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般來說,學生的興趣決定著學習的質量與效率。因此,要想提高數學教學質量,就應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培養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其學習的積極性。基于此,分析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游戲化;教學模式;初中教學;數學;應用
在新課程改革后,傳統的教學的模式不斷被取代,各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被應用在教學中。其中,將游戲教學法應用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吸引了更多的學生參與到數學課堂教學中。
一、創設教學情境
契合教學內容且具有趣味性教學情境的應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和數學課堂的參與度,而且還可以增加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因此,教師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應重視對情境教學法的應用,根據相應的教學內容創設具有趣味性的教學情境,選擇適合的教學資源作為教學素材,吸引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的關注度,使其可以積極參與到知識學習環節中。比如,在初中數學中“相似三角形”知識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創設相應的教學情境,這樣不僅可以加強學生對三角形知識的進一步了解,而且還可以提高對相似三角形的學習興趣。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教師可以先準備兩個大小不同,但三個角度完全相同的相似三角形,先讓學生進行觀察,找出兩個三角形的不同之處,再找出兩者的相同之處,適時引入相似三角形的概念,加強學生對相關概念的了解。然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相關的課堂活動,讓學生根據相識三角形的概念和定理等,制作相似三角形模型,或者是帶領學生觀看相應的情境演練過程,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互動中,逐漸提高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
二、加強課堂師生互動
新課程改革后,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成為主導者,這對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有著重要幫助,同時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地位,還可以加強師生間的互動率,激發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比如在學習“三角形內角”相關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在課堂中以平等的方式,加強與學生間的互動交流。在此過程中,首先教師可以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安排兩名學生分別代表三角形其中的兩個角,可以是直角、銳角或鈍角三者中的任意兩者,然后由教師自身來充當第三個角,然后由兩名學生分別匯報自己的度數,讓其他學生判斷這兩名學生匯報的度數是否合理;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情況,以及代表兩個角學生匯報的度數,說出一個度數,并讓其他學生判斷這一度數是否正確,或者是讓其他學生根據兩個學生匯報的度數,計算教師代表的度數。通過課堂活動,不僅可以活躍課堂教學氛圍,提高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而且還可以提高學生對相應知識的應用能力。
三、數學知識學習中引入游戲
(一)將游戲引入數學概念教學中
數學概念是數學教學環節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學生學習數學有著促進作用,學生在學習相關的概念后,可以借助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判斷、思考和解決數學方面的問題。但數學概念相對于很多的數學知識而言,不僅缺乏趣味性,而且還存在一定的學習難度。這種情況下,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將游戲教學法引入到數學概念的學習中。比如,在學習“概率”有關的概念時,教師就可以利用“投骰子”的課堂教學游戲活動,以此來提高學生對概念方面內容的理解程度。首先,教師可以利用關于骰子的話題,引發學生對骰子游戲的關注度,設計一些問題,如:骰子有什么用途?很多學生都會根據主觀印象,回答骰子是用來賭博的,此時教師再引入骰子的另一個用途,并且告知與數學密切相關,學生就會感到疑惑,進而可以調動其學習欲望。然后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進行關于概率知識方面的游戲,對此,可以激發學生對相關內容的學習,又可以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知識學習的積極性。
(二)將定理教學引入到游戲中
初中階段的數學教學中,存在很多的定理知識,尤其是幾何教學中,幾何定理的內容極多。如果學生可以在學習中掌握這些定理,既可以加深對相關數學內容的理解程度,又可以增強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比如在學習“三角形的內角和等于180°”這一定理時,教師就可以設置相應的數學游戲。首先準備一些剪紙,讓學生制作三角形,然后學生減掉其中的兩個角,并將這兩個角與第三個角拼接到一起,最后,進行觀察測量,驗證這一定理[2]。
總而言之,應教育事業發展和社會建設人才的需求,教師在教學中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應用各種新型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其在學習環節中的主觀能動性,進而提高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為學生今后的成長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汪發琴.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青海教育,2018(5):40.
[2]馬蘭蘭.淺談游戲化教學模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2018(12):95-96.
作者簡介:徐敏敏(1985—),女,漢族,籍貫:湖北咸寧,研究方向:初中數學課題或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