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做的不僅僅是傳授學生歷史知識,更重要的是加強學生的歷史能力,在學習過程中有效地提升學生的歷史核心素養。在進行實際的教學期間,老師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實踐與嘗試,致力于不斷地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本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就是探討問題教學法對提升高中學生歷史能力的作用,并以此為中心,提出幾點能夠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的教學策略,希望可以通過簡單的分析,為廣大教師提供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問題教學法;高中歷史;運用分析;策略研究
一、 問題教學法對提升高中歷史能力的作用
(一) 加強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
現如今,在進行教學時,對于提升學生發現問題能力的培養還是需要不斷加強的,只有發現了問題才能夠更好地去解決,同時發現問題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情。只有擁有了發現問題的能力才能夠加強現如今社會各界都在呼吁的創新能力,創新人才的培養與在學生時期對青少年發現問題能力的培養密切相關。隨著課程的改革,必須將對學生發現問題能力的培養放在首位。在進行高中歷史教學過程中利用問題教學法能夠有效地加強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將問題教學法應用到具體教學中的第一個重要步驟就是提出問題,這項工作老師與學生都可以完成。最好是在這過程中老師先提出問題起到示范作用,讓學生根據思路找尋問題,學會組織語言、表達思想。也可以說,問題教學法中的提出問題是加強學生發現問題能力的第一步。
(二) 加強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
對問題進行分析的過程中,學生所應用到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有思維能力、整理能力等幾方面。在進行問題教學期間其主要的內容就是學生對于問題的分析與探討,這一過程是較為放松的,更加能夠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學生能夠按照自身的理解進行信息的收集與分析。通過長時間的這種對問題分析的訓練與實踐,可以促使學生的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如果發現問題就會自主地去探究問題,像自然反應一樣通過對信息的整理等一系列操作最終解決問題。這與常規的傳統的培養學生的方法相比較,以往學生在遇到問題時往往是等待老師為其講解,對于問題沒有主動性。
二、 問題教學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 保證問題的趣味性,多多鼓勵學生主動地進行思考
在進行問題教學過程中,老師與學生應當明確的就是這一教學方法的中心是問題,只有有意義的問題才能夠起到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作用,通過對問題的研究與處理完成學習任務。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趣味性較強的問題才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對問題探討的興趣。任何人都不會喜歡枯燥的問題,所以教師要做的就是設計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話題。提升學生的趣味性可以從兩個角度分析,首先是與學生的日常生活緊密地聯系起來,從這一方向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感覺到老師所提出的問題貼近了自己的生活;其次就是利用各種對比與比較的方法提升學生的積極性。例如,老師在為學生講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這一課程時,為學生在多媒體設備上呈現了兩幅圖片,分別是展現了清代民間耕作時的場景以及同時期英國工廠進行作業時的景象。隨后老師通過這兩幅畫面提出了問題,老師問道:“同學們可以從圖片中看出此時的中國經濟與英國經濟的結構有哪些不同之處嗎?”老師通過鮮明的對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加直觀地幫助學生理解問題。
(二) 鼓勵學生提出問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能動性
老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不斷地鼓勵學生,加強學生的自信心,才能夠更加積極地去尋找問題,解決問題。在教學期間,肯定會有學生提出的問題質量不夠高的情況,但是老師應當考慮的是積極地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的勇氣以及對學習的主動性,應當肯定學生的努力,在此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耐心的指導。鼓勵學生的方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例如,老師可以進行言語上的鼓勵,鼓勵學生用言語將問題表達出來,也可以進行肢體上的鼓勵,在學生進行問題的表述時,老師應當注意自己的態度,以及肢體上的動作,讓學生感受到老師對她的尊重。例如,老師在為學生講授《新文化運動與馬克思主義的傳播》這一課程時,讓學生在通讀這一課后,按照自身對這一課的理解提出問題,老師可以將這些問題綜合到一起,最后展示到多媒體的設備上,對于一些好的問題老師應當給予恰當的表揚,對于一些較為模糊的問題,答案不唯一的問題,老師也要進行鼓勵,同時引導學生如何將問題細化。
(三) 進行小組問題探討,形成多元構建空間
問題教學法存在的意義就是對所學知識的問題進行研究、分析與解決。在進行具體的教學實踐時,老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不同的小組進行問題的探究,在進行小組合作的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探究問題的效率與質量,還能夠在討論過程中發現更多的興趣點與新的問題。在進行小組問題探討的過程中,老師應當注意的是不要過多干擾學生的想法,打擊學生的積極性。合作學習能夠幫助學生更加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問題分析的目標,還能夠拉近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距離。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問題教學法是多種教學方法中最能夠有效提升學生開始能力的一種教學方法。在進行高中歷史學習時,學生與教師所面臨的都是高考這一大關,因此對于他們來說提升學生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教師在這一過程中應當做的就是根據問題的核心指引學生對問題積極地探討,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進而提升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能力。
參考文獻:
[1]石春柳,盧天然.“問題教學法”在中學教學中理論研究與實踐的困境[J].安徽文學(下半月),2007(5).
[2]喬學男.“導學案”教學模式在歷史教學中的運用——以岳麓版高中歷史必修一《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為例[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8).
[3]韓盼.淺析歷史教學中的虛擬情境創設——以必修一《太平天國運動》為例[J].學周刊,2017(21).
作者簡介:梅鳳琴,浙江省溫州市,浙江省溫州市浙江省泰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