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敬茹
摘要:課程資源是指富有教育價值的、能夠轉化為學校課程或服務于學校課程的各種條件的總稱。課程資源的構成是復雜的,具有廣泛多樣性、客觀性和間接性的特點。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一要緊扣活動目標;二要講求“適度”原則;三要注意體現地方課程資源的獨特性,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則。
關鍵詞: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實施;開發利用
在綜合實踐活動推廣的階段,一些讓人頭疼的問題就會蜂擁而至。怎樣對綜合實踐活動進行有效的發展,這直接關系到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在教育中的完整性。綜合實踐活動有利于學生在成長中豐富與發展技能。目前,各所學校的綜合實踐活動都已經成為了社會與家長的關注點。在此,筆者對實施綜合實踐活動對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做出以下探究。
一、課程資源的構成與特點
(一)課程資源的含義
在教育中課程的安排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設立的課程要有好的教育意義、能夠對學生的成長有幫助、要服務于學校和教育事業。課程安排對教育事業有著很大的影響,在很大的程度上,課程安排直接決定著教育的水平。課程內容有教育意義、豐富多彩,這是普遍人群都能夠接受的。所以課程的安排可以為教育提供很大的幫助。課程資源可以成為很多事物,有的可以直接變為學校的課程、有的也可以為課程的學習提供幫助。
(二)課程資源的構成
1.課程資源普遍是由課內資源和課外資源構成。所謂的課內資源通常是指學校所提供的課本,課外資源則是除了學校所提供的資源以外的所有資源,例如:網站課程、資料書。除此之外,課外資源也包括了當地的風土人情、家風教育。因為父母總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師,所以家長的素質教育,以及還有就是學校外開設的課程資源。比如對社區的環境、文化設施、等等以及學生家庭的生活環境、家庭素養等等。課內資源也有一部分是由學校的風氣和教師的三觀所帶來的,這些隱形的資源都會潛移默化的改變學生的性格與內在。
2.課程資源還存在著形態上的區別,課程資源包含有看得見的資源與看不見的資源。國家的圖書建設、教育機構、少年宮的建設都是實質性的課程資源。看不見的資源則是指:一個城市的風氣與積極性,良好的學習氛圍是促進學生更好學習的精神態資源。
(三)課程資源的特點
1.資源的多樣性
課程資源不僅僅是書本上的教材,也不是只適用于學校內部。課程資源關系到學生的學習與生活,且課程的不斷改進才是實現教育意義發展的迫切需要。因此課程資源需要有著多樣性的特點,只有多方向的發展才能夠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2.資源的客觀性
資源從字面上來講,就是某些事物所具有的本質來源。課程資源與學校的正規課程相比較,課程資源并不是非常的規范、系統的,但課程資源卻有著很大的潛力。教育部門可以根據一些要求對課程資源進行改變,取其精華,進而加以利用。只有當人們了解到課程資源的重要性時,才能夠利用課程資源的豐富性去開展一些積極工作。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主體,且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思想觀念。因此,同一資源的開發在廣度和深度上都有著不一樣的效果。綜上所述,我們對于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都必須考慮到這些主觀性,這也從側面反映出了課程資源所具有的客觀性。
3.資源的間接性
很多的課程資源都是在最初就已經形成的,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有著轉化為課本資源的潛力。盡管很多的學習內容并沒有加入到課堂的課本中,但仍然具有可讀性與研究性。這些資料能夠間接地對學生起到引導與指導作用,于是資源也就具有了間接性。學校的資源教育需要表現出明顯的教育意義,而課程教育在教育性因素和非教育性因素中需要進行鑒別和篩選,才可以變為學校課程和有利于課程實施的要素。
二、課程資源開發利用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中的意義
在目前的教育文件中明確的指出要在小學到高中均開設綜合實踐活動,但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校方對相關問題的認識還不夠清楚。綜合實踐課程與其他課程會產生很大的沖突,這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復雜性離不開關系。
綜合實踐活動在某些情況下往往會淡化書面化的東西,加大對實際的實施力度。學校與社會都應當鼓勵開展一些綜合社會實踐活動,加強學生與社會的接壤。這其中,綜合實踐課程遠遠超出了單一學科的教學范圍,更好的發展了學生多方面的素質建設。實施綜合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將書本上的知識與生活充分結合,古人云: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也正體現出了提高學生綜合實踐能力的重要性。在大多數情況下,單一學科的教學方式是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的能力進行鍛煉,綜合實踐活動能夠讓學生可以去感受事物,從而對學生進行教學。因此,綜合實踐活動與課本知識的目的是不大相同的。
綜合實踐活動可以更好的去完善孩子對世界的認知,且大大提高孩子們的生存實踐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中,鼓勵學生去探索未知事物,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促進學生的教育工作,有著積極地作用。
三、對于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思路
(一)對課程資源的開發需要注意一些問題。
1.課程資源開發利用要緊扣主題。
在實際的操作中,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對于課程實踐活動沒有很好的認知。存在隨意、盲目對待等問題。我們要緊扣主題,有目標性的去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2.讓實踐活動更具目的性
教育內容的擴充,在對課程資源的開展中要挖取更加豐富的內容,要讓學生從活動中學到相關的知識。比如小學課本中的一些名詞,僅僅讓學生知道書本上的是遠遠不夠的,要與實際聯合起來,從而讓學生有了充分的了解。
3.綜合實踐活動要有足夠的意義
課程實施條件的創設,有的時候要從課程資源中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臺或場景。比如對活動有關的風土人情、文化素養、文化設施等。激發學生的活動的積極性,使學生從自身的努力中體會生活。
4.課程資源開發要適度
課程資源的開發不能去盲目的瞎搞,要講究科學的開發利用。課程資源豐富多彩,在開設過程中,要從深遠的角度去考慮問題。一般來說,面對不同的事件需要的資源也不一樣,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從課程資源中整合所需要的對象,然后開展有效的加工,從而可以進行更好的工作。
5.課程資源開發利用要視情況而定
在課程開發的過程中需要考慮很多因素。首先要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不能在當地做出違背其民族信仰的事情。很多的地方資源具有獨特性和豐富性,在進行綜合實踐活動時應當考慮許多典型問題。做教育的人視野不能局限于眼前,與此同時,學校還應當從本地的資源入手,然后慢慢的進行改善。作為學生也應當在活動中積極的參與、感悟,珍惜這些能夠親自動手實踐的時光。
四、作業分層
不同的學生都應當有其不同的綜合實踐活動作業,這樣不僅僅能夠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提高其獨立性。教師在批改作業時,要適量的給予鼓勵評語,提升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個體,逐漸走向成功的彼岸。
五、總結
教育事業任重而道遠,這不僅僅需要我們一代代人付出努力,還需要領導者做出更好的培養戰略。對于綜合實踐活動的實踐,校方應當義不容辭。因地制宜、實事求是的活動對于課程的開發有著積極的影響。
參考文獻
[1]翟曉菊.語文生成性課程資源開發研究[D].河南大學,2010.
[2]王善安.幼兒園多元文化課程資源開發研究[D].西南大學,2010.
[3]雷麗麗.中職旅游地理實踐性課程資源開發與利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4]安麗娜.我國高校體育課程資源優化配置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6.
(作者單位:石家莊市青少年社會綜合實踐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