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晶
【摘 要】黨支部是黨最基本的組織單元和戰斗單元,是筑牢執政基礎的力量所在,是教育管理黨員的基本單位,是聯系服務群眾的橋梁紐帶。只有發揮黨支部主體作用和基本功能,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讓黨的每一個“細胞”都健康起來、每一個組織都堅強起來,才能充分發揮黨的組織功能、組織優勢、組織力量,為黨的事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關鍵詞】高校;基層黨組織;功能型黨支部;創建;實踐
一、功能型黨支部創建的背景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高度重視推動支部建設,始終把支部建設擺在黨建工作的重要位置,中共中央發布了《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對支部工作進行了全方位、系統化的規范。高校黨支部建設情況整體情況是好的,但新形勢下,也給高校黨支部建設帶來新挑戰,高校黨支部自身也存在許多諸如“黨建、業務兩張皮”等亟待解決的新問題。
為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全國和全市組織工作會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精神,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弘揚“支部建在連上”光榮傳統,強化黨支部政治功能,進一步規范功能型黨支部的建設,豐富和創新學校黨建工作載體,使黨建工作廣覆蓋、立體化、看得見、摸得著、有抓手、可操作,使基層黨組織的設置方式實現傳統與開放相結合,體現基層創造的新做法新經驗,不斷增強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戰斗力和創造力, XX大學黨委創造性地提出并推動創建“功能型黨支部”。切實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把黨的建設貫穿教書育人全過程,實現黨員在哪里,支部就建在哪里,中心工作在哪里,黨建工作就覆蓋到哪里,全面發揮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
二、功能型黨支部的概念
功能型黨支部,簡而言之,就是按照“以功能型設置為主、單位型設置為輔”的原則,在嚴格按要求確保基層黨組織基本建制的基礎上,依托重大項目組、學科組、課題組、創新團隊、科研平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學生公寓、社團組織、老干部活動團體等設立的黨支部。功能型黨支部的建立本著“功能型設置為主,單位型設置為輔”的原則,逐步實現黨員一方隸屬,多重組織生活的黨員活動新局面,全面提升黨支部組織力,真正讓我們的支部嚴起來、實起來、活起來,全面提升黨支部組織力,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用一流的黨建引領和促進高校各項事業發展。
三、功能型黨支部創建的原則及組織設置
1.創建原則
(1)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緊緊圍繞學校中心工作,著眼于提升黨支部組織力、強化黨支部政治功能,保持黨員先進性,找準黨支部設置與中心工作的結合點,使黨建工作更加直接有效地服務學校事業發展。
(2)以人為本,服務群眾。尊重黨員民主權利和多元化需求,改變黨員組編方法,為基層黨員提高素質、全面發展、發揮作用創造條件,促使黨員更加便捷有效地聯系服務群眾。
(3)因地制宜,分類指導。堅持從實際出發,根據學校專業設置特點、學科發展特色、國際交流實際、學生管理和黨員人數等情況,靈活設置黨的基層組織,鼓勵創新,允許多種形式黨組織設置模式并存和發展。
(4)統籌兼顧,講求實效。以加強黨的領導為目標,以提升黨組織功能、發揮黨員作用為著力點,把建設功能型黨支部與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有機結合起來,增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的系統性、整體性和有效性。
2.組織設置
功能型黨支部的設立既要符合《中國共產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相關要求,又要符合本單位黨建工作實際,因地制宜,合理設置,可根據功能型黨支部設置條件,采取單建、聯建等方式,將符合條件的黨員編到各功能型黨支部中。功能型黨支部的隸屬關系應遵循“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有上級黨組織的,應隸屬于上級黨組織領導,因跨學科、跨學院、跨部門或師生混編成立功能型黨支部,無明確上級黨組織領導的,應隸屬于多數黨員所在黨組織領導,或由上級黨組織指定隸屬關系,便于黨支部活動指導。功能型黨支部書記的配備應通過廣泛征求意見、民主推薦等形式,推選黨性強、威信高的黨員擔任功能型黨支部書記。設置單位黨組織要整合資源,為功能型黨支部的活動場所提供便利。上級黨組織要加強對功能型黨支部開展特色教育活動的指導,為黨員作用發揮創造平臺,充分發揮功能型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示范引領作用,確保功能型黨支部有序運轉、科學運作。
功能型黨支部主要組織黨員開展政治學習,教育、管理、監督黨員,對入黨積極分子進行教育培養等。功能型黨支部不發展黨員、處分處置黨員,不收繳黨費、不接轉黨組織關系、不選舉黨代表大會代表和進行換屆,而是通過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帶領支部黨員充分履職。對有入黨意愿的人員,功能型黨支部應加強教育引導和積極推薦,由該同志人事關系所在單位的二級黨組織指定的實體性黨支部進行發展。
四、功能型黨支部創建的途徑及效果
1.用制度保障,讓支部建設嚴起來。創建“功能型黨支部”,規范化建設是首要之舉。為此,XX大學黨委全面實施“五抓五強”工程,把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每個功能型黨支部、每名黨員,以“建”促“創”,“創”“建”合一,杜絕“轟轟烈烈搞噱頭”,真正“扎扎實實建組織”。
“五抓五強”工程對齊校準“五好黨支部”的創建目標,一是支部班子“抓思想,強擔當”。突出政治建設首要位置,筑牢思想建設根基,壓緊壓實支部書記“第一責任人”責任,強化對支部委員的政治教育和工作指導,打造對黨忠誠、敢于擔當、紀律嚴明的支部班子。二是黨員管理“抓教育,強標準”。教育引導黨員自覺尊崇、遵守黨章,不折不扣將“四講四有”的合格黨員標準落實到位、貫徹到底。三是組織生活“抓經常,強質量”。確保黨內生活嚴肅認真、開展經常,全面提高功能性黨支部的組織生活質量。四是制度落實“抓執行,強規范”。大力推進制度的立改廢釋工作,健全制度體系、狠抓執行規范,為加大管黨治黨力度奠定治理支撐。五是作用發揮“抓功能,強活力”。創新黨員責任區、黨員示范崗、特色主題黨日等載體,提升黨支部服務教學科研的水平,激發基層黨組織的創新活力。
通過“五抓五強”工程的實施,確保了功能型黨支部的規范化建制、制度化管理以及常態化運行機制,為創建工作夯實了基礎,提供了保障。
2.重目標導向,讓支部功能實起來。黨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與業務工作相輔相成,是創建“功能型黨支部”目標所在。針對這一目標,各支部緊緊圍繞“功能”二字下功夫、見真章、出實效。
比如,學困生的公共課學業幫扶是學生工作的一大難點。一方面是專職學生工作隊伍開展學業輔導不夠專業、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公共課教師為學困生開展系統化課下輔導的軟硬件條件不完善。為此,學工部黨組織與大外部黨組織開展功能型黨支部聯建,協調最為優秀的公共外語教師資源,輔以經驗豐富的學生工作人員,組建了成學困生幫扶功能型黨支部,定期開展學業幫扶主題黨日活動,系統化、專業化地為學困生進行一對一、點對點的輔導,通過簽訂黨員幫扶承諾書、建立幫扶檔案、學院黨委監督檢查等方式,以點帶面促進學困生學業成績全面進步,功能型黨支部真正發揮出了攻堅克難的戰斗堡壘作用。
3.結累累碩果,讓支部工作活起來。創建“功能型黨支部”實施以來,成果斐然,涌現出一批先進典型。有的黨支部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高校黨建工作樣板支部”;有的科研團隊功能型支部獲市級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指導學生獲全國大學生互聯網+大賽銀獎;多部門聯合創建民族工作黨支部,被評為市級“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單位”;老干部活動社團功能型黨支部,把“志同道合”的離退休老干部集結到一起,用優美的歌舞歌頌黨,用畫筆和相機宣傳展示改革開放的偉大成就,建設成果和經驗在全市老干部工作中進行推廣。
創建“功能型黨支部”是新時代高校基層黨建的一次生動實踐,為提升新時代基層黨組織建設注入了新鮮的活力。通過創建功能型黨支部,學校支部建設整體水平顯著提高,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和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充分彰顯,基層黨建工作促進事業發展效果明顯加強,黨的建設與事業發展“兩張皮”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真正做到哪里有師生、哪里就有黨的組織、黨的工作,讓黨的旗幟在每個基層陣地高高飄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