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高中的學習中,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很多學校中都選用人教版的數學教材,這種教材提供了更加全面的教學方案。對于很多的數學教師來說,在課堂中更加高效地完成教學任務是最好的方式,本篇文章對于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效率提出了一些方法。
關鍵詞:高中數學;高效率;課堂教學
對于高中生而言,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其中包含了很多部分。數學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比較大,高中數學的難度不同于初中和小學,它的難度較高,所占的分數也高,很多學生在高中階段都對數學有很強的抵觸心理。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革,要在課堂上對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解析并讓學生及時練習,也要鼓勵學生對自己所學到的知識進行總結歸納,這樣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應該將知識之間進行聯系,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知識并構建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課下也要出一些相應的習題來幫助學生理解運用數學知識。
一、 課堂教學
(一) 充分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
在課堂中可以合理地應用多媒體來播放立體圖形視頻,讓學生根據視頻內容談一下自己的感受,也可以讓學生列舉生活中的實際例子,這樣能夠幫助學生把抽象的圖形變得立體化,更能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本節內容。直線和平面的平行關系是本章節學習的第一節內容,也是幫助學生開拓思維方式的初級階段,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必須要培養學生的空間意識和思維想象能力,這樣才能夠為日后的學習打下更好的基礎。例如在講解直線和平面關系這一內容時,可以在上課之前先準備一些模型,或者是利用教室作為教學輔助。這一章節的內容是要讓學生把抽象的圖形具體化,在課堂中也可以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工具來為學生進行展示,讓學生對知識有更加直觀的認識,從而在自己的理解中總結出直線和平面的關系,并嘗試推出定理等。利用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更直觀地了解到數學知識,體會到不同的數學學習方法,并且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能夠更好地拓展學生們的思維和想象力,鍛煉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思維能力。教師也可以利用提問的方式來引入本節課的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學習中讓學生對直線與平面的關系有更加深刻的認識。
(二) 實際動手操作
在課堂授課中,教師可以拿出課前準備好的模具在講臺上進行不斷的變換演示,讓同學們感受平行的變化關系;或者利用教室為輔助教學工具,讓學生觀察墻面與屋頂的關系,也可以觀察教師的位置與墻面的關系等,通過這種實際的演示教學可以讓學生們對抽象的知識有更加具體直觀的理解。
(三) 探究學習并得出結論
除此之外,在課堂教學中還可以讓學生進行思考和討論,通過教師的多媒體視頻以及實際操作演示,可以讓學生們探討直線和平面的位置關系有哪些?為什么會出現這些不同的現象?在位置關系改變時是什么因素在起主導作用?在觀察過程中,直線和平面平行的關鍵因素都有什么?同學們在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的過程中,能夠更加開拓自身的思維和想象能力,同時也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并且通過總結討論可以發現:直線和平面平行的關系中一共存在三個關鍵因素,分別是平面外的直線、平面內的直線以及兩條平行的直線。
進行了直線平面位置關系的探究之后,教師可以繼續提出問題,平面外的一條直線與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那么平面外的這條直線是否與這個平面平行?要讓學生先對這個問題進行思考,然后教師再利用幻燈片等進行展示,通過動畫的形式讓學生們驗證自己所思考出的答案,教師和學生在共同的討論和學習中可以得出直線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如果平面外的一條直線與平面內的一條直線平行,那么這條平面外的直線與這個平面就是平行關系。通過這一學習過程讓學生對知識進行了更好的了解和總結,并且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發表自己的看法,鍛煉了自身的思維能力。這樣的課堂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可以與同學之間進行更多的溝通交流;另外,教師也可以對學生小組之間的討論學習進行評比和總結,不斷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也可以更加深刻地讓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從而提高學生們的數學學習成績,進而提高教師的數學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二、 課下作業
除了充分利用課堂教學的時間以外,教師還應該在課下布置典型的習題來讓學生對課堂知識進行鞏固,只有對重點和難點問題進行不斷的運用和練習才能夠加深對知識的理解,攻克數學難題。
在課堂中創建動手操作的情境是為了讓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到平面與直線之間的關系以及相關影響因素等。為學生創立學習情境能夠更好地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思考和想象,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學習與生活實際的關系,這樣能夠更好地提高數學教學效率。
對于高中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不僅要有興趣,還要學會自主地思考,要學會用數學的眼光來看待和了解周圍的事物。對于一名高中數學教師來說,不僅要完成教學任務,還要從教學的角度來看待數學,挖掘數學知識的深層內涵,要充分理解數學知識,另外也要教會學生去理解數學內涵。因此在教學中必須要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教師教學行為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受益,所以教師必須在課堂中充分調動自身和學生的思維,將抽象的知識具體化,為學生傳授更加有效的讀題解題方式,讓學生學會活學活用知識,從而真正地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
總之,要想更好地提高課堂中的效率,就必須要從教學方式和課下作業兩個方面來同時入手,要在課堂中反復強調重點知識并讓學生進行練習。教師在課堂中要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情況,不能只專注于完成教學任務,必須要讓學生活學活用,這樣才能夠更好地達到高效課堂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劉秀娟.淺談高中數學高效課堂[J].基礎教育與教學,2018(14).
[2]張安興.淺談對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幾點體會[J].創新舟,2018(11).
[3]范國棟.高中數學高效課堂的構建研究[J].名家論壇,2018(9).
作者簡介:
許海東,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