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定潤
摘 要:現階段我國教育體系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革,由以往單一化的特點逐步呈現為較為全面的教育體系。這也導致教育理念產生了較大的變化,由最初簡單地進行知識技能的傳授到現在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綜合素養的過渡??茖W技術的進步推動了教育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初中體育的教學目的主要就是培養學生的體育思想以及綜合素養。在當前新的教育形勢下,需要對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特征進行探析,從而為更好地開展體育教學工作提供幫助。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多樣化探析
傳統的課堂教學方法是教師在課堂上進行講解,學生只能被動地選擇聽講。這一教學模式對于初中體育教學而言是極為不利的,傳統的教學方法無法滿足學生多樣化發展的需要。為了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制約,實現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本文對初中體育教學方法的多樣化進行了分析,以此來推動初中體育教學得到更好的開展。
一、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的積極作用
(一)突出學生的核心地位
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教師始終是課堂教學的核心,教師講課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效果。而多樣化教學方法則是將教學的核心轉移到了學生身上,在課堂教學中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非常重視,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只是起到引導作用,督促學生開展有效率的課堂知識學習。學生作為教學的核心,教師在開展教學時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需求而進行教學內容、教學活動的選擇。這種教學方式不僅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同時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也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梢哉f多樣化教學方法加強了體育活動的作用,也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促進學生個性化、興趣化的自由發展成長
傳統的初中體育教學,一般剛開始會讓學生進行跑步做體操等活動,課程時間比較有限制,之后大多解散學生自由活動。有時學校老師為了多講授文化課知識,還壓縮體育了的教育課時,有些體育課能不上就不上,留給其他老師代課。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可以豐富體育教學的內容,以學生愛好為基礎進行自由選擇,讓學生盡情發揮自己的特長,學有所樂,學有所得。以學生愛好特長為基礎,選擇學習項目,而不是以往的“一刀切”,大大促進了學生的個性化、自由化發展,促進了初中體育教學成果的提升。
二、初中體育開展多樣化教學策略
初中體育教學方式多樣化培養模式離不開有效率的教學管理模式的幫助。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是對傳統的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的結合與創新,使其最大化發揮其功能。傳統的有效率的教學方法是多樣化的一個前提和基礎。
(一)學生自主選擇教學項目
學生自由選擇教學項目是學生教育方式的一個大的突破,打破了傳統的以班級為單位的教學管理模式,而改為以興趣愛好的教學項目為單位的有效率的針對性教學。這種方式經常被用于戶外運動之中。在學生做完相應的熱身體育鍛煉項目之后,根據平時的愛好自主選擇體育項目,來進行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學習。通過這種方式,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變了以往學生敷衍的消極情緒,對學生的長遠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二)采用游戲教學法
興趣是學生參與學習的主要推動力,在枯燥的體育教學中加入游戲教學的方法可以最大限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當中。在體育教學中使用游戲教學法可以極大提升體育課程在學科教學中的地位以及受歡迎的程度。在初中體育教學中使用游戲教學法還可以有效地提升學生的組織與創造能力。另外,體育教師在實際教學活動中,需要根據學生自身的特點來制訂游戲教學的內容,不能生搬硬套,只有這樣才能夠發揮游戲教學法的真正作用。比如,在開展田徑教學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短跑接力比賽、往返跑或者是帶球運動等項目,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游戲本身也屬于一項運動,通過與體育活動的結合,實現體育教學效率最大程度的提升。
(三)采用多媒體教學法
科學信息技術的出現與運用極大提升了社會生產力,同時也推動了教育教學的發展與管理水平的提升?,F如今,先進的多媒體技術已經被廣泛地運用到學生的課堂教學中,豐富的教學方式激發了學生對知識的學習熱情,提升了學習效率,進而減輕了教師的教學負擔。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需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技術參與教學工作。體育課程通常情況下比較重視實踐活動,對于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持忽視的態度。使用多媒體技術可以借助聲音、圖像以及視頻等功能,將枯燥的理論知識變得形象化與生動化,從而加深學生學習理論知識的興趣,有利于體育教學的全面開展。
三、結語
在初中階段開展體育教學可以有效幫助學生促進體質、綜合素質的提升。體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通過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實施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不僅可以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同時還可以幫助教師減輕教學負擔,提升體育教學質量。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運用多樣化教學方法已經是大勢所趨,希望初中體育教師可以及時加以掌握與運用。
參考文獻:
[1]王曉薇.初中體育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應用分析[J].科學中國人,20l5(2).
[2]孫悅.初中體育多樣化的教學方法應用探討[J].考試與評價,20l5(6).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