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文元
摘 要:關公傳奇的一生和崇高的人格,在民間信仰中已經神化。關羽的文化核心和價值表現為忠義仁勇禮智信,其深厚內涵在當今文化傳播中,不但促進文化發揚光大,同時也凝聚了中華5000年文明結晶,促進文化產業的拉動,使得經濟得到了快速推進。不同國籍、族群、地域的群體對于關公文化都予以了信仰的支撐,甚至成為全球華人的精神追求。作為傳統的文化現象,關公文化包含了不同特定時期和社會政治形態下的恒常價值,對關公文化的發揚與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有異曲同工之處。運用好關公文化傳播的力量,不但能夠使得鄰邦和睦,同時對內也能起到整合和凝聚作用。
關鍵詞:關公文化;對外傳播;策略研究
了解關公文化,可以開展國際性的文化交流,甚至可以進行國際對話,這一神奇的文化現象,不僅是文化的集成,也是傳揚。因當前我國走向世界,讓世界了解中華文化的發展過程中,將關公文化加以發揚光大,以關公文化的傳播的策略作為突破,進行中華當代文明的傳播,使得全球都能對關公文化的新價值核心作用予以了解。
1 關公文化內核
文化是民族的血脈,是人民的精神家園。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層、更持久的力量。中華文化獨一無二的理念、智慧、氣度、神韻,增添了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內心深處的自信和自豪。”以仁、義、忠、信、勇為主旨的關公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的集中體現。關公是宋元以后儒、道、佛和民間社會最普遍的信仰之一。武圣關公廟和關帝廟遍及華夏大地,關公文化也隨著華人遷移的腳步在全世界廣泛傳播。對關公的祭祀,從修建關帝廟到在餐館、醫館等生意場所,甚至住家中設立牌位供奉,形成了海內外華人特有的廟會文化、戲曲文化和商業文化。愛國以忠、愛人以仁、以義取利,以勇精進和講信修睦的關公精神,已成為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標志,也必將成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內在動力,并將成為人類文明和平與發展的重要源泉[1]。關公文化所崇尚的仁、義、忠、信、勇作為中華民族傳統的一種集中體現,也是世界研究中國歷史和中國文化的重要課題。我們舉辦本屆關公文化論壇,就是要弘揚關公文化精神,推動現代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
2 關公文化對外傳播策略
1)在關公文化對外傳播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將文化倫理與道德中傳統文化結合在一起,就能形成文化旅游的內核。通過歷史沉淀和時代變革,關公的形象已經演化為人們心目中的道德楷模,從民間上升到社會各階層,從人異化為神,這說明關公的精神道德是受到人們的推崇和信仰的[2]。
在核心價值觀不斷引進的今天,推行關公文化是符合道德標準,也是值得弘揚的。進行觀光文化對外傳播,首先要考慮觀光文化的內核,怎樣進行傳播傳播什么?采取什么樣的策略?根據當前我國關于世界文化在綜合國力競爭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相關界定。當今世界正處在大變革大發展調大調整時期,國家文化軟實力和中國文化國際影響力要求都日益緊迫,著眼于中華傳統文化走向世界,提高中華文化國際軟實力,并不是簡單的說說就可以完成的。中國對外文化傳播必須要采用與當代社會相適應的,與現代文明相協調的,并且具有時代需求和民族特色的渠道,進行中國文化的發展和繁榮,也要與我國的經濟的發展密不可分。
因此搞好對外文化傳播,必須以強大經濟實力為基礎,通過文化產業的發展,促進經濟結構的轉型。因此進行關公文化的對外傳播,要以文化創新為動力,以現代科技為支撐,最終弘揚關公文化中優秀的一面。首先以時尚元素點燃中國文化。關公文化是長期積累而成的,因此文化元素應該是點點滴滴具有文化元素的各項代表事物。而時尚的中國元素是中國文化的識別符號和品牌。在中國傳統文化和時代潮流結合上,展現出關公文化的象征和表現形式,是進行觀光文化傳播的策略之一[3]。
這些時尚元素既要蘊含關公文化的風格和精神內涵,又要具有時尚的元素,能夠吸引住世界的眼球。文化傳播往往是采用傳遞擴散,遷移等現象,進行文化資源和文化信息的流變互動和重組的。在人類社會化的過程中,傳播者與讀者的解碼要有一個互相闡釋的過程。因此關公文化的傳播就要通過文化交往來實現創造性的精神活動交流。例如采用戲曲圖案繪畫,針織瓷器武術等具有中華中國文化元素的方式,通過電影創作廣告創意服裝設計等等進行體現,就能打造出高端品牌的具有關公文化傳統氣質的產品,并且為產品帶來很高的附加值。
3)無論是哪個品牌,如果是被關公文化元素所利用,能夠將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到設計中,都將在世界舞臺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新型的市場事實上的擁有全球風格設計和流行文化元素,元素的設計方能成為世界的寵兒。第二,推進關公文化傳播需要打通文化傳播的路徑。任何文化的傳播都需要世界的通道予以打開,就像群體語言習慣已經成為人們理解社會的方式,運用某種方式去聽去看去體驗,方能讓人們接納文化傳播的路徑,可以是通過人的傳播,也可以是通過產品的傳播,或者是文化項目的傳播[4]。
4)各地區的人們對關公這一文化都是有所了解的。通過文化交流合作,建立起文化關公文化協作會全球研究會等方式,通過學習交流等模式,讓世界了解中國的關公文化,同時通過走出去,受到世界各地的歡迎,才能開展各種關公文化主題活動內容,并且可以設立關公文化推廣機構。在推廣和傳播中,將觀光文化加以發揚光大。將關公文化理念作為文化傳播的核心,是進行關公文化傳播的第三種方式。在傳播中,通過人們對于關公文化的認同,對于關公文化禮、義、信等核心內容的理解,使得關公文化的思想能夠在全球找到普適性,將人類精神文化理念與關公文化的理念加以契合。
3 關公文化傳播策略的應用
在塑造關公文化規模性產業,促進我國經濟轉型,以文化牌中的王牌進行關公文化對外傳播的典型案例,以山西運城為例,在進行關公文化打造的理念,發揚關公文化價值,山東運城已經擁有了頗具規模的文化產業,在山西省的經濟轉型過程中打出了關公文化這一章。
文旅品牌的打造:從上世紀90年代,關公的故里運城就開始搭建以關公文化為主格局的文化經濟平臺。憑借關公在海內外的廣泛影響,走發展經濟的新路。首先,成立關公研究會,對解州關廟的文化古跡籌措資金加以修繕,推出關公文化園關公文化展覽等項目。這些項目在投資上頗具規模,占地面積廣,而且向世界征集有關關公的文物藝術品等設置展覽是運用多媒體現代化網絡技術向觀眾講述關公故事。另外通過建立文化發展基金會,要求邀請知名專家創建以關公傳奇人生為題材的大型舞臺劇,在關公文化園進行常年的演出,邀請海內外的華人組織共同參加關公文化促進會舉辦的關公戲劇節,關公文化全球行等項目,同時聯合大眾媒體展開合作,形成一個完整的文化產業鏈。
運城的文化傳播甚至發展到了當地的交通業和服務業,對于當地經濟拉動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通過向世界人民展示觀光文化,實現了文化和經濟的雙贏。為山西省經濟轉型,促進旅游文化,提供了非常好的例子,進一步讓世界了解山西,讓世界關注陜西。
4 結語
在歐美國家,從文化到產業創造力,都是進行了一個長期的發展歷程的。因此反觀關公文化的傳播,如何塑造中國傳統文化形象,如何將這一優秀傳統文化體現中國的元素?例如拍攝被世界關注的中國電影,可以更好地展現關公文化中的符號元素場景,通過獵奇性和夸張性吸引世界人的眼球,達到塑造關公形象,提升文化軟實力的目的。隨著文化產業的發展,更多的文化產品和服務通過文化傳播渠道走向了世界,實現了文化和經濟效益雙贏。我們需要與有更多的特色產品作為關公文化傳播的依托,借鑒國內外文化傳播先進經驗,強化交流,采用文化貿易和文化外交的方式,開創關公文化對外交流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四川大誠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后澆帶施工結構:中國,CN201811055407.9[P].2018-12-18.
[2]張瑞華.關于后澆帶施工技術在房建施工中的應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9,9(1):154-155.
[3]陳大健,朱后偉.建筑施工中后澆帶施工技術的實踐探索[J].建筑與裝飾,2019,(1):150,152.
[4]劉禹.房建施工中的后澆帶施工技術應用探討[J].大科技,2018,(36):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