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杰
摘? ? 要: 本文分析內地高校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管理現狀和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工作現狀,針對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的職業素養進行研究,找出輔導員在開展少數民族學生教育服務工作過程中亟須提升的能力點,探尋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路徑。
關鍵詞: 高校少數民族學生? ? 輔導員工作? ? 職業素養
少數民族大學生是邊疆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針對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關系到人才的培養,而且關系到民族的振興和國家的長治久安。在當前的國際和國內形式下,急需各高校培養一支政治素質過硬、德才兼備、專業化的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隊伍,切實加強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少數民族大學生牢固樹立正確的“五觀”,增強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四個認同”,牢固樹立國家意識、公民意識、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使每個民族、每位公民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力量,共享祖國繁榮發展的成果,這是新時代賦予高校的使命。
黨中央歷來高度重視少數民族地區的工作,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穩定和長治久安,其中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基礎環節,也是歷年來國家高度重視的一個領域。眾多少數民族大學生是少數民族地區建設發展的生力軍和骨干力量。在黨和國家的關心下,他們到內地高校接受好的教育和培養的同時,也對高校的少數民族教育管理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教育部規定按照1∶50比例配備少數民族學生專職輔導員,輔導員如何盡快地熟悉掌握少數民族學生的特點,探索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管理服務工作的規律,提高少數民族學生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是目前各個高校都需要面臨的問題。本文通過對內地高校的少數民族學生的教育管理現狀和少數民族輔導員工作現狀進行分析,尤其是針對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的職業素養進行調查研究,找出輔導員在開展少數民族學生教育服務工作過程中急需提升的能力點,進而探尋路徑加強培訓指導,更好地服務于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成長成才。
一、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現狀分析
新時代大學生的思想狀況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愛國、愛黨、愛校的,少數民族學生對于祖國未來和民族地區的未來都充滿著信心。新時代的少數民族大學生具有很強的自強意識、創新意識和成才意識。但是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十九大報告指出我國的主要矛盾已經發生變化,轉變成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的需求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間的矛盾,這在民族地區尤為凸顯。在新時期,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臨新的情況和問題[1]。
一是少數民族大學生所接觸的社會環境變化迅速,如今信息大爆炸,國際化、開放型的社會發展,促使學生的價值取向有了更加多元化的選擇,網絡信息的普及和便利,對于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方式的影響比其他學生更加深遠,給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帶來新的要求。
二是普通高等校區別于民族院校,在新形勢下辦學規模不斷擴大,少數民族學生的數量大幅度增加,學校的管理模式面臨挑戰。在這樣的大背景下,對于少數民族大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教育服務就成了實際問題。高等教育的不斷改革創新,讓學生在時空和個性化的發展選擇上有了空前的自由度,相對于以往的管理模式更具有挑戰性,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在體制、機制、內容、方法、隊伍建設等一些方面出現薄弱環節。
當代一些大學生群體呈現新的特點:時代感強,責任意識較為薄弱;認同感強,踐行能力薄弱;參與意識強,辨別能力弱;主體意識強,集體意識弱;個性特征強,承受能力較為薄弱。通過訪談發現,部分少數民族大學生亦存在理想信念模糊、價值取向扭曲、社會責任感匱乏、奮斗精神不夠強、團結觀念比較差、心理承受能力較弱等一系列問題。
對于少數民族大學生,輔導員在管理服務過程中除了要達到一般性的答疑解惑、提高覺悟等方面的基本訴求外,還要充分考慮少數民族學生的心理活動對管理服務過程產生的影響。有效的管理服務既要有利于培養少數民族大學生的責任感,增強求職欲望,又要有利于學生實際認知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有效防止、克服不良心理活動的影響。區別關注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心理活動的目標,可以更好地服務于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在各個階段都能取得實效。
二、高校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任務分析
由于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的差異性,少數民族學生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既有大學生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特殊規律性,決定著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工作的特點和任務。增強少數民族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是輔導員們的共同目標。聚焦輔導員的教育引導、事務管理、發展輔導三大主體職能,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更要技勝一籌[2]。
教育引導職能,是輔導員的核心工作職能,主要包含對于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成才目標教育引導和行為規范教育引導。理想信念是人們對于未來社會和自身發展前景的現實向往,是對人生奮斗目標的不懈追求。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是在不斷學習實踐中形成的,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奮斗目標上的集中體現。對于少數民族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引導,需要堅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行動指南。幫助少數民族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幫助少數民族大學生科學認識社會發展規律,認識國家的前途和命運,認識自己的社會責任,確立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幫助少數民族大學生增加對于黨的認同及對于國家的認同,做到與黨和國家同心同德,同舟共濟,同甘共苦[3]。理想信念的引導是擔任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的基本職責,也是最主要的工作職責。
教育引導還應該包含成才目標的引導和行為規范的引導。立德樹人是學校的根本任務,大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目的在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成才目標,促進大學生的健康成長和成才發展,進入大學里學習的少數民族同學是民族地區的青年人才的佼佼者。作為少數民族學生的輔導員的主要任務之一是引導少數民族學生立大志,樹雄心,有抱負,引導教育他們國家的民族復興大任需要他們練就真本領,回到家鄉發揮更大的作用。
區別于普通的輔導員,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還應該加強學生行為規范的教育引導。行為規范的自覺踐行,是基于人們的法律意識、道德理想、榮辱觀和民族風俗。引導少數民族大學生自覺遵守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愛、勤儉自強和敬業奉獻的基本道德規范[4]。
高校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事務管理職能的實施,注重其中的原則要求。少數民族學生的事務管理職能需要遵循管理育人原則,堅持思想教育先導,把思想教育貫穿在日常事務管理的全過程,通過教育和管理相結合,促進學生的發展。其次應該突出以人為本,務必做到堅持嚴格要求和熱情關懷相結合。把學生成長成才的根本利益作為輔導員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要堅持做到依法管理,堅持權利和義務相統一,特別注重學生正當權益的維護和保護。要求學生依法從事學校的教育教學活動,遵守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這是大學生應該做到的。
發展輔導職能主要包含大學生心理健康發展、職業生涯發展、社會交往生活發展等多方面的指導和輔導,是高校輔導員隊伍在工作中體現出來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載體。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需要統籌運用,將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學生的發展輔導工作中,遵循服務學生原則,對于少數民族大學生進行發展輔導,是培養青年學生成才必須進行的服務工作。服務是輔導員教育工作的實質,是目的,輔導是方式和手段。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需要做到解決思想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
三、高校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職業素養分析
如何提高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的職業素質和能力,形成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的骨干力量,這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新課題。高校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的素質和能力狀況,關系到輔導員隊伍的功能發揮,關系到少數民族學生的管理服務工作,關系到學校的教育工作成效。提高少數民族學生的素質和能力,既是加強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加強專業化的中心任務,又是促進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的職業化發展的必要條件[5]。
政治素養是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必備的基本職業素養。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的工作屬于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項具有重要意義是政治工作,輔導員需要在日常工作中有很強的政治意識,并且不斷強化政治意識,堅定政治立場,遵守政治紀律。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較強的政治性,對于維護黨和國家的穩定具有重大意義。因此,輔導員必須強化政治意識,提高政治覺悟,善于站在政治的高度做好工作。只有講政治,才能保證把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方針和各項政策,把國家的法律、法規貫徹到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
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更應該具有把握政策的能力,這是輔導員系統掌握專業知識、提高專業化水平的重要方面。輔導員提高政策能力和水平,首先要做到對黨和國家的政策全面的掌握和準確的理解。對于政策的學習、掌握和理解程度,直接決定了輔導員在日常工作的政策的講解和傳達的水平。
四、高校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職業能力提升路徑分析
少數民族學生的輔導員素質和能力有特定的要求,要按照“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目標,圍繞服務少數民族學生的崗位任務,輔導員的具體崗位職責,著眼于少數民族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實踐需要,全面探究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的職業素養結構和內涵要素,通過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提高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的素質能力水平。
加強對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的培訓,重點強化民族和宗教常識、工作理念和方法、工作案例分析,以求輔導員敢管、會管、能管、管得好,提高輔導員開展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的服務能力。
輔導員必須增強學習、理解和把握政策的自覺性和緊迫性,做到全面、系統地理解掌握政策法規。既要對黨和國家的各類少數民族相關的路線、方針和政策全面了解,又要系統掌握教育部門對于少數民族相關的各類政策措施,熟悉本學校的具體的和少數民族同學相關的業務政策,還要熟知其他的不同地區的少數民族同學可能會遇到的不同的相關政策。在熟悉政策的基礎上,還要學會活學活用,在日常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工作中靈活運用。一方面增強執行政策的堅定性,把各項國家政策的落實當成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的重要工作職責。另一方面在方法上做到原則性和靈活性有機統一,及時關注學生對于政策的理解和領會情況,及時收集反饋信息,使得各項政策更加科學有效,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
輔導員的政治品質是事業品格的核心內容,少數民族學生輔導員在工作中必須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和政治觀點,嚴守政治紀律,提高政治敏銳性,增強政治鑒別能力,善于從政治上認識各種社會思潮對于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響,從政治上判斷學生的思想狀況及發展趨勢,學會從政治上思考和處理學生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的具體問題,從政治上嚴格要求自身的言行,遵守黨的紀律和各類工作規范。
五、結語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內地高校少數民族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各式文件、政策紛紛出臺,但最終工作的突破口、切入點、落腳點主要在輔導員身上。如何有效引導少數民族大學生牢固樹立“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思想,樹立正確的祖國觀、歷史觀和民族觀,是少數民族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也是對輔導員做好少數民族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少數民族學生專職輔導員的綜合工作能力急需提升。建議聚焦隊伍建設,通過構建少數民族教育管理團隊;聚焦輔導員少數民族工作短板,開展專題培訓提高少數民族輔導員工作能力;聚焦少數民族學生需求,改革創新教育模式幫助輔導員加強對少數民族學生的人生指導和成才幫助。
參考文獻:
[1]李錦紅,桂富強,林伯海.高校輔導員培訓需求調查與培訓體系構建探討[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0):94-97.
[2]程軍.高校政治輔導員隊伍現狀與建設對策[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03):117-119.
[3]陳勇,朱平.高校輔導員培訓課程體系探究——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視角[J].高校輔導員學刊,2015(04):19-23.
[4]張再興.高校輔導員隊伍建設理論與實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
[5]艾比布拉·胡賈.少數民族教育管理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