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強
摘 要:以生為本是構建自主性地理課堂的指導思想和基本理念,也是提升學生地理素養的基礎。也就是說,一線教師要立足于生本,通過恰當活動的組織以及應用來構建出自主性的地理課堂,以為學生學習效率的大幅度提高打好基礎。因此,就從前置作業的設計、課內活動的組織以及課后思考的應用三個方面入手來有效落實生本理念,進而使學生在自主性的地理課堂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關鍵詞:生本;自主性;初中地理;前置作業;課內活動;課后思考
生本是相對于師本而言的,所謂的生本就是以學生的發展為中心,立足于學生發展的一種現代教育理念,所以,在構建自主性的地理課堂中,有效率地落實這一理念是根本,也是基礎。但是,長期以來的地理課堂因學科自身的原因、應試教育的原因等并沒有真正落實這一理念,也導致學生缺少自主學習意識。因此,為了做好改變,我們可以將生本理念與地理課堂的前置作業、課內活動以及課后思考三個方面結合在一起,通過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來確保高效課堂順利實現。
一、前置作業:生本
所謂的前置作業是指課前預習作業,是聯系課內外的橋梁,而且,也是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有效落實生本理念的關鍵。所以,教師要通過有效設計前置性作業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而為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作出貢獻。
例如:在教學《氣溫的變化與分布》這部分內容時,我向學生布置了下面幾項前置性作業,如:
(1)平均氣溫是
(2)氣溫日變化是
(3)氣溫的分布情況概述
(4)從等溫線的疏密程度上看,1月和7月的氣溫有什么差別?
……
在課前組織學生帶著這些問題進行思考與探究,以幫助學生對這部分知識有初步以及整體上的認識,而且,學生在完成前置性作業的過程中也能將生本理念有效進行落實,這對學生的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自主性地理課堂的構建中,教師要充分發揮前置性作業的價值,要鼓勵學生自主對教材內容進行學習,以促使學生能夠在“做好準備”的情況下進入到課堂活動當中,而且,這樣的過程對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和提高也有著積極的作用。
二、課內活動:生本
課內活動落實生本是指教師要做好思想轉變工作以及課堂引導工作,要幫助學生樹立起自主學習地理知識的意識,進而使學生在教師組織的課堂活動中真正將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與實際課堂活動的應用結合在一起。所以,在生本理念下,教師要結合所要教授的內容,通過恰當教學方法的選擇和應用,通過多種課堂活動的組織和應用來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進而使學生確保學生在自主參與的地理課堂中提升素養。
例如:在教學《“東方明珠”——香港和澳門》時,為了讓學生在生本課堂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更為了鍛煉學生自主搜集信息的能力,我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下自己搜集有關香港和澳門的相關知識,在導入課時選擇一兩名學生說一說自己對香港和澳門的認識,之后,順利將學生過渡到正文的學習當中,接著,自主學習,并說一說什么是一國兩制政策?港澳與祖國內地之間的聯系?了解祖國內地與香港之間的經濟聯系?等等,組織學生自主結合教材知識嘗試對這些與港澳有關的問題進行交流,同時,說出各自的觀點。可見,在這樣的課內活動中,學生自主搜集資料、自主學習教材內容、自主嘗試對相關問題進行解答,這樣一來落實了生本理念,二來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三來也確保了本節課相關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進而也能推動學生形成基本的地理素養。
三、課后思考:生本
課后思考是為了檢驗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但是,在以往我們通常會讓學生去完成大量的練習題來達到預期的效果,可這就造成了一些學生感覺課業壓力大,學習自主性以及積極性也會降低。所以,為了有效落實生本理念,我們要對相關的課后思考問題以及練習的問題進行精選,以確保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問題解答中形成自主學習意識。
例如:在教學第七章的《自然特征與農業》時,為了落實生本理念,在課后思考時,我組織學生對下面幾道練習題進行了思
考,如:
(1)南方地區地跨我國地勢的( )
A.第三級階梯 B.第二三級階梯
C.第一二級階梯 D.第二級階梯
(2)下列屬于南方地區商品糧地的是( )
A.華北平原 B.江漢平原
C.松嫩平原 D.三江平原
……
對于這些課后思考的練習題學生要自主完成,小組成員要交流每道試題考查的都是哪些知識點,并進行相關問題的解析,最后,針對歸納后的問題,我在根據學生的答題情況以及整個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和點撥,以確保學生在自己思考、互相交流、互相修改的過程中掌握知識。
總之,地理教師要做好教材內容的研究,要通過組織恰當的活動來有效地將生本教育教學理念與地理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結合在一起,進而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獨立思考問題以及小組合作交流中掌握知識,提升能力,最終,真正確保自主性初中地理課堂的順利實現。
參考文獻:
[1]王麗媛.生本課堂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實踐[J].求知導刊,2016(5):110.
[2]孫語桐.基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初中地理課堂實施[J].課程教育研究,2015(17):172-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