺得有趣就多讀幾遍”,這樣學生們在課后預習的過程中,不但能夠提高閱讀能力,還能夠培養學生通過預習發現其中的問題,從而實現深入思考和學習。這樣在學習這篇課文的時候,學生們通過事先預習就知道了小白兔勤勞,小灰兔懶惰,從而得出這篇課文的結論,學生們也能體會到預習帶來的樂趣,從而對學習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
4指導學生借助字典等工具學習字詞
低年級學生學習的課文雖然有拼音,但是卻沒有很多的組詞,因此教師可以指導學生們通過借助字典等工具去查找由生字所組的詞,了解這些詞的讀音、語法或意思,這樣學生們通過預先查字典等方式了解生字生詞,從而掃除了學習課程的障礙,并牢牢地掌握了這些生字生詞的意思和語法,從而不僅能順利地學習好課文知識,還能培養良好的查找工具預習的習慣,極大地提高了學習質量。
5結語
綜上所述,培養低年級學生良好的課堂預習習慣對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地了解將要學習的知識,掃除學習新的重點和難點知識的障礙具有重要意義。因此低年級的教學工作者應該高度重視這個問題,通過采取各種措施,提高學生們的課前預習的興趣,針對課程內容尋找資料,指導學生利用字典等工具查找生詞,利用課文拼音大聲朗讀課文等方式,提高學生自主自愿的課前預習習慣,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也很好地保障了低年級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池春燕.自我指導學習——挑戰卓越[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7(12).
[2]陳大偉.建設理想課堂——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反思與改進[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