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華艷
摘 要:小學英語課堂應該是真情流露、返璞歸真、喚醒靈性、發掘天賦的綠色理想課堂,是有生命力、有活力、有智慧的課堂。靈動的英語課堂是充滿人文關懷的,是教師巧用心思構建出來的。它高度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注重體驗,有效互動,真情相融,放飛理想……孩子們在這樣的英語課堂中飛揚起一份份自信,收獲著一份份碩果,激蕩著一次次期待。
關鍵詞:人文關懷;尊重學生;注重體驗;有效互動
一 認真教好每一個學生
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考慮到學生的個性差異,不要讓有的人吃得太飽,而有的消化不了,應尊重孩子的天性,滿足他們不同程度的求知欲,同時讓他們有種“且聽下回”的欲望,這樣你就能贏得孩子的心。現在的教材非常適宜兒童心理,我們也要蹲下去和孩子交流,站在孩子所在的高度看英語教材,用孩子的思維方式理解教材,用孩子喜聞樂見的方式運用教材,用貼近孩子心靈的方法進行教學,這樣就能拉近和孩子的距離,真正融入孩子的世界。在教“cat”一類的詞時,我抓住了小學生愛模仿的特點:“喵、喵、喵,cat”,這樣學生易于理解,樂于接受,而且很易記住。
二 有效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現代教育手段打破了傳統的一本書、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方式。美妙動聽的音樂,光艷奪目的色彩,聲情并茂的圖畫,都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現代教育手段提供的這種生動,形象,直觀,感染力、滲透力極強的信息,激發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例如:在教學《Ilike…》一課時,為了更好地運用句型Ilike…我在教學接近尾聲時出示家鄉的特色風景圖片——武岡云山。同學們不由自主地發出贊嘆:I love Yun mountain.I like Yun mountain.同學們不僅靈活運用了句型還產生了熱愛家鄉的情愫。
三 營造學習英語的氛圍
我從改變最常見的組織教學“Good morning class.”“Good morning teacher.”做起。這樣學生覺得有新意,不由自主就進入了情境。我在教學Shopping這一課時,首先讓學生猜猜我喜歡什么顏色:What colour do I prefer,guess?學生猜測所學過的顏色,繼而回答:You like blue?…No,I like…or Yes.這種對話不僅能鞏固表示色彩的單詞,而且訓練了已學過的句型I like…,還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也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拉近了老師和學生之間的距離,無形中已把學生帶進了課堂角色之中。
四 及時表揚與適當批評相結合
在課堂上,對于學生的回答,教師應及時作出評價,要適時地發出“Good!”“Great!”“You are clever!”“That's right!”等贊嘆,激發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教無定法,每位教師心中都有其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適時的表揚會使學生增加信心,尤其是中等偏差的學生,他們更渴望被老師、被同學認可。當他們得到了老師的尊重、承認,就會激起更大的學習熱情。
批評適當、適量,是很有必要的。另外,批評要做到含蓄,還可以風趣些。有的學生回答問題積極性很高,但一旦站起來后又回答不出來。此時教師不要打擊他的積極性,可以給予鼓勵,讓他不要緊張。It doesnt matter, I think youll be give me a good answer next time.可以先讓他聽別人如何回答,再讓他組織語言用完整的話重新回答。
五 重視英語歌曲在教學中的作用
英語歌曲的作用往往被教師忽視。在教學中,我發現它就像一朵奇葩在課堂上綻放,在校園里時時能聽到我的學生們在哼唱著不一定著調子的英語歌。在我們班的六一匯演中,我們編排了《字母歌》。隨著音樂聲起,扮成不同字母的學生配以動作出場了,同學們不由自主和了起來。一曲過后,同學們余興未盡,有人說這是他們共同的生日,于是大家又唱起了《Happy birthday》,由此獲得的知識和情感體驗,將給孩子們未來的英語學習打下基礎。音樂讓他們更加有智慧,更加自信。
六 設計新穎的課堂訓練
教學中教師要稍動心思,設計形式多變的練習,讓學生把訓練當作一種玩耍,而不是當作一種負擔。低年級的學生剛剛接觸到英語,教師可以抓住他們喜歡向小伙伴炫耀的心理,讓他們把所學的知識說、唱給小伙伴聽。高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英語基礎,我讓學生拿出自己認為寫得最好的練習參加評比,登上英語角,兩周更換一次,營造出了保持師生可持續發展的、自然的、充滿生機的英語生態課堂。
總之,高效英語課堂是充滿人文關懷的理想課堂,是教師巧用心思挖掘學生潛力的課堂。它高度關注學生的個體存在,尊重學生,注重體驗,有效互動,真情相融,放飛理想……孩子們在這樣的英語課堂中飛揚起一份份自信,收獲著一份份碩果,激蕩著一次次期待。英語教師們,讓我們攜手共進,去實現恒久于心中的英語課堂新境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