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文鋒
【摘要】2011年第八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作為課程目標。2018年新修訂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將核心素養作為課程目標。數學核心素養主要分為六大方面: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
【關鍵詞】數學核心素養;出錯;多問;獨立思考;善于總結;多練
畢業工作15年了,從激情澎湃到最初的激情慢慢消退后,我發現,在我的數學課堂上,學生們的表情日趨簡單,他們的數學抽象、邏輯推理、數學建模、直觀想象、數學運算、數據分析等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我突然有了疑問:課堂上的大包大攬是否是簡單的復制?是否束縛了學生的思維?是否又扼殺了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的發展呢?課堂上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實在是數學教育的一項根本任務。尋求正確的方法,提高課堂學習效果,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我做了以下幾個方面的嘗試。
一、在課堂上敢于讓學生出錯
北師大版數學九年級第一章“矩形的判定方法”第二課時,在學到課本第16頁第二題練習題的時候,我叫一個成績水平中上的學生在黑板上板演他的證明過程,但這個同學坐在座位上幾十秒了都不肯上黑板板演。我看到他神態很緊張的樣子:他看看同桌又看看自己的練習本,我想他可能對自己證明的過程信心不足。這時候我就對全班同學說:“我們上課時就要大膽地把自己的思路表達出來,分享你的思維方法,上黑板板演我不一定要你做得全對,反而我更喜歡在黑板上出現錯誤的過程方法,因為你錯誤的地方也可能是其他同學容易犯錯誤的地方,也是老師特別想在課堂上強調的內容,是老師需要找的‘錯例,而你錯誤的方法被老師點評后其他同學對這個解法就更加深刻,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然后,這位同學就大膽地在黑板上把這道題的過程寫了出來,過程也寫得很好。在課堂上,我又讓小組討論了兩分鐘,找出板演過程中可以改正的地方。同學們討論很熱烈,最后小組長把板演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都一一點出來。最后師生共同總結了三點:(1)表示角的時候用三個字母表示容易出錯,我們應該用數字表示出來;(2)證明到平行四邊形后,除了添加內角是90度得到矩形外,還可以證明兩條對角線相等得到矩形;(3)規范書寫過程和格式。
二、在課堂上鼓勵學生多問
現在的學生課后都很少問老師了,他們更喜歡問“作業幫”,更不要說在課堂上多問了。在課堂上如何讓學生敢于多問,我認為老師要從兩方面去改變。(1)在課堂的教案設計中應該啟發學生多質疑,探究源于質疑,有質疑才會引發探究活動興趣,課堂上才能帶動學生。為此,我的教學設計一般設計為導學案的形式。(2)數學教學形式單調,給人一種“冰冷”的感覺,學生學起來枯燥無味,沒有主動性,更談不上提出問題。為激發學生提出問題,教師應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例如,課堂上盡可能向學生展示教具實物、錄像、多媒體課件,精彩的演示實驗或學生分組實驗等形式,通過采用這些形式,使學生有感而發,自然而然想提出問題??傊?,課堂上教師應該多鼓勵學生大膽提問,不論提問的問題是否合理,都要保護他們敢于發問的勇氣。
三、在課堂上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善于總結
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離不開獨立的思考。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不輕易向別人請教,盡量靠自己努力解決問題。但現在學生得到答案太容易了,作業抄答案,問百度等。經常有科任老師跟我說:“你班學生課堂上回答問題時,沒有現成答案不敢開口。”這句話反映了很多學生不習慣獨立思考,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喪失獨立思考的能力,沒有獨立思考的學習是走不遠的!
善于總結的人,往往很容易獲得成功。為什么有的人同樣的錯誤會一而再再而三地犯呢?歸根到底就是他們不善于總結自己的錯誤,不會在做題中找到自己的薄弱點進行加強。做題就是為了檢驗出自己有哪些方面的知識不夠扎實。如果一直低頭做題,而不回頭看看自己做題過程出現的問題,那么所做的題意義就不大了,相當于機械式地在做體力活,而不是腦力活。所以在課堂上教師應該時常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善于總結,易錯題、典型例題要整理在錯題本上,獨立思考,弄明白。
四、在課堂上引導學生認真做筆記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边m當地做課堂筆記有利于理解和記憶所學知識,提高聽課效果。課堂上應該記什么呢?(1)記重點內容和典型題型;(2)記課本沒有的內容,而且是老師補充的內容;(3)記不懂的問題;(4)記聽課心得體會,這些心得體會往往是稍縱即逝的思想火花。
五、課堂上讓學生多練習,把練習當考試,把考試當練習
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最后的檢驗結果還是回到考試中去,歸根到底,我們教育工作者都要教學生去面對考試,應對考試。如何應對考試,是所有教師和學生必須面對的問題。毛主席曾說過:“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對于考試這個敵人,要實現戰略藐視,戰術重視,我覺得應該把練習當考試,把考試當練習??荚?,說到底就是在有限的時間內解決有限的問題,效率是關鍵。每次考完試就有一堆學生向我抱怨:“老師,這次考試不難,就是時間不夠,后面的那些題我都會做?!薄袄蠋煟以谶x擇題是用太多時間了,否則我能做完?!笨傊@次考試就是不理想。其實時間不夠,只是一個表面的原因,其深層原因我認為是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不高,也就是學生的知識性問題。這個問題又分為以下幾個點。(1)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足,對某些類型題不熟悉,很難找到解題的切入口,導致解題時猶豫不決,因此答題速度慢。(2)能找到解題的切入口,但由于平時沒有注重作答過程,特別是幾何題。開始想想這樣寫,后來又覺得不妥,所以卷面上總是改來改去,浪費了許多時間。(3)計算能力有待提高。(4)沒有掌握一些解題技巧,如一些填空選擇題可以代入一些特殊值,或用排除法。
總之,數學核心素養是新修訂的課程方案和課程標準,是個體在解決復雜的現實問題過程中表現出來的綜合性能力。數學核心素養不是簡單的知識或技能,它是以學科知識技能為基礎,是整合了情感、態度或價值觀在內的,能夠滿足特定現實需求的綜合性表現。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最主要在課堂上。數學課堂上,只要教師想方設法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善于總結,認真做筆記,多練習,那么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就指日可待。
【參考文獻】
[1]張奠宙,王振輝.關于數學的學束形式和教育形式——談“火熱的思考”與“冰冷的美麗”[J].數學教育學報,2002(02):1-4.
[2]張宗余.一個意外提問給我們的啟示[J].中學數學月刊,2003(06):17-18.
[3]馮偉貞,何小亞,李耀光,等.數學教育研究與測量[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5.
[4]黃榮金,李業平,顧泠沅.數學課堂教學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