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禮斌
摘 要:在教育發展速度不斷提升的今天,教學方式相較于舊有的方式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方式也同樣有著重大的革新。舊有的死讀書、讀死書的方式已經逐漸被新的教學方式所替代,老師在課堂上積極帶動學生進行思考,學生可以積極與老師進行互動。但是學習成績卻沒有更顯著的提升,教學的成果也并不多,雖然課堂積極性提升了,但是學習效率低下。針對小學數學的課堂效率進行討論及探討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教學有效性
課堂有效性直接關系到學生學習質量的要點,只有輕松愉快且高效率的課堂才能真正地讓學生獲得數學能力的提升。因此怎樣提升課堂的有效性是目前教學中的首要任務。以下我們就針對怎樣調整教學方式提升數學教學質量進行探討。
一、提升教學有效性所需考慮的方面
1.注重達成目的的有效性
教學過程中有著不同的教學目標,整本教材有一個總目標,而每一章又有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師在講解每章每一小節內容時,需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而明確的教學目標前提是老師要對這一節課程的容量有一個明確的預估,根據班級同學平時的知識接受程度以及課程的推進速度作為參考進行備課,要講授的知識提前準備完畢,盡量讓每一節課設定的教學目標能夠正常完成,不讓問題留到下一節課,這樣就可以保證知識的完整程度,并且學生也可以在當堂課就消化掉所學的知識,課后只需要做好復習鞏固就不會產生疑難問題的堆積而造成惡性循環。
2.提升學習過程的有效性
想讓課堂變得有效率就要讓學生接受并且理解老師所講的知識。數學的學習是需要理解和邏輯思維能力并存的,因此在教學方面是需要靈活變通的。在講授新知識之前的這段時間里,教師讓學生從課間實踐過渡過來,因為有很多的學生注意力還沒集中投入到上課的氛圍中來,如果立即開始上課,那么這幾分鐘的實踐基本就是浪費掉了,是無效的講授。因此,在開始上課之前可以先對本節課所要講述的內容用一些輕松的方式進行引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集中注意力進入學習狀態,這樣就能有效地利用這幾分鐘的時間。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也要為學生創造數學思考環境,讓學生可以在立體形象的空間里進行數學思考,因為小學生的思維模式對具體的事物非常敏感,而對于抽象的知識并不能很快理解,這種結合實際的課堂模式能夠很大限度地提升學習效率。
3.改變學習方式的有效性
在傳統教學中,學生更多的是被動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而老師也針對書本,圍繞書本進行一系列的講解。這種單方面教學不僅讓學習變得枯燥乏味,而且還抑制了小學生富有創造力的思維。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書本,并且真正帶領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動手實踐與書本知識相結合,引導學生進行快速有效地學習。并且在教學中老師可以采取小組討論的模式,將全班的學生分為多個小組,在提出數學問題時,讓每個小組的學生進行數學問題的探討。在小組活動中學生可以自由發表自己的看法,將每個人的看法綜合起來得到一個最優秀的答案,并且在小組討論后又可以綜合每一個小組的看法,找出解決問題的最有效方式,這樣不僅可以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以及信息表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在學生討論之后學生會對問題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最后老師進行總結講述時學生會更容易了解并有效地進行消化吸收,進一步提高數學知識水平。
二、注重培養教學方式,提升教學有效性
1.教學中深入探究數學問題,杜絕浮于表面的教學
有效的教學方式是要求學生能夠真正地理解教師在課上所講授內容,但是在教學中有很多時候學生都只看到表面,而沒有進行深入學習。可能有的時候并不是學生自身不想學習,而是在課堂上教師只針對了一種題型進行講解,在綜合情況下的習題中,學生就不能將題目抽絲剝繭,抽離出其中的基本問題,也就導致了學生的解題出現困難。這也就體現出了作為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深入探究,不可學會一種方法就只了解一種解題形式。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進行實踐操作,也可以在教學中多給學生提出幾個典型的例題讓學生進行解答,這樣各種題型都嘗試過后就能夠在自行解題的過程中更加游刃有余。
2.有效進行課堂評價,提升課堂整體效果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切記不可只重視學生的成績,而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過程。因為不同的學生學習和接受知識的能力是不同的,單一的注重成績會讓努力學習而接受能力較差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受到打擊。如果這樣的情況發生是非常危險的。所以教師要進行有效的課堂評價,正確地看待每一個學生,深入到學生中間,對于努力的學生要及時給予幫助,并且鼓勵其繼續努力鉆研;對于成績優秀的學生要給予肯定繼續努力。這種有效的課堂評價可以正確地評價學生的學習水平,讓學生正確地認識到自己的學習水平,建立正確的學習觀念,并且可以拉近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讓學生和老師在學生生活中更加親近,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習的有效性,提高教學水平。
三、總結
總之,小學階段學生的數學教學是非常重要的,老師要在課堂的有限時間內最大限度讓學生理解講授的所有內容,并且教師也要有正確的教學方式,采取有效的教學手段,不斷地提升自身綜合素質。在課堂上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老師幫助學生正確理解數學知識,有效地提升數學教學質量,讓課堂更加高效、更有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文莉.淺談如何實現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 新課程(下),2011(6):84.
[2]雷祝慶.淺談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施策略[J].華夏教師,2015(12):95-96.
[3]李娟.淺談如何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學周刊,2012,29(2):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