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惠英
摘 要: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英語閱讀教學對學生的思維能力要求較高,閱讀的過程也是學生思維不斷拓展和發散的過程,所以教師在對初中生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對學生進行教學,幫助學生充分培養英語語言思維,促進初中生創造能力的快速提升,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水平。
關鍵詞:思維導圖;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策略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世界各地之間的聯系越來越密切,英語作為一門全球通用的語言類型,越來越受到國家的重視,英語教學成為我國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聽、說、讀、寫是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閱讀教學是提升學生英語水平的重要方式。在對初中生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傳統的教學方式越來越滿足不了教學改革的需求,很多學校和教師都開始探討新型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方式。思維導圖是一種高效的邏輯思維工具,利用思維導圖對初中生進行英語閱讀教學能夠培養初中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提升初中生的英語閱讀興趣,提升初中生的英語閱讀效果。
一、思維導圖的概念和特點
思維導圖是常用的思維發散工具,思維導圖講究圖文并重,它利用文字和圖像結合的方式將各級主題之間的關系依據相互隸屬和層級圖標的方式來進行表現,將關鍵詞與圖像、顏色等要素之間建立鏈接,整合成方便記憶的圖表。思維導圖符合人類左腦和右腦的思維方式,充分利用了人類在記憶、閱讀與思維方面的規律,能夠幫助人們在學習過程中充分開發大腦潛能,提升學習效果。在利用思維導圖對初中生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強調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發揮引導和督促作用,教師在對初中生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對學生的英語閱讀學習進行引導,讓學生充分發散思維,學會將舊知識與新知識進行融會貫通,引導學生形成較為完整的英語體系。利用思維導圖對初中生進行英語閱讀教學具備主動性、可變性以及結構性三種特性,對于提升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水平意義重大。
二、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策略
1.課前有效應用思維導圖的方法
在對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教學之前,讓學生對課文進行預習是重要的教學環節,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對課堂上需要學習的知識進行搜集和整理,找到自己學習中的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對知識的探究精神,提升學生課堂學習的針對性。比如,在對八年級Unit 8 Have you read Treasure Island yet?中的Section B 2b閱讀課進行教學時,可以設計如圖1的思維導圖。這節課主要是關于Music的閱讀課,在對學生進行閱讀教學之前,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為學生繪制關于Music的思維導圖,將Music作為本節課的中心,以Music為中心進行發散,聯想出Musicians,Music Instruments,Music Kinds,Music Bands,Feelings and Others 6個關鍵節點,以此為中心讓學生進行思維的發散,學生又可以聯想出很多相關的詞匯。通過思維導圖讓學生對于要學習的內容展開豐富的聯想和想象,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利用思維導圖的形式對學生進行英語教學,讓學生理清文章的主題、脈絡等,讓知識變得更加通俗易懂[2]。在利用思維導圖對學生進行教學時,還能夠將關于音樂的相關詞匯添加到思維導圖之中,不但能夠讓學生學習到新的知識點,還能夠讓學生對自己已經掌握的知識點進行回憶,達到溫故而知新的效果,提升對初中生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的效果。
2. 課中有效應用思維導圖的方法
(1)應用思維導圖引出課堂教學內容
英語閱讀教學的課堂教學環節是整個教學過程中最主要的部分,課堂教學的主要內容是讓學生從閱讀篇章中獲取豐富的知識。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英語閱讀課堂教學時,可以引導學生以略讀、掃讀或者細讀的方式完成閱讀學習的各項學習任務,閱讀前先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具體的問題對文章進行閱讀,這樣的閱讀才更加具有針對性、方向性和目的性。比如,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八年級Unit 6 Im Going to Study Computer Science中 Section B 2b進行教學時,可以首先讓學生對文本內容進行略讀,讓學生對每一段的大意進行總結,并使用筆畫出主題句中的關鍵詞,為繪制思維導圖做好充分的準備。教師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句中的關鍵詞對原句進行還原和拓展,然后將句子組合在一起,讓學生對整個段落進行還原重現。從心理學方面來看,讓學生利用關鍵詞對句子和段落進行重組就是培養學生通過關鍵詞的移情能力,讓學生學會通過一些小的細節對整件事情進行還原的過程。讓學生對本課內容進行閱讀能夠很快找出其中的關鍵詞和主題句,讓學生對文章大意進行了解。完成之后可以讓學生對文章進行第二次閱讀,第二次閱讀采取掃讀法進行閱讀,讓學生從“common resolution”“ when”“ why”“ how”等關鍵詞進行入手,帶著問題對文章進行掃讀,提升學生對于文章細節和內涵的理解程度,文章第一段和第二段的思維導圖見圖2與圖3。
(2)應用思維導圖講解課堂知識
在進行思維導圖設計時,可以以“決心的類型”為中心,從身體健康、自身提升、設計更優質的計劃三方面進行體現,然后再對這三個決心進行細化,讓學生鎖定所需詞,最后確定分支詞。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掃讀的主要特點是學生不用對文章進行通篇閱讀,只需要對文章中的關鍵詞進行重點閱讀即可,學生閱讀文章就像利用詞典查單詞一樣,閱讀的方向性比較明確,用眼睛對重點句子進行掃視,鎖定關鍵詞之后停止閱讀。學生通過閱讀能夠發現每個段落都是以概括到具體的方式來安排。讓學生對文章進行掃讀能夠讓學生弄清楚文章段落之間的脈絡結構和各個層次之間的關系,在大腦中形成對文章的整體印象。利用思維導圖能夠明確的體現出各個段落之間的內容,學生在繪制思維導圖過程中也對文章的細節信息和文章句子段落進行了重現,了解到了文章的語言點,還能夠讓學生學會利用文章內容和語言等對文章進行深層次的了解,更加深刻地對文章的句型結構和段落大意進行了解,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記憶也會更加深刻。
(3)利用思維導圖對課堂知識進行鞏固總結
對學生進行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第三階段的教學任務是讓學生對文章進行細讀,并且在細讀過程中找出文章的關鍵詞,同時完成對文章的思維導圖的繪制,思維導圖如圖4。思維導圖以“決心的相同之處”為中心,分為三個方面對中心進行解讀,學生在對文章進行細讀之后能夠快速從文中找到問題的答案,根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與體會表明自己的觀點,提升對文章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課后有效應用思維導圖的方法
對學生進行課堂閱讀教學完成之后,教師要讓學生對所學到的知識進行綜合運用,鞏固課堂上學習到的知識和技巧,體現學以致用的效果,讓學生通過對文章的閱讀和學習提出自己獨到的見解,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內化與拓展,提升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課后的學習任務主要是根據需要為學生設計口頭和書面兩種表達形式,以八年級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中Section A 3a為例,學生在學完這節課的內容后,可以讓學生對文章進行復述。
教師在為學生講完課之后,還可以在課后環節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對課文進行提綱挈領的復述,引導學生將有限的輸入轉變為無限的輸出,提升學生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讓學生在對文章進行了解的基礎上對新知識進行內化,促進學生思維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的發展與完善。以“The Monkey King”為例,教師在課后可以讓學生根據對文章的理解進行思維導圖的繪制。然后,根據思維導圖寫作英語短文,為學生準備一些問題進行回答,利用課件為學生呈現與關鍵詞相關的圖片,讓學生對對應的單詞和短語進行表達,然后利用PPT展示相關的詞語,這一步最關鍵在于找出文章中的關鍵詞,為學生繪制思維導圖做好充分的準備。最后,讓學生根據自身的喜好對思維導圖進行繪制,選出中心部位的關鍵詞后,在文章標題中進行節選,引導學生進行思維拓展,在思維導圖中添加各個分支項,根據需要對各個分支點進行細化,最終使整個思維導圖成為一個息息相關、枝葉相連的整體。
將思維導圖有效應用于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之中,不僅能促進學生英語閱讀能力、英語交流能力和英語語言思維的不斷提升,還能促進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效果的快速提升,利用思維導圖對初中生進行英語閱讀教學符合素質教育和新課程改革的要求,能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和素質教育目標的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鄒建軍. 思維導圖輔助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例談:以認知主義理論為視角[J].中小學教學研究, 2013,18(07):130-133.
[2]竺麗芬. 運用思維導圖促進初中英語閱讀課教學的策略:以《Unit6 Reading:I only eat food that tastes good.》為例[J].啟迪與智慧(教育), 2015,26(10):128-129.
[3]董向艷, 張孝君.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現代職業教育, 2017,28(15):166-167.
[4]鄔泰亮. 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研究[J].英語畫刊(高級版), 2016,13(23):191-192.
編輯 劉瑞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