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桂蘭
摘 要:隨著近幾年來我國對教育事業的大力改革和發展,學生的多元化發展越來越得到社會各界的普遍認可和廣泛關注。從多元智能理論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來進行分析,探討它所帶來的好處。
關鍵詞:多元智能理論;化學教學;應用
一、多元智能理論的概念
多元智能理論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來的,并且在他相關的著作當中都有所闡述。按照他的觀點,他認為智力的發展并不是一種個體的發展,是不能夠預測個體的未來的人類的智能是多元化而非單一的。具體來說就是每一個學生都作為一個個體存在,在智能方面有著很大的差異,而正是這種種的智能差異組合成為不同的表現形式。對于這種理論的提出,這與我國近幾年來所倡導的新課改的目標是有著許多相同之處的。
二、多元智能理論與化學教學策略
1.通過前面我們對加德納提出多元智能這個概念的觀點可以認識到,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個性以及不同的發展基礎,那么不同學生的不同發展必然會組成課堂上的多種智能并存。所以教師應當對學生每個個體不同的發展以及學生所表現出來的不同智能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多元智能理論為我們的教學提供了一個全新的教學發展模式,它使我們充分認識到世界是多元化的,能夠幫助我們對教學方法進行進一步的改革,從而也拓寬了相應的范圍。使每一個學生所具有的智能都能夠得到充分的重視和發展,從而能夠更好地激發他們的潛能,以促進每個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2.根據加德納的理論,他認為在學習某些科目的時候,有些學生學得就非常優秀,而有些學生則會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其中的原因就是學習比較困難的那部分學生在對學習內容的接受方式以及教學方式等方面與他們自身所具有的認知和風格產生了矛盾。所以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當盡量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能夠根據自身的認知去接受不同的教學方式,從而來增強自己的學習能力。
3.教師可以根據多元智能理論來組織不同的教學方式,比如教師可以組織一些學生的團體教學活動來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風格,而多元智能理論也正是為學生的這一教學改革提供了相應的理論基礎。這對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有著非常大的促進作用。
三、多元智能理論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1.在具體的化學教學當中運用多元智能理論的實例,首先我們可以以生石灰的制取來進行實際應用。我們在學習生石灰的制取這一教學環節的時候,就可以采取多元智能理論來進行相應的教學環節設計。比如我們可以采用古詩詞的方式來融入生石灰的制取這一學習環節當中。可以將《石灰吟》這一首古詩詞巧妙地運用到化學教學環節當中,以詩詞當中的語句來進行生石灰化學反應變化的相應描述和聯想。在詩句當中第一句所說的“千錘萬鑿出深山”這句話描述的就是石灰石在開采過程當中的物理變化,再通過第二句“烈火焚燒若等閑”來反映在高溫下石灰石變成生石灰的化學反應。以此類推相應的詩句來進行生石灰化學反應的變化描述,這樣將教學效果引入課堂當中,就很容易使學生感受到學習所帶來的樂趣,能夠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對化學課程有一個全新的認識和了解。
2.再比如我們在化學課程當中進行原子結構這一課程學習的時候,如果單純進行原子結構的講解,學生可能會產生比較枯燥厭學的情緒,認為這樣的化學課程學習是非常無趣的。那么我們引入多元智能理論來進行相應的原子結構講解,教師可以圍繞原子結構這一歷史背景來進行一些化學故事的引入,將一些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化學史上的故事帶到教學當中。比如教師在講解原子結構之前,可以先為學生講解一些古希臘科學家對原子的探索歷史,以及一直到近代科學家對原子進行了深層次的研究和探索,讓學生在聽取故事的同時充分了解到原子的發展歷程。并且老師在講解故事的同時還可以拿出一些模型,讓學生在進行觀察模型的過程當中有更直觀的視覺體驗。尤其是對于一些元素名稱來說,如果讓學生進行單純的記憶是非常枯燥乏味的,這時候老師就可以將一些諧音或者是與之相似的詞句教給大家,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快的朗讀過程中輕易地將這些元素的名稱記住。
3.在化學教學當中引入多元智能理論體系,可以讓學生通過寫日志的方式來進一步促進學生的多元智能的發展。寫日志的方式主要就是為了開發出學生的內省智能以及言語智能,讓學生能夠將自己所學習以及經歷過的過程以科學日志的方式記錄下來,以便學生之后的反思。對于這種日志的寫作,它并不等同于傳統的實驗報告,這種日志更注重的是學生對事實和程序的認知和了解,讓學生有一個對概念科學的認識過程和方法,從而來提高學生的內省智能。
總而言之,將多元智能理論與化學教學充分融合起來,不僅能夠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而且在課堂教學效率方面也會得到非常大的提高,讓學生能夠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也會讓未來的教學有一個更加明確的指導方向。
參考文獻:
[1]高明,金露霞.化學課堂教學中多元智能與學習風格的整合:以蘇教版《化學反應速率》一課為例[J].中學教學參考,2016(5).
[2]江鴻燕,黃都,梁彩勝.多元智能理論在化學教學中的運用:以教學《生活中兩種常見的有機物——乙醇》為例[J].廣西教育,2013(30).
[3]蘇香妹.多元智能理念下化學課堂教學設計的思考[A].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二)[C],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