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明君

【摘 要】本文分析翻轉課堂的優(yōu)勢和基本架構,從課前準備階段、課中實施階段、課后反思階段三個環(huán)節(jié)論述翻轉課堂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期發(fā)揮翻轉課堂的最大教學作用,構建英語高效課堂。
【關鍵詞】翻轉課堂 高中英語教學 應用 步驟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2B-0084-02
“翻轉課堂”,顧名思義,是將原有的、傳統(tǒng)的課堂進行形式和內容上的“翻轉”。翻轉課堂又叫“顛倒課堂”或“反轉課堂”,具有個性化與創(chuàng)新性的特征,其必須基于一定的網絡信息技術,以微視頻為學習載體,貫穿整個翻轉課堂教學始終,即學生依據(jù)教師提供的微視頻進行課前學習,并記錄自己的疑點、難點;課堂上教師幫助學生解決重難點問題,突破知識障礙;課后進行總結反思,促進教學相長。翻轉課堂與舊的英語教學模式相比優(yōu)勢明顯,在英語翻轉課堂教學中,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教師則成為輔助者、指導者、點撥者與促進者,師生的互動更為直接、明顯與高效,滿足了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學生更為自主、自由,實現(xiàn)了知識與能力的并重,符合新課改、素質教育、核心素養(yǎng)等對學生全面健康發(fā)展的基本要求,值得在教學中嘗試。
一、翻轉課堂基本架構
翻轉課堂的基本要素是學生自主、個性學習,教師指導、點撥、輔助。整個教學模式可歸納為“三階八步”,即三個主要的階段、八個基本的步驟(如表 1 所示)。其在具體的高中英語教學中應用,有必要根據(jù)以下的架構和步驟展開,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其教學優(yōu)勢。
二、翻轉課堂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一)課前準備階段
首先,制作視頻。這是課前準備階段的第一個步驟,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整個翻轉課堂的實施均要基于“視頻制作”。這里的視頻指的是微視頻制作。微視頻制作是為了方便學生自主、個性、智慧、高效地學習。微視頻制作應遵循長度適中、重難點凸顯、生動趣味、精簡干練、開門見山的特點,讓學生一目了然。另外,微視頻中可設置問題凸顯課本內容,直指教學目標,幫助學生理解。例如,在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 Unit 5 Music 的 Reading:The Band That Wasn't 部分的微視頻制作中,教師便可以設置以下問題:①What is the main content of the article?②How many bands are mentioned in the article?為學生指引閱讀方向。再者,還可以呈現(xiàn)長難句,如 Sometimes they may play to passers-by in the street or subway so that they can earn some extra money for themselves or to pay for their instruments. 讓學生分析句子結構、句式、語法,提高自學效率。為了配合微視頻,教師有必要設計課前導學案,輔助學生的微視頻學習。需要注意的是,微視頻的制作,要確保內容完整、結構清晰、知識系統(tǒng)性強。
其次,觀看微視頻。教師基于網絡技術以及所要講授的內容制作聲情并茂的微視頻,提前將微視頻發(fā)送到班級學習微信群、QQ 群等平臺上,讓學生進入網站自主下載、觀看、學習。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要合理、充分利用微視頻。一般可根據(jù)自己的英語學習水平,在觀看時適當進行暫停、重復等播放操作,直到對相關知識點有充分的認識與理解。若在觀看過程中,遇到難以解決的問題,一可記錄下來,拿到課堂上共同討論、解決,尋求教師幫助;二可提前在班級群里討論。
再次,完成微視頻或導學案中的練習題。在微視頻中,教師可能會布置練習題,特別是在輔助微視頻學習的導學案中,教師的自主預習練習題較多。學生在完成視頻學習后,也要認真完成預習練習題。如在 Music 單元 Reading:The Band That Wasn't 的導學案中,教師設計了關于閱讀部分重點詞匯的預習題:寫出詞匯的中文意思,并填空。如詞匯 pretend/band/musician 設計的題目為:①pretend:? ? ? ?;band:? ? ? ?;musician: ;②Have you ever wanted to be part of aas a famous singer or ?Do you sing karaoke andyou are a famous singer like Song Zuying or Liu Huan?學生完成預習后,對實在解決不了的問題,可進行標注,以便在課堂上討論。
最后,確定研究問題。這一步需要學生與教師共同來完成。對學生而言,可將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公布在微信群中,小組代表負責整理。對教師而言,一方面,總結微信群中學生提出的問題,選擇出具有代表性的問題記錄下來;另一方面,基于教學目標確定自己認為十分重要但學生并沒有提及的重難點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教師所確定的問題一定要具有代表性、可操作性,要考慮到每一個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確保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課前準備階段對于翻轉課堂的實施十分重要,缺乏精細而全面的準備,課中實施環(huán)節(jié)便無從談起。教師一定要認真制作微視頻,確保視頻的知識性、趣味性與練習性。除此之外,教師還要盡可能地激勵學生認真觀看視頻,按照視頻中呈現(xiàn)的內容以及導學案中設計的預習方案,對課堂中教師將要講的內容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為“課中實施”的順利進行奠定基礎。
(二)課中實施階段
課前準備階段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考查十分必要,但卻缺少了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這種紕漏則需要課中實施階段來彌補。課中實施階段包括三個步驟:小組探究——成果展示—— 評價反饋。這三個步驟將翻轉課堂的精髓與主旨傳達得十分到位。
首先,小組探究。在第一階段的“問題確定”步驟中,教師已經確定學生的問題以及自身認為具有研究價值的問題并系統(tǒng)匯總,接下來便可圍繞具體問題展開“小組合作探究”。誠然,雖然每一位學生均對教師發(fā)布的微視頻進行認真學習,但由于知識水平、智力發(fā)展以及學習能力不同,各個層次的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而通過小組合作探究,不同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學生可以相互借鑒、互通有無、相互幫助,實現(xiàn)資源共享與全面進步,這是必要的。例如,在人教高中英語必修二 Unit 3 Computers—Reading:Who Am I?的“小組探究環(huán)節(jié)”,教師展示了“Who Am I 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課文長難句子的理解”“語法知識:現(xiàn)在完成時的被動語態(tài)經典練習題”等幾個問題,用于小組合作探究。Reading 部分 Who Am I 從第一人稱的視角,介紹了 computers 的誕生、發(fā)展、應用以及其對人類的價值。該單元的微視頻中不僅涉及課文內容,還涉及一些語法、句式等知識。教師所呈現(xiàn)的問題很大一部分展示了關于此方面的內容,學生在小組合作中可首先破解一些簡單的問題,留下一些難以解決的請求教師幫助。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可在教室中巡視檢查,觀察學生行為,并在適當環(huán)節(jié)對學生進行指導、點撥。總之“小組合作探究”環(huán)節(jié)加強了學生與學生、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推動了學生自主、個性化學習。
其次,小組成果展示。由于教師展示的問題較多,加之有時間限制,小組成員不可能全部展示,這就需要每一個小組自主選擇問題進行研究成果的展示。如,其中一個小組選擇了“課文長難句子的理解”這一問題,教師所呈現(xiàn)的詳細問題是:“ At that time it was considered a technological revolution and the start of my ‘artificial intelligence.”如何翻譯,請分析句子,給出科學翻譯。小組通過探究,給出了“那個時候,這被當作是一次技術革命,也是我‘人工智能的開始”。這里的“這”指的是上文的“‘我能夠進行邏輯思考,并且比任何人都能先算出答案”這一事情。另一個小組選擇了“語法知識:現(xiàn)在完成時的被動語態(tài)經典練習題”這一問題,對教師給出的以下問題進行探究:In the last few years,thousands of films? ? ? ? all over the world.A.have produced;B.have been produced;C.are producing;D.are being produced。關于這一題目,題目中出現(xiàn)了“In the last few years”,是現(xiàn)在完成時的典型用法,考查被動語態(tài),選擇 B,可翻譯為“在過去的幾年里,全世界制作了幾千部電影”。總之,該環(huán)節(jié)中,各小組成員表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學習事半功倍。
最后,評價反饋。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對學生小組合作表現(xiàn)、成果的正確與否、整個小組學習的成效等進行評價。除了教師評價之外,每個小組也可評價其他小組的合作情況,形成“組內合作,組外評價”的良好學習氛圍。教師給出評價后,還可對小組合作的缺陷等進行指正,針對所有學生小組理解不透徹的地方進行系統(tǒng)的講解,幫助學生疏通難點、全面掌握。
(三)課后反思階段
“課后總結反思”是整個翻轉課堂實施的最后一步,這一步看似無關緊要,卻不可或缺。總結反思包括兩個層面。首先是學生層面。學生可對教師所制作的微視頻、自身學習情況、教師的指導點撥與評價等進行總結與反思,并將這些反思反饋給教師,便于教師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中加以更正、優(yōu)化。其次是教師層面。教師可反思整個翻轉課堂實施的效果是否理想,學生的表現(xiàn)如何、教師自身的表現(xiàn)又如何,教學目標是否達成等;反思之后,要虛心接受學生的建議,并且尋找可行性的解決策略。例如,有些教師反思后發(fā)現(xiàn),課堂中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活動氛圍并不理想,于是在接下來的英語教學中完善課堂設計,力爭營造和諧溫馨、生動活潑的氛圍,促進課堂教學效果進一步提升。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為英語教學帶來新的動力,基于翻轉課堂的“三階八步”教學法讓英語課堂教學不再籠統(tǒng)與模糊,而是具有詳細的教學落實步驟,極大地提高了教師的英語教學質量和學生的英語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羅 穎.“翻轉課堂”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6
[2]郭昱含.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高中英語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D].銀川:寧夏大學,2017
[3]龔 鈺.翻轉課堂模式在高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湘潭:湖南科技大學,2017
[4]孫喬媛.翻轉課堂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濟南:山東師范大學,2018
[5]郝巧娜.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2018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