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圣威
摘? ? 要: 2018年10月26日,在歷經整整4天激烈的競技后,2018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基本功展示大賽在丹桂飄香的桂林——廣西師范大學音樂學院落下了帷幕。此次比賽,強調了學生課堂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是在“基本功展示大賽”歷史上具有重大意義的一屆。“基本功展示大賽”在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教學質量進行集中檢查的同時,能夠推動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教育教學的改革,對于深化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改革,促進高校音樂教育專業辦學水平均衡發展,提高本專業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音樂教學能力等都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觀摩整個比賽后,引發了作者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思考。
關鍵詞: 高等教育? ? 音樂教育? ? 人才培養? ? 教育實踐
為了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建設滿足基礎教育改革發展需要的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音樂教師隊伍,展示新時代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專業化水平和創新實踐能力,兩年一次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基本功展示大賽(以下簡稱“基本功展示大賽”)于2018年10月在我校成功舉辦。來自全國29個省、市和新疆建設兵團的60所高校的180名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經過整整4天的比賽后,共有27所高校獲得團體獎,86名選手獲個人全能獎。在觀摩了整個比賽后,筆者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人才培養進行了一些思考。
一、“基本功展示大賽”強調學生課堂教學實踐能力
從表1可以看出在此次“基本功展示大賽”比賽的項目里“微課”展示成了必展項目。何為“微課”?“微課”(Micro-lecture)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通俗來講,就是以視頻為主要呈現形式,記錄教師圍繞某個知識點或者教學環節開展的簡短、完整的教學活動。它是音樂師范生音樂課堂教學能力的綜合展示,不僅考查學生的學習質量,更是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教師的檢驗。“微課”展示的成績既代表了各參展高校學生培養的質量,又代表了當下全國普通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本科生培養的實際水平。
尹愛青②在此次“基本功展示大賽”的“微課”點評大會上講道:此次比賽的項目和以往有所不同,改革的目的主要是強調學生音樂課堂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為此,尹愛青總結了兩個原因:首先教學實踐能力是目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大學生在能力與素質結構中的一個短板,學生基本功的扎實與否,最終要體現在教學實踐操作層面;其次,多數音樂教育實習時間短且流于形式,學生真正體驗教學實踐的機會不多,此次改革為了進一步確立并提升教育教學類課程特別是實踐教學環節在高師音樂教師教育體系及其教學中的地位,讓“師范性”真正得以凸顯③。
筆者認為,此次比賽項目的改革在突出強調高等學校音樂師范生課堂教學實踐能力培養的同時,對高等師范學校音樂教育教師的教學導向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即: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音樂教育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一定教育教學研究能力的高素質的音樂教育工作者④。
二、音樂師范生人才培養要關注一線教育的現狀
2018年10月26日,比賽結束第二天,部分專家評委、參賽學生和各高校領隊分兩批分別前往桂林市中山中學和桂林市蓉湖小學參加社會實踐活動。“社會實踐”項目也是此次“基本功展示大賽”新增的發展項目。此次社會實踐項目包括現場觀摩中小學音樂課堂、課外活動和校園文化建設。現場觀摩中小學音樂課堂教學實際上就是讓參展學生參加教育見習活動,向一線優秀音樂教師學習,吸取課堂授課經驗;課外活動和校園文化建設是藝術教育發展的延伸,它在很大程度上讓觀摩者了解到當下地區藝術教育發展的程度和存在的問題。
那么,為何在“基本功展示大賽”中加入“社會實踐”一項?一是為參賽學生提供很好的教育見習活動,向優秀音樂教師學習;二是在暗示高師教育工作者在培養音樂教育專業人才的時候要與一線音樂教育現狀相對接。尹愛青教授在“微課”展示評析的時候就說到參展的部分高校音樂教師教育課程設置和內容,滯后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現狀,參賽學生的教學設計目標與《音樂課程標準》的目標不符。
三、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建議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專業本科學生基本功展示的舉辦旨在培養素質全面、一專多能,適應中小學校需要的藝術教育專業人才。觀摩了2018年的“基本功展示大賽”對于本次大賽賽制的改革,筆者對高校音樂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產生了一些思考。為此,筆者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一)高校要明確音樂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
音樂教育專業培養的是素質全面、一專多能的、具有教學實踐能力的中小學一線藝術教育人才,這一點區別于音樂表演專業的培養。從表1的賽制沿革中,可以看出比賽要求高校培養的必須是具備歌唱與鋼琴伴奏、自彈自唱和組織課堂教學實踐能力的學生,還要掌握基本的合唱指揮、樂器演奏或者舞蹈及簡單的音樂創作等復合的專業技能。
(二)注重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的教學實踐能力。
一個音樂教師是否足夠優秀,往往在音樂課堂的教學中就能夠體現。本次大賽強調了學生課堂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給高師教育工作者起了很好的警示作用。高等師范學校音樂教育專業人才的培養除了強調教師教學技能的理論學習外,還要注重教師教學實踐能力的培養。要提高《微格教學》、《教育見習》和《教育實習》等實踐課程的教學質量。《微格教學》方面嚴格考核制度和積極組織教師技能大賽,提高學生微格教學能力;定期組織課內外教育見習,創造條件讓學生向一線優秀教師學習授課經驗;組織開展規范化的教育實習,實行校內外“雙導師制”教育實踐,完善多方參與的教育實踐考核評價體系,確保每個學生切實完成教育實習。
(三)密切關注一線教育發展動態,調整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
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是培養具有高素質的音樂教育工作者,為一線音樂教育輸送人民滿意的好教師。高校在培養音樂師范生的時候,要密切關注一線音樂教育發展的狀態,與一線音樂教育工作者做好對接,適時調整課程設置與修改教學內容。此外,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注重學生的創造性教學,培養“一踐行三學會”、具有核心素養的音樂教育工作者,以適應社會發展的新需求。
注釋:
①③選自《2018年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專業本科生學生基本功展示:“微課”展示點評》尹愛青組.
②尹愛青:教育部藝術教育委員會常任委員、東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④選自2004年教育部印發的《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音樂學(教師教育)本科專業課程指導方案》.
參考文獻:
[1]陳志勇.改革高師人才培養方式的對策思考[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2004(10).
[2]尹愛青,金順愛.論高師人才培養模式[J].中國音樂教育,2006(08).
[3]張蕎.高師音樂教育的缺失——淺談高師音樂教育前期職業意識的引導與培養[J].電影評介,2007(12).
[4]歐路莎,王麗燕.音樂教師技能培養實踐分析[J].中國音樂教育,2011(01).
[5]張律.文化思想轉型與基礎音樂教育人才培養機制研究策略初探[J].音樂創作,2011(01).
[6]肖輝.高師應用型音樂教育人才培養的現狀與對策[J].湖南社會科學,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