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海龍
摘 要:初中地理新課程改革中最為重要的標志是能多角度使用現代化信息技術,并讓信息與學科內容進行融合,以深化教學的有效性。概述初中地理教學中信息技術融合的有效方法,其中通過數據資源庫、數據平臺、教學軟件的應用,讓學生能具有良好的地理空間意識和地理資源運用能力,進而能在深化學生學習能力的同時,讓學生地理整合素養獲得提升。
關鍵詞:初中地理;信息技術;有效融合
初中地理教學中信息技術與其進行的融合,能讓教學的整體效果獲得提升,也能讓學生在直觀的圖像呈現中更好地了解知識內涵,用以深化學生的學習能力,提升學生的學習意識。初中地理教學中涉及的知識較廣,范圍較大,內容偏于抽象,一些地理事物是大家根本看不到的,所以教學中教師引入圖片和視頻講授的方式,能將一些虛化的事物變得更為形象化,在化繁為簡的過程中能實現地理事物的表象,更能在認識地理事物的過程中,實現信息技術與初中地理教學的有機融合。
一、以學生為主體,構建地理信息教學平臺
初中地理教學中信息技術的引入強調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以信息技術為知識交流的載體,通過形聲具備、動靜結合、交互性強的特點,解決地理教學難以感知的問題。構建地理信息化教學平臺,創建新型的教學模式,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理解地理知識,提高地理興趣,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運用網絡進行自主探索,在合作與交流中獲取知識[1]。
例如,在“人類居住地—聚落”課堂內容教學活動開設之際,首先基于教學目標進行情境的創設;其次在資料查閱的過程中進行數據的總結,并將氣候類資料變成數字化學習資料,通過數據平臺為學生展示民居景觀圖內容;再次,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思考不同景觀對應的區域環境,如黃土高原的窯洞、西雙版納的傣族竹樓等與當地自然氣候的景觀聯系。學生為能回答教師的提問,會上網找尋資料,加工搜集到的信息,并將所有內容引入到信息平臺中,通過交流、討論的方式進行知識的深入探究,學生能看到自己思想深度的不足,更能了解其他學生的想法,進而以充實自己的地理思想;最后,教師在利用該平臺對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評估,其中教師需要對學生的信息加工能力、發現問題能力、提出見解能力、創新意識等進行評估。
二、善于借鑒素材,建設地理教學資源數據庫
(一)善于借鑒
數字資源庫構建或課堂整合案例設計時,教師能在互聯網中進行信息資源的搜索,通過瀏覽和借鑒的方式,將其中的部分素材直接應用到課堂教學中來。且教師在瀏覽和借鑒的過程中,能更好充實自己的知識能力,也能讓自己的視野獲得開闊,以獲得新的教學啟迪。譬如,教學活動中教師為學生講授“長江開發”這課內容的時候,教師為能深化學生的學習意識需使用互聯網,借鑒其他地區的優秀教案,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讓學生通過觀看圖片感覺到教學內容十分貼近自己的生活,這樣能在活躍課堂氛圍的同時,讓討論的熱情更顯濃厚。
(二)多累計善管理
互聯網上的資源經由篩選能做成資料庫的一部分,但是資料庫的另外一部分則要依靠平時的累計,教師能將報紙上的圖片、視頻內容、撰寫的論文、查閱的資料等進行整理,制作成課件。教師僅需在日常的生活和學習中勤加累計,相信資源必然無處不在。資料增多后,管理的時候就要做好分門別類,如課件、圖片、影片等內容,其中大類的資料能按照年級、課程內容進行分類,這樣能在管理的時候讓其具有規范性,也能在查找和使用的時候更為方便[2]。
三、使用教學軟件,培養學生空間思維能力
地理事物在地球表面占據一定的空間位置,所以具有空間觀念強、數量大、分布廣的特點。教師在教學中為能培養學生的空間意識,需要培養學生的空間思維能力,而培養學生空間意識主要從經緯度的分布、海陸分布、山地坡向分布等方面入手。但對于初中階段的學生而言,大量地理名詞的涌入讓學生應接不暇,且讓學生了解具體的分布和相應的位置更為不易,學生在大量知識內容學習過程中難免會產生厭學、畏學的心理。教師在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教學法,能將書本中平面的知識內容變得立體化和直觀化,通過直觀展示在學生的面前,讓學生的觀察和空間思維能力獲得深化,這樣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的能力。譬如,教學活動中教師為學生講授“大洲和大洋”這部分內容時,教師為能讓教學更為直觀和生動,可以使用Google Eearth軟件為平臺,將七大洲、四大洋呈現在學生面前,并使用“地球”旋轉的方式為學生進行直觀的展示。學生也能使用鼠標進行任意的旋轉,這樣學生能輕松找出任一大洋與大洲的位置。教師在教學中使用這種圖文、聲像并茂的感官綜合教學法,能讓學生對空間地理圖形有初步的認知,進而能在綜合刺激中,讓學生形成較好的認知能力,而學生在認知結構獲得發展的時候,能建立起良好的空間思維觀念,這對深化學生的思維意識有著積極的影響。
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是現代化教學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構成部分。在地理教學活動中教師先要打破常規教學模式,在創新教學理念、深化教學模式的前提下,發揮出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性,并能在推進現代化教育和傳統教育模式的過程中,能更好地豐富教學內容,拓寬教學途徑。教師在激發學生求知欲望的同時,能讓教學的整體質量獲得提升,進而能升華地理課堂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徐漢華.初中地理學科與信息技術的有效整合[J].教育科學(全文版),2017(1):129-130.
[2]崔順玉.淺談信息技術與初中地理學科的有效整合[J].神州旬刊,2016(6):26.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