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
摘 要:信息技術的發展讓教育領域的運行模式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教師的教學方式。有了信息技術作支撐,教師的教學負擔更輕,教學方式更加新穎,而且信息技術能夠實現資源共享,這在無形之中拓寬了課堂教學容量。信息時代下,小學語文教師要與時俱進,抓住新時代賦予的機遇,利用好信息技術這個現代化產物,在這個基礎上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本文對此進行分析。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教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信息時代下,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利用好信息技術,將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效結合起來,利用信息技術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或者給學生創建可視化的教學情境,降低小學生的理解難度,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實現教學容量的擴大,在特定時間內給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本文立足于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結合的優勢分析,就兩者的有效結合策略展開探討。
一、利用信息技術營造寬松教學氛圍,充分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
寬松的教學氛圍是學生快樂情緒的催化劑,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積極性。信息化時代下,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實現這一目標。在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使用直接灌輸方式將知識灌輸給學生,學生在整個課堂教學中完全處于被動狀態。這種情況下,課堂教學氣氛沉悶、死板,學生學習熱情不高。雖然教師在課堂上講授了很多知識,但是真正被學生吸收進去的少之又少。為了改善這一局面,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加以改善。例如,在教學《讓我們蕩起雙槳》這篇課文之前,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播放《讓我們蕩起雙槳》這首歌曲,從而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在這個基礎上帶領學生進入新課學習。在這種輕松、活躍的氛圍中,學生能夠快速集中注意力且全身心投入到教學活動之中,不僅可以降低教師的教學負擔,還能為后續教學活動的順利和高效開展打好基礎。
二、利用信息技術拓寬課堂教學容量,豐富學生的語文知識體系
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教師通常是“一本教材走天下”。換言之,教師給學生傳授的知識基本上都是教材上的,很少進行拓展和延伸。信息化時代下,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展,比如分析古詩詞的時候,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介紹這首詩詞作者的生平經歷以及這首古詩詞的創作背景等信息。這樣可以有效拓寬學生的視野,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又如,在講解某個人物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更多與此人有關的資料,讓學生對這個人物有更加清晰的、立體的認識。譬如,筆者在講解《朱德的扁擔》這篇課文的時候,通過多媒體給學生展示很多與朱德有關的事跡,讓學生對朱德的精神和品質有一個更深的理解和感悟。除此之外,利用信息技術進行課件展示,可以幫助教師節省大量的板書時間,教師可以利用這些時間給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從而實現課堂教學容量的有效拓寬。
三、利用信息技術創新課堂教學模式,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吸收
小學生年齡小,認知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在遇到一些抽象的知識時往往難以理解,而且經常遇到陌生的知識或者自己沒有見過的知識,導致學習過程舉步維艱。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語文教師可以適當地運用信息技術,利用信息技術創新課堂教學手段,以此深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消化和吸收。例如,在教學《烏鴉喝水》這篇課文的時候,部分小學生想象力和認知水平有限,很難將烏鴉喝水的過程想象出來,也不知道為什么烏鴉將小石子放進瓶子里就能喝到瓶子里的水。這個時候,語文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將烏鴉喝水的過程給學生展示出來。通過生動形象的動態視頻,學生就很容易理解為什么烏鴉能夠用小石子喝到了瓶子里的水。這種教學方式相較于教師“苦口婆心”的解釋能夠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既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又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消化和吸收。
四、利用信息技術完善教學評價體系,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
在傳統語文教學中,教師在實施教學評價的時候經常以自己為中心,甚至為唯一的評價主體,學生沒有任何的發言機會。這種壟斷性的評價具有較強的主觀性,不利于學生進一步改進自己。信息時代下,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改善這一局面。例如,在批改學生作文的時候,教師可以通過大屏幕將學生的作文展示出來,先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然后讓其他的學生閱讀,在這個基礎上提出自己認為寫的好的地方以及寫的不足的地方。教師再綜合學生的評價進行綜合評價。這種評價方式既可以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又能提升評價的客觀性和全面性,讓學生對自己有一個清楚的、全面的認識。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能夠有的放矢地改進自己,從而實現語文素養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綜上所述,信息技術帶來的優勢有目共睹,各行各業因為信息技術獲得了更快更好的發展。小學語文教師要與時俱進,充分挖掘信息技術的價值,利用信息技術改善教學過程,為學生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推動小學語文教學事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白炳仁.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信息記錄材料,2018,19(04):189-191.
[2]楊光.新課程改革下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7(05):112-113.
[3]蘇春景,高亞男.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課程整合的現狀及對策研究——以煙臺市芝罘區部分小學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5,25(03):4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