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波
摘要:綜合實踐課程是培養小學生對所學知識綜合應用的重要課程,是基于學生經驗、與學生生活和社會實際密切相關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該課程由老師指導,但主要是學生自主進行的活動。國家教學課程構建改革的背景下,構建綜合實踐課程要求教師將STEAM理念作為基本指導思想,教學內容要滲透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知識,教學方式要采用多元實踐的操作,教學過程要注重學生的自主性,教學訓練要及時,通過對各方面的整合和優化,為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創造更好的實踐規劃和條件。
關鍵詞:STEAM理念;小學課程;綜合實踐;課程構建
STEAM 理念最早起源于美國政府,鼓勵學生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進行深度學習和實踐,后又加入藝術領域,培養綜合型人才以提升國家青年人才在全球的競爭力。這種教育理念有別于傳統的單一學科和書本式教育方式,是一種強調實踐為主的跨學科教學理念,目的即培養跨學科綜合人才。小學階段是挖掘學生潛力、培養學生正確的學習習慣、開發學生智力的關鍵階段,構建綜合實踐課程時融入STEAM教育理念能夠調高課程適配性,將教授給學生的生活知識和重要原理活學活用,激發學生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和主動參與的責任心,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
一、引入STEAM理念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一種經驗性、實踐性的課程,引導學生動手操作,講學習的內容向學生生活領域延展,通過三級管理即“國家規定——地方指導——校本開發與實施”的原則將新的課程管理和發展制度落實到實處。“盡信書,不如無書”。課本知識固然重要,沒有實踐學生將無法從本質上理解一些科學原理,更無法學以致用。學校開展素質教育時可適當引入STEAM的教育理念,將科學、技術和數學等學科整合入課程活動中,為學生提供更全面的學習內容。
教學組在構建活動課程時,首先要建立學科聯系的意識,將不同學科的教師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討活動課程設計,由專業學科教師對綜合活動的每一部分作出相應指導,并對跨學科的聯系提出意見和建議。第二、激發學生的主動性,教師提前對課程內容提出關鍵性問題,由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信息搜集和材料收集,在搜索的過程中挖掘有價值的信息。比如,開展“神奇的風帆”實踐活動時,可以引導學生提前收集關于風帆的相關知識和信息,包括物理原理、藝術設計等,組織學生對風帆的實踐用途開展討論,讓學生手工制作風帆或針對風帆撰寫相關征文,從跨學科的角度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貫徹STEAM理念
STEAM理念強調學科間的橫向聯系,改革開放以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構建要貫徹這個理念有一定的難度,一方面是教師能力有限,另一方面是教學條件有限。但隨著國家對教育重視程度的提高,目前很多小學的教學設施和師資力量已經有了很大提高,思想活躍、動手能力強的青年教師大有人在,STEAM理念貫徹勢在必行。貫徹該理念強調“注重整體”,不是“單項突出”,教學方法可能會比較慢,但這種“慢”的教學方法著眼于西靠方法的慢學,能夠培養孩子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能力,特別是能夠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新意識。比如“蟲蟲奧林匹克競賽”案例,老師讓學生從網上購買電子蟲,第一步是觀察蟲子的生理結構、爬行特點,由此得出不同種類的蟲子爬行速度的差異和體表特征,引導學生學習了一些生物知識,并訓練了學生結構和功能相匹配的思維方式。第二步是設計蟲子的競賽,模仿人類奧林匹克競賽,為不同的蟲子設計出最合適的賽道,并制定比賽規則,為比賽做宣傳,這其中涉及了物理、運動、設計和藝術的知識,從整體上培養學生的能力。一般這樣的活動都是小組完成,學生組隊還能增進學生的友誼,訓練學生的合作和競爭能力。
三、STEAM理念教育成效
就整體而言,STEAM理念的教育成效與傳統教育模式相比,見效較慢。傳統教育模式注重解決已知的問題,要求掌握基本技能和知識點,不需要自主思考,按圖索驥即可,因此從短期成果上看,傳統教育高于STEAM教育理念。但是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學生之間的差距會越來越大。遵循STEAM理念的教育方式教育出來的學生綜合能力更強,他們善于思考,考慮問題的深度和全面性更好,解決問題的動手能力也更強。在STEAM理念背景下,教師構建一個綜合實踐活動時,涉及到課堂演繹、實踐操作,調查類課題可能會涉及社會走訪、實地考察等,后期再進行數據整合和案例分析,這些內容和活動都是學生可以接受的訓練形式,能夠校正學生存在的學習偏差。學生具備了一次綜合實踐的經驗,日后面臨相似的問題時能夠明確自己從哪里入手、目前可以解決哪些問題,比傳統教育方式下的學生能夠更全面地處理問題。
結語:
STESM理念與中國的素質教育本質是一樣的,該理念在美國的重要性與素質教育在中國的重要性不相上下。我國小學在構建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時要遵循素質教育的原則,也要借鑒國外優秀的教育理念,幫助孩子發現興趣點和特長,打破常規學科的界限,以教授學生思考方法為主,不能讓孩子盲目追求解答問題的知識點,通過發現問題à設計結局方法à利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等所學知識解決問題à運用理性邏輯和方法驗證解決效果的過程,為國家和社會培養綜合型優秀人才。
參考文獻
[1]張和平.農村小學全科教師的“綜合能力”及提升途徑——兼談“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設計”課程的獨特價值[J].湖南第一師范學院學報,2017,1706:25-29.
[2]王棉端.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資源開發的策略探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8,222:160+162.
[3]張建中,鄭瑤.農村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狀況調查研究——以江西省南昌縣為例[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18,4006:86-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