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馳宇
【摘要】新形勢下,我國積極倡導素質教育,目的是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的基礎上更加提高對知識的參與和思考能力,從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小組合作學習更好地體現出現代教育理念,促進學生達到更加全面發展的效果。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初中語文教學;實施應用;研究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 【文獻標識碼】A
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于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和掌握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自主學習意識具有重要意義。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實施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是值得思考的問題?;诖耍疚膶π〗M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展開分析,首先闡述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概念和作用,并對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進行分析,以提出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一、小組合作學習的概念和作用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主要是將班級學生按照一定的教學要求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然后在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下,對知識內容開展相應的學習和探究,教師在此過程中起到指導作用。教師可以設置一定的學習任務,并通過設置問題,組織主題探討和知識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指導,這種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往往能夠有效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更好地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思考,提高學生的知識參與程度,更好地發揮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全體學生在開展知識探究過程中都能夠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促進學生全面成長。
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策略,不僅可以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同時可以培養學生主動進行思考和知識探究,也能夠培養學生形成進取意識和創造意識以及競爭意識。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往往需要學生進行分工協作,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從而讓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養成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二、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
(一)合作學習的組織者(教師)方面存在的問題
1.合作主題沒有探討價值。部分教師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片面地認為只要學生展開一定的思考和展開合作討論,才能夠更好地解決問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所以很容易出現盲目設置探討話題,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設置話題,學生的學習興趣難以被激發,也造成了大量課堂學習時間的浪費,其教學效率難以提高。
2.合作主題不切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千差萬別,如果教師在開展小學合作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知識體系和學習能力不了解,最終會難以選擇最佳的學習起點,導致學生對課文知識內容的理解和掌握難以提高。
3.合作前不引導學生認真讀書,深入思考。部分教師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僅僅是簡單向學生提出幾個問題,然后組織學生展開討論和思考,這種方式并沒有考慮到學生對課文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情況,導致學生難以結合實際的知識內容進行知識探討,盲目的合作學習很難解決實際問題,最終會導致學生對小組合作學習方式的抵觸,也影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的習慣。
(二)合作學習的實施者(學生)方面存在的問題
1.學生合作不夠主動。進行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只有加強與同學間的溝通與交流,才能夠更好地獲得更多的知識見解,但是有部分小組學生往往缺乏與同學間的人際交流和小組合作技能,甚至不知道該如何進行溝通互動。這樣一來,如果遇到學習上的問題,學生之間往往難以進行正確有效的交流,如果出現不同的知識見解時,可能會難以解決出現的知識觀點沖突,影響學習質量。
2.學生參與度不均衡。新的教學理念下,學生往往處于教學主體地位,但在實際的小組合作學習中,部分學生的主體地位難以有效發揮。學優生往往在實際的學習小組合作過程中處于一定的主導地位,并承擔了主要職責。部分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往往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討論的結果和知識見解,其參與意識欠缺,且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比不上學優生,在無形中失去了思考和發言表現的機會,這對于發揮全體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有一定影響。
三、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策略
(一)科學組建合作學習小組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應該針對學習小組的組建加以重視。在開展相應的合作學習前,教師應該根據班級學生的性別、性格、成績、智力等方面因素進行研究分析,然后科學合理地進行學習小組的建立,確保每個學習小組間的綜合水平基本平衡,達到“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效果,這對于小組間的競爭和發展打好堅實的基礎。一般來說,學習小組的人數應該控制在4人左右最為合適。當然,還需要做好相應的小組內部建設。
1.確立一個小組長。只有選擇好一個成績優異,責任心強和組織能力強的學生作為組長,才能夠在后續的知識學習和知識探究過程中,達到更加高效地分工、組織和協調合作的目的,取得良好的效果。
2.擬定一個核心目標。針對合作學習,應該確立和想象一個積極向上的小組名稱,并設置一個核心目標,從而更好地開展合作學習,激發學生合作意識。讓每組成員集思廣益,共同磋商,為小組取一個積極向上、富有新意的,響亮的名字,作為一個核心目標,這有利于凝聚人心,形成小組目標和團隊精神。
3.制定一個合作方案。針對學習小組,應該制定小組合作方案,對小組內的成員角色進行分工,組長負責組織協調,調動成員的學習積極性。第一發言人綜合發言內容,并作出意見整合,第二發言人要做好補充完善,監督員要對成員的表現做好記錄,以便后續學習探究的開展。
(二)教師的引導和組織策略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教師應該積極組織和引導,結合學習小組的知識探究成果和學習小組成員的表現進行相應指導,從而更好地發揮小組合作學習的效用。
1.要有明確的合作學習的目標和任務。合作學習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情況,設置一定的學習任務,讓學生在掌握基本的語文知識內容基礎上展開小組合作討論,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傾聽、質疑,堅持自我,互相幫助的能力,同時要鼓勵學生積極展開交流,大膽表述自己的觀點。針對《變色龍》教學中,教師可以分小組組織學生進行朗讀課文,同時要帶入深厚的感情。在進行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引導各個小組成員展開交流,并對學習小組的成員朗讀進行相應評定,以此來激發學生的合作學習意識,提高教學質量。
2.合作學習的形式和流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教師為學生提出一個討論的問題,然后讓小組展開相應討論,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討論和知識探究情況進行檢查,并讓學習小組在討論完成后匯報相應的學習討論的結果,教師對學習小組的討論成果進行評價和優化補充,一個完整的小組合作學習的流程往往包括“有確定合作目標和任務——獨立思考,個體學 習——小組交流,形成共識——呈現小組學習活動成果——總結和評價”。以此來達到一個完整有序的小組合作交流的效果。
四、結語
總體來說,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對于提高學生的知識理解和掌握能力,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自主學習意識具有重要意義。在把握小組合作學習的概念和作用基礎上,針對小組合作學習中出現的問題,應該科學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教師要積極地做好引導和組織,同時要有明確的合作學習的目標和任務,按照合作學習的形式和流程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更好地提高小組合作學習質量。
參考文獻
[1]夏閩珍.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實施[J].學周刊,2019(4).
[2]劉生鳳.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 (23).
[3]秦治欣.基于三人互助合作學習小組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的實踐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32).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