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文
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國家對于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也越來越高。由于德育作為素質教育中最為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必須加強對其的重視程度,做好德育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同時也是當今社會所關注的熱點問題。通過研究與分析我國生物教學過程中滲透德育的現狀,并且對造成這一現狀的原因進行深入的分析與研究,從而提出一些可行性的,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意見,不斷提高生物教學中德育的質量,為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動力,為全民文化素質的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生物教學;德育;教育現狀;原因分析;優化策略
俗話說,有德無才,成不了事;有才無德,要壞事;只有德才兼備,才能成大事。因此,教育首先要注重的就是對于學生的品德教育,讓每一位學生都能成為一個德才兼備的人才,因此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之中必須加強德育的滲透,讓學生在掌握生物知識,培養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的同時,還要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道德觀,為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出一大批綜合素質高的優秀人才。
一、生物教學中德育的現狀以及原因分析
生物作為一門理科學科,它與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實際情況聯系得特別緊密,它不僅僅能夠讓學生充分學習和解釋一些日常的生活現象,同時還能夠幫助學生進行一些生活實踐活動,因此必須加強對其的重視程度。雖然在新課改的要求下,生物教學進行了極大的創新和改革,加大了對于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尤其是德育的滲透,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之中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和完善。
首先,生物教學過程之中德育滲透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許許多多的教師認為德育只需要通過思想品德教育即可,生物教學過程中沒有必要進行德育,這就違背了新課改進行素質教育的要求。其次就是,德育滲透的不是十分理想,德育只是作為教學內容一概而過,不能夠很好地進行德育,這也導致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不是十分的理想,不能夠達到素質教育的要求。
二、提高生物教學過程之中德育的策略和方法
德育是當前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內容,它不僅僅對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同時對于提高我國的國民素質和營造一個和諧友愛的社會氛圍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必須加強德育的重視程度,特別是在生物教學過程中要加強德育的滲透。
1.挫折教育的滲透
生物教學過程之中滲透德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挫折教育,它對于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當今時代下,學生都是在父母、學校以及社會的呵護下長大的,很少能夠遇見困難,遭受挫折,因此他們的內心都比較脆弱,很難經得起挫折的打擊,因此必須加強挫折教育。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課本知識幫助學生正確面對挫折,走出失敗陰影。例如,教師可以結合生物學知識,哺乳動物的受精卵的過程來進行挫折教育,從而讓學生認識到挫折只是一時的,只要自己不斷努力,不斷克服困難,最終就能夠品嘗到勝利的果實,創造出自己燦爛的人生。
2.感恩教育的滲透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類永恒的主題,它同時也是德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加強對學生的感恩教育,讓學生時常懷揣著感恩的心來與他人相處。很多學生缺乏對父母的理解和尊重,他們對父母無微不至的關懷往往熟視無睹、視而不見,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學習一些生物知識來進行感恩教育的滲透。例如,首先通過螳螂、蝎子、羊等動物的奉獻來進行切入,然后引出父母含辛茹苦地培養學生的成長,讓學生能夠理解父母的不容易,從而讓學生學會感恩、尊重和孝敬父母。同時還能引導學生感恩老師,感恩生命之中遇到的每一個人,感恩給予自己幫助的每一個人。
3.意志力品質的滲透教育
德育的另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對于學生意志力品質的教育,因此在生物教學的過程中要加強對于這一方面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培養學生的意志力品質,強大學生的內心世界。教師在講解生物知識的同時還要講解生物知識進行更新的不容易,讓學生明白要想取得最后的成功,不僅僅要有博的知識,還需要具有實事求是、不怕失敗、勇于探索的精神。例如,在講解光合作用的相關知識的同時,還要講解使生物學不斷進步的探索以及為了生物學的進步所付出的心血和代價,讓學生學習到鍥而不舍的精神品質。還可以講解黃山的迎客松為了生長,在懸崖峭壁的裂縫之中汲取生長所需要的養分,它生長過程中所面臨的各種挑戰,讓學生明白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
總之,德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我們不斷去滲透,需要我們長久努力,德育與生物課堂教學很好地融合到一起,學生在獲得生物學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從而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目的。
參考文獻:
[1]唐現蓮.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德育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8(14):136.
[2]黃云玲.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的策略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8(6):240.
[3]高京友.新課程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中國校外教育,2016(1):74.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