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顯成
【摘 要】本文分析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新舊模式的不同,論述運用微課構建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新模式的做法,闡明教學新模式的設計原則,提出針對語法基本概念教學、針對常見語法錯誤教學、針對語法復習內容教學等應用策略,旨在彌補傳統教學模式的不足。
【關鍵詞】高中英語 微課模式 語法教學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12B-0086-02
微課與高中英語語法知識具有很好的契合性。一方面,廣義上的微課包括微課資源、微課教法、微課設備等,而狹義上的微課是指容納一定知識內容的視頻資料,正常播放速度時長為 1 至 3 分鐘,一般不會超過 5 分鐘,視頻資料內容只圍繞一個知識點或一個教學任務展開,這種高度的集成性確保了知識價值的“高濃度”特征,非常適合“互聯網+”背景下的自主化、個性化及碎片化學習,且微課視頻可以反復觀看、快速播放等,能夠高效地服務于學生的針對性需求。另一方面,語法是高中英語知識體系中難度最高的組成部分,作為一門語言的規則,語法教學受到詞匯、語篇、語境等的極大限制,導致語法知識點呈現離散狀態,以碎片的形式分散在高中英語課程的各個階段。據此,通過微課構建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新模式,在宏觀上順應“互聯網+”時代的教育發展要求,在微觀上可以優化高中英語課堂教學組織模式,為構建高效課堂奠定堅實基礎。
一、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新舊模式”應用價值對比
高中英語語法教學的舊模式即傳統課堂模式,該模式下通常會將語法作為一個獨立的英語知識模塊,在教學組織上會集中一節課針對一個語法知識全面展開,表面上看這種方法比較系統,學生可以圍繞一個語法知識進行擴展、實踐,但卻嚴重忽略了英語語言的一個基本屬性,即英語語法知識具有強烈的碎片化、形變化、語境化特點,單純依賴教材資源進行語法知識整合、梳理,其難度是很高的,尤其對于我國高中學生而言,他們的生活環境、社交環境、學習環境中以漢語言交流為主,嚴重缺乏英語交際應用場所,導致在課下運用英語語法時存在混淆、混亂的情況。
結合前文對微課特征的闡述,以此構建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新模式具有以下優勢:
(一)能夠為學生構建形象生動的英語語法應用場景。在英語課程與信息技術整合的過程中,視頻形式的教學資源被廣泛地用于情境創設,諸如英語對話情境、英語影視片段、英語音樂歌曲等,可以激活學生英語學習興趣,沖淡英語語法教學中出現的枯燥乏味之感,避免學生在長時間接觸語法知識的過程中分散注意力。
(二)能夠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英語語法教學形式。舊模式下可提供的教學形式十分單一,教師處于主導地位面向學生宣教,整個過程極容易發展成為語法知識的被動性歸納、整理、記錄,尤其是一些高中英語教師熱衷于將語法知識與英語習題(考試卷、作業等)結合起來,集中精力解答學生出錯的部分,這種做法看似聰明,但英語語法的理解思維容易被題目所限制,當知識點過多、過于分散,學生的理解邏輯就會發生混亂,難以突出知識主題。而基于微課構建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新模式中,教育主體除了教師,還有專門針對各個知識點的微課教學視頻,學生可以利用視頻情景、對話、表演等多種形式從多個角度把握語法應用,從而實現對學生多元智能的優勢部分的挖掘。
(三)微課教學新模式的應用可以相對延長單節語法課課時。高中課堂教學時間為每節課 45 分鐘,要在這樣有限的時間內講明白、講透徹語法知識點是相當困難的,致使教師在語法教學中經常要在數量與質量之間做出決策。基于微課構建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新模式,可以通過配合舊模式的講授方式,實現課堂時間的相對延長—— 其關鍵在于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教師采用傳統教授方法時,主要梳理語法知識、主題明確、節奏控制、內涵突出等,而細致的理解教學則可以交給新模式—— 微課視頻可以將復雜、龐大的知識點濃縮成直觀的表現形式,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壓縮整體講授時間。
(四)微課教學新模式的應用有利于學生在課下自行展開語法訓練。將微課視頻分別融入課前預習、課中學習、課后復習環節,學生在課下時間可以反復觀看,直到自己弄明白、會應用,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具有很高的自主性,對已經掌握的部分可以直接略過,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
二、基于微課的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新模式設計原則
(一)生本性原則。所謂生本性是對以人為本教學理念的進一步具象化,生本性原則下強調微課的價值在于學生本位,而非以教師“教”的需求為主導—— 盡管基于微課構建的高中英語語法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減輕教師負擔、提高教學效果,但這是建立在滿足學生需求的前提下的,因為微課教學在時間、空間方面遠超越教師為主導的課堂環境,教師在設計微課視頻之前必須考慮分層教學的需要,最大限度地規避微課在語法知識層面存在的變通性缺陷,一旦微課視頻錄制好,就意味著因材施教的靈活性消失。整體上,生本性原則得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有趣、二是有用,其中“有趣之趣”,是為了確保學生在脫離教師監督下,依然能夠主動學習英語語法;而“有用之用”則是確保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能夠得到一定的收獲。
(二)針對性原則。以一節課 45 分鐘計算,微課教學總時長應控制在四分之一以內,即 10 至 12 分鐘左右。而微課視頻特征之一是短小精悍,若平均三分鐘一個視頻,在一節高中英語語法課中可以容納 3 至 4 段視頻內容,將他們穿插在教師講授之后,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出于這種考量,微課內容設計必須突出針對性,即教師需要提前統籌語法教學目標、教學任務、教學過程等,實現“新模式—舊模式”的一一對應,這樣才能保持“理論性—實踐性”的高度統一,從學生學習體驗角度分析,他們才會覺得微課教學模式是有切實價值的。
(三)互動性原則。所謂“教學”,本質上就是“教與學”的互動過程。顯而易見,在傳統課堂教學的舊模式下,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在互動上所處的地位是不平等的,教師作為知識的“管理者”處在強勢地位,而學生只能跟隨教師的知識傳授被動地記憶,達不到應有的交互效果。基于微課構建的新教學模式必須消除這一弊端,通過將語法知識融入視頻、動畫、音頻、圖形等媒體形式中,以視聽體驗來增強互動效果。
三、微課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新模式中應用的策略
理論上,微課模式完全有能力取代傳統教學模式,但這一觀點對應“英語學科與信息技術”整合更為科學,具體到高中英語的語法層面,基于微課構建的教學新模式及應用需要突出“因地制宜”的價值,既不能少用、也不可多用、更不能不用。概括來說,微課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新模式的應用“落腳點”有三個。
(一)針對語法基本概念教學的應用。客觀上,高中英語語法雖然在理解方面難度較大,但概念表達上卻十分簡單,將其融入具體的語境、語篇、語句甚至詞匯組合中,并不難掌握其應用規律。由此英語語法教學的關鍵點之一,在于幫助學生掌握語法規則的細化架構、建立歸納思維,避免在實踐中產生混淆。很顯然,傳統英語教學舊模式下主張的死記硬背并不科學、效率極低,而讓學生利用微課探尋概念內涵—— 以一個相對宏觀的語法項目,以視頻案例的形式把語法內容細化呈現出來,則效率更高。例如“主謂一致”語法知識運用微課教學,可采用如下策略展開:(1)導入“主謂一致”語法概念,以中文語境下主語、謂語一致特色(如單數“我—得到”、復數“我們—得到”)為基礎,類比英語語境下主語、謂語一致表達(如單數 teacher gets,復數 teachers get)特征。(2)初步總結英語語法“主謂一致”的原則,再播放關于這一知識點的相關微課視頻,讓學生在對話場景中體驗主謂一致的實踐。(3)通過 PPT 出示課堂練習任務(或發放學習單),根據對話內容設計一些填空題、選擇題,例如“More than one teacher gets the flowers today”判斷對錯,要求學生練習時思考語法依據,最后再進行答案核對、疑問闡釋。以上三個環節在一節語法課中循環使用,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掌握語法基本概念。
(二)針對常見語法錯誤教學的應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舊模式下,教師經常會把學生容易出現的語法錯誤匯集起來統一講解,其優勢主要是提醒學生高度關注,但又容易陷入“錯誤局限”,將微課運用到教學活動中,則可以針對“常見錯誤”教學內容進行有效擴展、豐富語法應用場景。以“介詞”語法教學為例,運用于時間及地點前面的介詞語法經常在選擇題中考核,教師可以將一段時期內出現的相關錯誤歸納起來統一講解,而不是依據“錯題”展開教學—— 這是因為,運用于時間及地點前面的介詞并不多—— in,at,on 經常遇到,結合微課視頻應用制作“介詞主題語法教學”,讓學生在英語場景中體驗應用規則、基于口語模仿強化正確應用方法的記憶。
(三)針對語法復習內容教學的應用。語法掌握的途徑不可過度依賴做題,作為一種語言組織、應用規則,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在生活實踐中大量應用。微課構建的語法教學新模式可以彌補現實環境中英語交流不足的缺陷,以家庭作業的形式發布微課資源,讓學生形成課后定期口語跟讀的習慣,并根據自己的語法掌握水平建立微課學習資源庫,以取代傳統的機械記憶、題海戰術等復習形式。相對應地,教師方面也應根據微課視頻的特點,按照語法知識內容(如主謂一致、定語從句、虛擬語氣等)建立教學資源庫,從而方便在教學過程中隨時調取。
【參考文獻】
[1]羅紅麗.微課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個人研究[J].海外英語,2019(13)
[2]趙繼輝,郭永飛,陳延忠.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應用[J].英語教師,2019(12)
[3]倉立蘇.摭談微課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運用[J].新課程研究,2019(13)
[4]朱明艷.Moodle+微課輔助高中英語語法教學模式研究[J].教育信息技術,2019(Z1)
[5]蔣艷姣.微課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實踐[J].教育信息技術,2018(12)
(責編 羅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