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愛芬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與素質教育觀提倡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背景下,數學教學愈來愈注重科學方法的應用。數學是一門對學生邏輯思維與抽象理解能力有很高要求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教會學生如何應用其中的公式與定理去計算結果,還應培養其根據問題進行有效思考并主動提問的能力,這既有利于激發學生的主觀學習意識,還有利于促進數學思維的養成與發展。本文結合提問能力養成的必要性,通過分析初中數學教學現狀對教師提出以下幾項具體建議。
關鍵詞:初中數學;主動提問;策略探究
提問能力是學生學習過程中應具備的一項基本素質,它對提升學生的思維品質與提煉重點知識發揮著重要作用。初中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顯得尤為重要。與小學相比,初中數學的學科知識難度加大、知識點增多,教師通過培養其主動提問能力能夠促進其建立自主學習意識,并在這過程中形成良好習慣,對其未來發展有著重要意義。下文依據學生的發展規律與個性特點,從營造教學情境、設置問題引導、建立積極評價三方面展開詳細論述。
一、營造良好氛圍,啟發學生提問意識
良好的教學情境與氛圍是啟發學生思維的有效途徑,也是教師培養學生進行主動提問的重要前提,只有在舒適的環境下,才能更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提問意識。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講課往往缺乏一定的情境支撐,使得原本就充滿復雜的公式與抽象定理的數學學科顯得更加難以理解,長此以往,不僅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還容易使其對數學學習形成一種厭倦性的心理認知,不利于成績的提高和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要注意教學方式的轉變。在教育信息化普及的當下,多種教學輔助設備應用而生,原本的文字知識可以通過圖片、動畫、視頻等多種形式生動形象地展現出來,為活躍課堂氛圍、創設情境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例如在學習《勾股定理》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段現實生活中用到勾股定理原理的短視頻,以此作為教學導入,創設情境,引發學生內心共鳴。通過觀看視頻,使學生產生疑問“勾股定理為何得到這么廣泛地應用?”。隨后,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課時學習,教師為其展示兩種證明方法,一是趙爽證明法,二是“總統證明法”,使學生通過觀看圖形來提問這二者有何區別,并通過驗證得到勾股定理的形成條件與基本公式。以此通過自主研究完成對問題的分析與解答,如此既加深知識印象,又提升思維能力。
二、通過教學引導,促進學生主動提問
正確的引導形式是促進學生積極提問的有效保證,初中數學知識點較為復雜,加之這一階段學生的好奇心較為強烈,因此,教師適當的引導不僅能夠促進其進行主動提問,還能幫助其深入探究知識的形成原因,以加深理解。以往教學情形中,不少學生因為對數學學習存在偏科現象,課堂對知識概念理解不清但害怕受到教師的批評或同學的嘲笑而不敢進行提問,逐漸形成一種懼怕心理,不利于建立正確的學習心態與積極的鉆研態度。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注意教學引導方式,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這就要求教師要注意與學生的溝通交流,了解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以對其心理進行及時的指正,幫助其形成正確的提問意識。另外,教師也應注意自己的講課方式,對于一種題型,要考慮到全部學生的綜合水平,講題目講透,以避免數學基礎薄弱的學生沒有聽懂但不敢提問的情況發生。
例如在學習《軸對稱圖形》時,教師首先為學生營造一種輕松、活躍的教學氛圍,以此使學生進行思維發散,為深入學習做好充分思想準備。隨后,教師利用多媒體為學生展示不同的對稱圖像與不對稱圖形,使學生根據圖形特點在小組內進行提問,并通過組內討論完成解答。最后,教師按照教材帶領學生深入學習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定義與形象特征,并為其提供自由發問的時間,使其根據自身的獨特思考來表述來自不同方面的認知思維,從而保證提問的質量。
三、建立積極評價,使其樹立提問信心
教師的及時反饋與評價是學生學習成果的重要保證,在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教學措施中,教師通過積極的評價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提問意識,還能幫助學習基礎差的同學建立自信心,激發提問動力。每一個班級都有學習后進生,尤其是像數學這樣一門對學生邏輯思維與理解力有很高要求的學科,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速度與反應能力都各不相同。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來充分闡述知識點,并營造良好的提問氛圍,在基礎較差的學生提問時,注意用一些鼓勵性的語句對其問題進行評價,并可以鼓勵其他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起來回答,一方面解答了后進生的疑惑,另一方面又鍛煉了回答問題學生的思維嚴謹性。同時,教師還應設置問題的標準,以保證課堂秩序,并提高問題的質量。例如在學習《反比例函數》時,與一次函數相比,其圖像的畫法有一定的特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與一次函數對比進行提問,并將提問機會多留給基礎較差的那部分學生,并對學生問題的內容首先進行肯定,隨后進行詳細的講解,通過“這一問題具有很高的借鑒性”等術語來建立積極評價,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
四、結語
培養學生的主動提問能力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數學興趣,還能在提問的過程中對題目內容進行深入分析、解讀,從而促進思維品質的提升與發展。在新課改要求數學教學注重培養學生學科思維與自主能力的背景下,教師要注意教學觀念的轉變與更新,及時優化教學方法。通過營造教學情境來激發學生提問意識,并設置合理問題與對學生實施正向的鼓勵與評價來進一步促進其主動提問,使其在發展思維的同時提升能力,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張榮.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J].中學課程輔導(教師通訊),2017(11):62.
[2]劉曉莉.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運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