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娟
摘 要: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數學的教學,不僅需要讓學生掌握必要的數學知識,同時還要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這就要求教師改進和完善傳統的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選擇恰當的教學手段,逐步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標;高中數學;有效性;途徑
新課程改革對高中數學有了更高的教學要求,需要教師保證教學的有效性,教師不僅需要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還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勾起學生的求知欲望,從根本上提高教學效果。
一、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
高中數學的教學目的就是讓學生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并且學會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困難與問題[1]。因此,數學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采用更加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數學知識。學生在學習和解題的過程中能夠更好地完成推理和演繹,學會更多的解題技巧和方法,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和方向、層次思考和分析問題,進而逐步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采用微課、多媒體技術、翻轉課堂、合作學習、分層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并根據教學內容選擇最恰當的教學方法。教師也要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想法,提出問題、敢于質疑,提高學生自信心的同時,要及時幫助學生解決問題。
二、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方式
在新課標的背景下,要想真正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采用互動式的教學方法,加強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明確學生的主體位置,更好地拓展學生的思維。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及時與學生進行交流與溝通,觀察學生的學習狀態,讓學生能夠放下戒心,勇于說出自己的問題,這樣才能幫助教師更好地調整教學方案,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例如,在教學有關圓與方程方面的內容時,學生雖然既了解圓,也了解方程,但是需要學生將二者結合在一起去學習,這就帶來了一定的難度,可能會存在較多的問題。這時就需要教師在講解結束后,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來消化和理解所學知識,教師要與學生溝通,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學生能夠與教師和諧相處,可以在和諧的教學氛圍中學習,就能夠極大地提高教學質量,滿足學生的求知欲望。
三、提高學生反思總結能力
在教師完成知識點的教學后,需要學生整理和分析、總結所學知識,這是學生理解并掌握所學知識的關鍵過程,也是學習數學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2]。教師需要認識到總結和反思的重要作用,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學會總結和反思,在反思與總結的過程中逐漸掌握更多的解題技巧,了解更多的解題思路,逐漸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學會分析并解決問題。例如,教師要讓學生準備好錯題本,將自己做錯的題記錄下來,既要寫上自己錯誤的步驟,也要寫上正確的解題方法,并且要在一旁寫下自己的想法和改進措施。利用這樣的方式,就能夠讓學生學會如何反思和總結,讓學生盡量不再犯同樣的錯誤,實現學生學習水平的提高,保證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進一步提升。
四、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
很多人認為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學活動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3]。但是事實并非如此,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例如,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帶領全體學生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數學講究的是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一道題目可能會有很多種不同的解決方法,很多學生都會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路,教師可以利用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這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還能夠讓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開拓學生的眼界。
例如,在教學有關統計方面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幾個小組,每組成員既要有學習較好的學生,也要有學習較差的學生,保證學生之間能夠實現優勢互補。之后教師要讓學生圍繞著“課外活動調查”來進行數據的統計與分析,采用隨機抽樣、分層抽樣、系統抽樣的方式來統計學生的課外活動,并將統計數據以表格的形式呈現。這樣的教學活動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讓學生在理解和掌握有關統計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五、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程標準要求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要始終秉承以學生為主的教學理念,給予學生正確的指導與幫助,改進、完善和創新教學方法,促使學生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利用信息技術拓展學生學習的渠道,讓學生擁有更加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學生可以有針對性地自主學習,滿足學生不同的求知欲望。學生在利用這些教學資源的過程中,培養發現、分析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自學能力,同時還能夠極大地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保證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的提高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教師綜合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讓學生養成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讓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并將其應用到實際生活中。
參考文獻:
[1]胥常杰.關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3):136.
[2]雷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159-160.
[3]院剛.新課標下如何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8(22):71-72.
編輯 謝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