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守文
摘 要:開放式教學模式是一種以學生自主探究、親身體驗為核心的教學模式,其旨在讓學生在探究、體驗過程中促進其對知識的高度內化。基于此,就開放式教學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進行闡述,以便為開放式教學的推廣積累經驗。
關鍵詞:開放式教學;閱讀教學;小學語文;應用
開放式教學模式源于建構主義理論與分布式認知理論之一,其是通過為學生創設一個開放式的“教”“學”環境以激發學生閱讀學習興趣,使之能夠在某一“高度開放”的閱讀學習場景中完成相關知識的學習、理解與建構的過程[1]。因此,將開放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中,既可以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輕松的閱讀學習環境,還可以有效提升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
一、適度開放,創設輕松閱讀環境
開放式教學模式是立足于建構學習理論基礎之上逐步形成的一種教學模式,其既彰顯了教學活動的“開放性”,也突出了輕松的“教”“學”氛圍,促使學生的思維能夠在“高度開放”的閱讀學習環境中更加活躍,使之能夠緊緊跟隨著教師教學節奏進行閱讀、思考與理解。但在閱讀教學中實施開放式教學模式時,語文教師應在結合教學大綱要求的基礎之上,結合學情和教學內容適當、適度將語文課堂教學真正還給學生,使學生能夠在“開放”的閱讀學習環境,不斷提高自己閱讀學習興趣與水平。筆者在實施開放式教學時,則多利用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學習內容來進行,如在教學《比尾巴》時,筆者會為學生創設一個“適度開放”的教學內容,以激發、培養低年級小學生的閱讀興趣。
老師:“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在閱讀學習之后,玩一個比尾巴的游戲,好不好?”
學生:“好!”
學生在未進行閱讀學習之前,已經被“游戲”所吸引。其在閱讀過程中的專注度也會隨之提升。
當學生完成閱讀之后,筆者則為學生創設一個“開放”的閱讀、理解、知識交流的環境——
老師:“同學生,我們結合課文中的詞匯、描寫方法去描述一下自己所看過的狗尾巴!看看誰描述得最像、最真實?”
學生在這種“適當開放”的閱讀學習環境中,絲毫不會感覺到閱讀的枯燥,反而將閱讀學習當成了學習知識、學習描述“尾巴”的一種途徑。久而久之,學生則會在此類開放式教學模式下逐步提高對閱讀學習的興趣,這對提高閱讀教學效率會形成積極的促進作用[2]。
二、自主探究,培養合作學習能力
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學習均是實施開放式教學模式的主要形式之一。開放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去共同完成一些學習任務。因此,筆者在開放式閱讀教學模式下,會組織學生成立合作學習小組,或是按學情將學生分成不同層次的合作學習小組,以提高開放式教學的效果。如在《灰雀》的閱讀教學時,因原文的篇幅較長、詞匯量較大,且文中部分詞語的意思難懂,這給學生的自主閱讀帶來了較大難度。因此,筆者為學生創設了一個開放式的小組合作閱讀學習情境,以激發學生自主閱讀、自主探究的熱情。
首先,筆者在閱讀前組織學生成立合作閱讀學習小組,并為學生布置一些自主探究的內容,如生字、詞語的自主學習,并就相關詞語(如仰望等)的內涵加以合理解釋。其次,筆者還會為學生布置一些討論性的小話題——如你們會如何描寫主人公“難過心情”等等。當各小組完成相關的任務之后,筆者則會為各小組創設一個知識交流、分享的情境,并由各學習小組組長結合組內閱讀理解情況,對列寧、男孩、灰雀的情感變化及文章內涵加以匯總、分享。這樣的“開放式”探究教學,既會加深學生對文章內涵的理解程度,也會進一步提高學生知識交流與分享的熱情[3]。
三、高度開放,實現特色閱讀“教”“學”
開放式教學模式的主要理論就是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其最終目的就是為學生創造一個自主學習與實踐的環境,在彰顯“學生主體性”的現代教育理念基礎上,真正提升教學有效性。小學生生性活潑、愛動、展示欲強,因此,教師則可以結合學情實施“高度開放”的閱讀教學。
如在《獅子與鹿》的閱讀教學時,筆者會在學生完成閱讀學習之后,引導、鼓勵學生對文章內容進行自主的分析與“質疑”,并為學生創設一個高度開放的閱讀、學習、交流的環境,使學生能夠在閱讀之余,進行拓展式、自由式的閱讀與學習。如筆者會引導學生就“如果鹿沒有角,會有怎樣的結果?”“如果鹿也擁有獅子的力量,會有怎樣的結果?”“如果沒有了獅子,又會有怎樣的結果?”等等。諸如此類的高度開放問題,往往會有效放大學生的思維意識,使之能夠自主地帶著問題進行閱讀,這對培養、提高學生閱讀質量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同時,筆者還會組織、鼓勵學生大膽地將自己在閱讀中形成的問題、理解等加以交流、分享,使學生能夠在知識、思想的碰撞之中完成對文章內涵的理解或思辨,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將開放式教學模式應用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既符合學生閱讀學習特點與學習規律,還可以有效地激發他們的閱讀學習興趣,使之在各種“開放性”學習環境下,不斷進行思維訓練,使之不斷運用既有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進而促使學生在開放式的學習與實踐過程中,不斷進行新、舊知識的反復建構,最終實現提高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朱慧琴.開放式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學周刊,2012(11).
[2]龔敏.體驗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讀與寫,2018(11).
[3]張玲.小學語文主題式閱讀教學設計研究[J].學周刊,2018(35).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