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芳
摘 要:現代很多農村的學生父母外出打工,孩子都是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沒有人督促學習,尤其是英語學習。如果在學習英語的時候,沒有專業的輔導,那么孩子根本無法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也不能進行良好的英語閱讀習慣。現代很多農村英語教師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對怎樣培養初中英語閱讀習慣培養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關鍵詞:農村英語;閱讀習慣;培養
在農村初中,孩子們只是上課的時候聽講,回到家之后,沒有一定的語言環境,也沒有學習的資源。如果遇到學習上的難題,孩子也是不能得到父母的幫助,這樣大大影響了孩子對英語的學習。
一、存在問題
1.閱讀面較為狹窄,內容單一
生活在農村的孩子不如城里的學生,他們沒有先進的網絡資源,也沒有專業教師指導。回到家里也就是做課后練習題和老師發的閱讀材料。有時候,他們也會利用手機或者電腦看看英語電影或者收聽英語廣播等。他們唯一能學習的資料,就是拿起課本一遍遍朗讀。但是,我們知道對于英語的學習,只靠課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很多英語試題中,涉及的知識和單詞都遠遠超越了課本知識。如果我們在課下的學習中,不能很好地進行廣泛的學習和吸收課外資料,那么,想提高英語成績,簡直是天方夜譚。
2.閱讀量少,時間短
英語上課的時間是固定的45分鐘,教師在課上除了講課之外,沒有時間讓學生進行朗讀。在課堂上,教師除了要講課外,還要組織學生練習,一堂課下來基本上時間是非常緊張的。甚至有的教師嫌時間不夠用,有時候內容較多的時候,還會延長時間。如果要是讓學生課下去閱讀,學生也是沒有時間,因為中學的作業很多,學生課下還要學習語文、數學以及史、地、政各個學科。在課下學習英語的時候,學生沒有了老師的指導,學生根本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該干什么。
二、閱讀習慣的培養策略
1.閱讀材料的選擇
學生對閱讀材料是否感興趣,取決于閱讀材料的難易程度,如果閱讀材料太過于簡單,他們就會覺得無趣,沒有一定的挑戰性。如果閱讀材料知識較深,有一些新的單詞不認識,他們就會覺得超出了自己的能力,就會知難而退。另一方面,閱讀材料的內容較深,在選擇的時候要充分考慮到初中孩子的年齡特點,內容適合他們年齡段,而且內容多一些趣味性的故事和笑話,這樣更能激發他們的興趣。
2.教學生學會質疑
教師把文章交給學生,就不要以為可以坐視不管了。在閱讀之前,教師要精心設計閱讀問題,讓學生一邊閱讀,一邊思考。讓學生多思考、敢于質疑的思想,讓學生在閱讀中大膽提出自己的見解,要學會質疑。
3.經常查閱資料
對于初中生來說,學習英語的工具就是查英漢字典或者利用手機查詢。在學生閱讀的時候,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查閱工具書,有時候英語單詞比較專業,也有很多種解釋。這個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多查閱相關的資料,幫助他們理解文章的意思。經常查字典可以增加詞匯量,還可以拓展他們的知識,對于以后英語的學習是非常有利的。
4.與同伴交流
同一篇文章,不同的人讀,會有不同的感悟和想法。教師可以定期組織一些閱讀交流活動。讓學生在閱讀的時候,分享自己讀的刊物和內容,說一說自己的思想,說讀書的感悟和心得體會。這樣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激發他們閱讀的興趣,還能與同伴分享帶來的快樂。
總之,在初中英語學習階段,教師要讓養成閱讀的習慣,選擇一些適合學習讀的刊物和文章,多組織閱讀交流會。讓學生之間多互動和交流,探討讀書心得,同學之間才能互相學習和促進閱讀學習。只有教師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多引導學生閱讀,才能讓學生養成英語閱讀的習慣,也為提高英語成績打下了良好的
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麗敏.初中英語教學方法之我見[J].教育學文摘,2014(2).
[2]程文智.怎樣在英語教學中進行閱讀教學[J].科學教育前沿,2016(8).
[3]劉曉靜.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J].校園英語,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