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偉
摘 要:因受到民族文化和區域文化等各種因素影響,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語言水平并不高,特別是農村地區學生,語文水平及語文素養大多偏低。因此,探究少數民族地區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是相關人士探究的重要課題。基于此,闡述了語文素養的作用,對少數民族提高中學生語文素養的策略進行探討。
關鍵詞:少數民族地區;語文素養;策略
在語文課程中,語文素養是以語文能力作為核心的素養,主要包含語言積累、語文知識、學習語文的習慣和方法等,對初中學生而言非常關鍵。一直以來,教育部門都將少數民族教育作為重點,特別是語文教學。近年來,國家也出臺各種相關法律文件,但從實況來看,少數民族語文教學依然存在各種問題,始終無法達到語文素養培養目標。因此,探究少數民族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具有教育價值。
一、語文素養的作用
語文素養對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主要體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一)拓展視野,培養健康人格
語文作品蘊含的畫面幾乎遍及人們生活的各個領域,其內容與社會生活密切相關。語文對人性塑造及社會的影響不言而喻。語文作品表現出高尚的理想,高度社會責任感及真善美的心靈,必然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人格。語文的教化作用超越任何一門學科,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及心理等各種素質,有效塑造學生的健康人格。
(二)通過積淀,加強文化底蘊
學生語文素養的高低取決于對語文知識的積淀厚實度。當學生語文積淀到一定程度,就會在學生身上形成一種個性化的文化底蘊。如今語文教學中,不斷拋棄傳統的教學方法,強調理解,加強學生廣泛閱讀,有效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和文學素養,增強學生文化底蘊。
(三)培養思維,提升審美能力
文學欣賞是語文素養的體現,更是一種審美認知活動,遵循感性認識與理性認知規律。學生通過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玩味,逐漸培養怡情養性的思想認識與審美享受。按照這種規律培養學生思維,就能引導學生自主認識美,有效提高學生審美能力。
二、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策略探討
從前面分析來看,語文素養對培養初中學生綜合素質非常重要。但是少數民族地區學生在各種因素影響下,語文素養提升效果不明顯,怎樣才能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呢?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對提高學生語文素養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加強民族知識融合,培養語文素養
在少數民族地區開展語文教學,其意義就是要發揮其極強的教育功能。不但能夠培養與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培養學生創新思維,激發學生熱愛語言文字。少數民族地區教育部門應該結合教學現狀,可將語文教學實況與當地民族特色相結合,從而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水平。比如在教授《故都的秋》文章時,教師講解完基礎知識后,可安排學生自由思考:大家身邊的秋天有什么樣子,與文章中的秋天有哪些不同,在秋季有哪些節日或者活動等。通過這種方式,不但能夠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將語文知識與本地文化特色結合起來,提高初中生的語文素養。
(二)拓展知識渠道,培養語文素養
因初中語文教材中涉及各民族文化的知識并不多,學生知識結構比較單一,自然提升語文素養比較慢。對于這種現象,必須要采用有效措施進行化解。
首先,教師應鼓勵初中學生課余時間拓展獲取知識的渠道,加強學生對其他民族文化和語言的了解。少數民族地區的初中學生,獲取知識的常用途徑就是教師與課堂,就需要引導學生了解外界知識,豐富自身的知識體系,自然就能提高語文素養。
其次,學校應該加強獲取知識渠道的開發;學校與教師應定期帶著學生到其他學校或請其他學校學生來校進行文化交流,有效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和語文思維能力,豐富初中生的語文素養。
(三)改善教法,提高培養素養的效率
從當前少數民族地區中學來看,一個重要問題就是教師的教法比較陳舊。許多教師依然采用傳統教學模式,這種“填鴨式”教學已經無法滿足新課改需求,無法激發學生學習激情,無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自然語文素養就不高。在教學課堂上,教師是承擔教學任務的主導者,教學方式對教與學具有重要影響。因此,學校應該加強教師隊伍培訓,組織教師學習新的教學理念,對教學水平較高的教師應給予一定獎勵。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必須要高度關注學生學習語文知識能力,有針對性地選擇教法,比如微課教學法、翻轉課堂教學、小組探討等各種方法,才能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四)提高教學效率,加強學生自身培養
少數民族初中教師要提高學生語文素養,不但要改進教學方法,還必須要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當然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常用方法就是營造輕松和諧的氛圍,讓學生放開心情投入到課堂中。比如在《林黛玉進賈府》教學時,文章中有大量語句闡述寶釵的行為和語言,這些行為和語言是否與禮儀相符?教師可組織學生自由討論,依據各民族的不同習俗與禮儀習慣展開討論,最后發表自我觀點。在討論過程中,學生不但能夠了解到本民族與其他各民族文化間的差異,還能鍛煉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有效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
總而言之,少數民族地區教師要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就應該結合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教學內容合理選擇教法,引導學生將語文知識融會貫通,從而達到真正提高語文素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徐光華.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策略[J].中國民族教育,2013(4).
[2]白玫.試論提高少數民族學生語文素養的策略[J].課外語文,2016(8).
[3]黃先貴.新課標下少數民族地區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探討[J].魅力中國,201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