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建梅
摘要:小學語文必須重視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根據新課程標準這個硬性要求可以判斷出,閱讀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小學生學習語文必不可少的環節,小學階段的閱讀無非就是兩種,一種是課內閱讀,一種則是課外閱讀。目前大部分教師在小學語文的教育指導建議上都是要求學生注意積累語言材料,要求學生能夠背誦經典文章(包含課文),這種方法的確有效但是從長遠來看效率不高并且學生還容易遺忘,因此筆者將從根據自己的教學實例做出改進,讓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更加的科學高效。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外閱讀教學? ?方法策略
小學語文閱讀主要的指導方向有兩個,大多數的學生在課堂閱讀(課內閱讀)上表現的還算是中規中矩,但是課外閱讀上表現的就不很積極了。教師硬性要求的課內經典課文百分之八十的學生都能夠完成背誦,然而僅有百分之二十的學生有課外閱讀的習慣。閱讀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只能起到指導輔助的作用,閱讀的目的體拓寬視野,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教師應該從多方面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有效引導。
一、營造閱讀氛圍,讓學生把閱讀當做享受
課堂上良好的閱讀環境是學生進行有效閱讀活動的基礎,在基礎教育較差的部分學校,學生的課內閱讀有一個明顯的特點,學生們在閱讀課文的時候整篇文章一個聲調,毫無美感可言,從學生的讀書聲根本感受不到課文的魅力,相反卻能感受到學生們只是被動的跟著其他人在閱讀。在這種環境下閱讀不會收到任何效果,長此以往甚至學生會產生厭煩的心理,因此閱讀首先需要一個良好的環境氛圍,只有良好的閱讀氛圍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欲望,讓學生們享受閱讀愛上閱讀。
那么如何利用有限的資源建設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就成為了首要問題。教師要發動學生,號召大家從家中帶一些已經讀過的書到學校,教師將這些書歸納整理分類,放置到教室角落的柜子里,另外在網上購買一些號召讀書學習的標語,用膠布固定在教師的墻壁和黑板的兩側,通過這些布置,教室看起來就行一個小型的圖書館,開展了自給自足的補充方式,并且圖書館式樣的教師布置也讓很多學生心生敬畏不敢在教室中大肆喧嘩打鬧。并且早黑板的兩側畫出一小部分區域,要求每個學生依次書寫自己收集整理的名人名言或者是優美文章的片段例如“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等。讓教師的每一面墻壁都散發著文化的氣息,讓教室內部充滿濃郁的書香,在這種環境下,學生們會不由自主的停止手中的娛樂活動,自發地加入讀書大部分中爭先恐后的成為一名安靜的讀者。
二、培養閱讀興趣,讓學生把閱讀當做生活必需
興趣是學生主動開展閱讀活動的一大誘因,興趣具有的魔力是無法替代的。同時書籍更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學生明白愛上閱讀,對閱讀有興趣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學生對于閱讀沒有興趣甚至是反感,往往是對于閱讀了解過少導致的,在信息高度發達的今天,科技產品不斷更新換代,學生們更容易被能夠提供強烈視覺沖擊的電子產品感興趣而不是他們心目中枯燥無味的閱讀。小學生由于身體和心理發育尚未成熟,而家長迫于生活和家庭的壓力一直在為事業打拼而無力監管,所以監管的重擔就轉移到教師的肩上。但是由于學生年紀太小往往很難與教師做出正確的有效的心理溝通,在受到打擊和委屈之后往往依賴于沉迷于虛擬世界來減輕現實的痛苦,這就導致小學生沉迷游戲對于閱讀學習等絲毫提不起興趣來。
這是大部分學生對于閱讀不敢興趣的原因,教師要抓住學生心理從本質上解決問題,首先要杜絕電子產品進入校園,教師做拿出強力的措施,從源頭上解決學生沉迷電子產品的問題,不允許學生把電子產品帶入校園從根本上遏制了該現象的蔓延。另外教師要采取適當的方式誘導學生對閱讀不再反感,同時盡量消除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例如教師可以采取“以講代讀”學生不愿意閱讀,那么就由教師來閱讀,教師先選擇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故事,在課堂上聲情并茂的朗讀,利用緩慢的語速,聲音的描繪,讓學生出于故事的好奇繼續聽下去,教師在引導學生走入故事中的世界之后,要給學生一個緩沖的空間,讓學生慢慢的感受故事的美好,在閱讀技術之后在班級里開展有獎問答的環節,號召學生們踴躍參與,教師從剛朗讀的故事中提出幾個問題,讓學生回答,只要認真傾聽的同學都能回答上來,回答正確的同學會獲得一些小禮物,這樣學生們之間開始競爭,爭先恐后的回答問題,同時原來對于閱讀不敢興趣的同學也開始轉變對于閱讀呆板枯燥的印象。
三、引導閱讀好書,讓學生體驗讀書的益處
當學生有一個良好的閱讀氛圍,并且對閱讀開始產生興趣的同時,怎么選擇書,該讀什么類型的書成為了教師的首要任務。課外閱讀雖然學生是主體教師只起到輔導的作用,但是教師對于學生的閱讀選擇上面仍然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學生適合閱讀什么類型的書
小學生由于識字不多,對于句式和文章結構了解的不是很全面,因此教師在推薦時應該優先考慮帶有拼音標注的,最好是故事類的,小學生對于那些長篇的文學著作沒什么鑒賞能力,因此趣味性較強故事成分較多的書籍才是其閱讀的第一選擇。另外當今社會信息爆炸,碎片化的信息到處都是,其中好的壞的都有,小學生不具備分辨鑒別的能力,很容易受到一些小報或者是電子垃圾的精神污染,而且小學生好奇心理嚴重,越是教師強調不讓接觸不讓閱讀的,越是想方設法的去看,特別是言情小說和武俠玄幻小說,一旦接觸很容易沉迷其中無法自拔。這類小說并非是洪水猛獸,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這類書籍對于學生的成長發育有反面的作用,尤其是網絡小說里面大肆宣揚的個人英雄主義和個人利益至上的精神,不僅不利于小學生的健康發展,甚至于社會主義的建設精神有所違背。
因此,教師在這方面,要多花時間,拿出更多的精力,給學生講解這些書籍的壞處,動之以情曉之以理,適當的時候還可以舉一些因為沉迷這些書籍所造成的慘痛的教訓,以此啟發學生遠離這些書籍。另外,教師要對學生們即將閱讀的書籍提前檢索,提前翻閱確保書中的內容健康向上有利于小學生的成長發展,通過查閱圖書目錄,看一看書前面的序言和后面的后記,大致翻閱圖書的目錄,當這些都看一遍下來,教師大致對于這本書有一個整體的了解,成年人的鑒別能力較強,教師可以很快的鑒別書籍的好壞然后根據自己的判斷,然后向學生做出合理的推薦。
(二)指導學生制定有效的計劃
小學生讀書時一件好事,但是要知道什么時候可以讀書,什么時候不能讀書。所謂計劃,就是要在完成課程作業的前提下在選擇一些適當的書來讀,很多學生本末倒置,課堂上該學習吸收的知識還沒有完全搞懂,就開始不聽講,在下面偷偷地看課外書,自己還認為這樣做很有道理,認為只要是讀書就是一種學習。教師要及時的指正,這種本末倒置的行為不僅對學習無益,甚至還會讓學生深受其害導致課程進度落后,跟不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學生因此慢慢的開始什么也聽不懂上課無所事事只能進行課外閱讀,長此以往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學生的成績一落千丈很難通過課下的努力補回來。
教師要在每個學期的開始時給每個學生量身定制一個課余時間活動計劃,小學階段的各個年級的教學任務和教學計劃都不相同,就愛搜狐依據學生的年級,課余時間的長短制定出與學生相契合的課外閱讀計劃,讓學生們充分的了解到真正可以進行課外閱讀的是什么時間,而上課的時間是用來接受和學習理論知識的,不出現能因為閱讀而不聽課這種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的現象。
參考文獻:
[1]樊麗麗.淺談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指導的策略[J].甘肅教育,2018,(15):56.
[2]盧憲芝.淺議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J].中國校外教育,2018,(21):75.
[3]董會君.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8,(25):142-143.
(作者單位:唐山海港經濟開發區第四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