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已經徹底轉變了中職學校的教學方式,教師是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幫助者和引導者,學生在“四步六環節”模式中的自學、實訓、研討、展示。本文將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分析中職課改的實施方式,如何才能上出有高度、有質量的課改課,既要遵循“四步六環節”模式,又要讓學生愛學、學懂、學會。
關鍵詞:課改;“四步六環節”模式;教學設計;創新;評價
我校課改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開,在這個改革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上出有高度、有質量的課改課,既要遵循“四步六環節”模式,又要讓學生愛學、學懂、學會。下面,我從課前、課中、課后三個環節談談我的想法。
一、 課前,精心教學設計
我曾參加全國職業院校信息化教學大賽項目一的比賽,其內容就是教學設計,用說課的形式將其呈現出來。國賽、省賽這些大賽的中心思想與我校的“四步六環節”模式中強調“做中學,做中教”、注重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小組合作能力、自信心培養等目標非常吻合。因此,我們的每一堂課改課都需要有一個精心的教學設計。
一個有高質量的教學設計,首先要進行教學分析,分析教材、分析學生,然后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適合的教學設計。
其次,是教學的整個骨架。要用多長時間,分別完成那些任務,設計每個環節的目的又是什么?又怎樣實施?怎樣設計讓學生易懂?怎樣設計又讓學生愛學?拿我的一節公開課為例,我分兩個課時完成if...then...else語句的學習。第一課時我的設計是:結合實訓和小組研討,將學習任務單發給每名同學,學習任務單中包含學習目標、學習重點和難點,另外將學習目標分解成小任務,每個任務層層遞進,讓學生帶著任務在機房預習。第二節課主要是展示,穿插實訓和小組研討。
再次,是要通過教學設計將知識點的學習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勿將課改課上成只有熱鬧而沒有門道(知識)。“外行人看熱鬧,內行人看門道”,一節有高度的課堂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因此那節公開課我在完成知識點學習的同時穿插了一些生活實例:開始是flash歌曲《感到幸福就拍拍手》,設疑“如何用if...then...else語句完成”,學生帶著問題預習展示課本知識點;緊跟著是一個籃球賽的情景劇,裁判判定犯規因此罰下,教師布置任務“如何用if...then...else語句書寫該情景劇”。各小組討論分別完成了if...then...else語句的一般形式和特例情況兩個任務,掌握了知識點的應用。
最后,教學設計還要分出層次,照顧到每個學生的發展,實現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教育的轉變。在教學過程中承認差異,尊重差異,分層次地指導教學和評價,是教師的“教”適應各個層次學生的“學”,促進教與學互動,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創新。比如分層次課堂提問、分層次巡視輔導、分層次展示練習、分層次批改作業等等。
通過以上方式教學,不僅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欲,也培養了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的教學效果良好,從而更大程度上對學生的創新能力進行培養。
二、 課上,明確教師角色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學生主動構建知識的幫助者和引導者,應該是“帶著問題來,帶著問題走”。學生在“四步六環節”中的自學、實訓、研討、展示時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這時就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如學生的展示過程會出現知識不準確或是重點不突出的問題,此時教師可以提問“大家發現什么問題了嗎?”“誰還有補充?”“他展示的重點是什么?”等問題,引導其他學生尋找問題并討論如何解決。一切新的東西都是從“疑”字開始的,牛頓的萬有引力也是從對蘋果的落地疑問開始的。教師在教學設計中要巧妙的設疑,啟發學生從疑問中思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要給學生多留一點創造空間,引導學生用多種方法解決同一問題。教與學的互動關系就是善于誘發學生積極思維,才能更好地讓學生進行創新型活動。在實踐中要鼓勵學生提出問題,發現問題,實現教學互動效果,啟動學生獨立學習,積極思考,讓其創新思維不斷發展。
當然,教師在課堂上還要用激勵的語言表揚學生,幫助增強自信心;要引導學生小組之間、組內之間開展積極的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用幽默的語言幫助學生記住知識點……
三、 課下,注重學生評價、自我反思和教師評課
課上教學評價還不能完全了解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注重學生的課下評價效果才能更好地推動教學工作。新課改實現評價的多元性和多樣性,全面評價學生的發展與進步。要學會欣賞學生學習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善于鼓勵和表揚他們的閃光點,使他們更自信,更積極。教育是一個動態的過程,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相信每一位學生都能有所進步。
早在1910年,杜威在他的著作《我們怎樣思維》中,就倡導教師進行教學反思。教師的自我反思也非常重要,從課堂中尋找優點和不足,從教育實踐中反觀自己的得失,通過教育案例、教育故事或教育心得等來提高教學反思的質量,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形成對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反思的過程就是在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樹立全新的教育觀和教學觀的過程。
作為一名教研組長,我也很看重評課。因為評課活動有教學診斷功能,每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能夠關注教師的“教”,還能照顧到學生的“學”,對課堂教學得失及其原因可以做中肯的分析和評估。因此,在每節公開課后都要及時進行評課活動。
理性看教學,感性看課改,新課改要有新高度。
作者簡介:
楊巍,河北省高碑店市,河北省高碑店市職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