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金鳳
摘要:隨著數學教學理念的革新,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融洽的師生關系是數學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的關鍵。通過互動教學,能夠實現學生與教師的互相影響,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學生數學能力的發展。在本文中,筆者將從教學實踐入手,探索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采用互動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互動教學;有效方法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很多學生在認識問題、解決問題的時候,都從自己的興趣愛好入手。如果學生對于教師比較喜愛,就會對數學投入更多的興趣,使課堂教學效率得以提升。因此,教師應與學生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對學生滲透影響,使學生能夠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更多的收獲。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很多小學生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沒有感受到數學的趣味性,在課堂教學中缺乏參與性,從而使學生無法全身心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因此,教師應為學生創設趣味化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感受數學的樂趣,從而激發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例如,在學習《位置與方向》的時候,為了能夠讓學生在趣味化的情境中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我為學生安排了一個游戲,用PPT為學生展示了一個地圖,讓學生幫助卡通形象“樂樂”來找到不同位置上的建筑。我讓“樂樂”對學生進行自我介紹:“同學們大家好,我叫樂樂,我想要在這個城市中旅游,你們能幫我找一下圖書館在哪里嗎?”學生在地圖上進行搜索,告訴“樂樂”,圖書館在她的北邊?!皹窐贰庇痔岢鰡栴}:“我現在往北走了,走到哪才能停呢?”學生再次回答:“走的距離為100米。”我對學生進行總結,當我們在確定方位的時候,可以用北邊、100米的方式,來對位置進行確定,從而找到正確的位置。在互動游戲中,學生在情境中對數學知識進行了感受,并且認識到數學的趣味性。
二、關注學生差異,實現多向交流
在教學中我發現,學生具有個性化的差異,同樣的教學方式并不適用于每個人。在與學生進行互動的時候,教師應對學生的狀態進行動態關注,對學生的差異提出不同的互動方式,使學生與教師能夠實現多向交流,從而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學習《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的時候,我在屏幕上為學生展示了一個大蛋糕,將蛋糕分成了八份。學生看到蛋糕非常高興,紛紛說,我想要吃一塊,我想要吃兩塊。我讓學生思考,這個蛋糕分成了八分,那每一份蛋糕用數學表示,應該是多少呢?大部分學生都回答出來,是八分之一。我又向學生提問:“小明說他想吃一塊,小紅說她想吃一塊,小白說他想吃兩塊,那么他們三個人一共吃了多少蛋糕呢?”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清晰,我在PPT上展示了這三個人每個人吃的量為八分之一、八分之一和八分之二。有的學生很快算出來他們吃的總和為八分之四。我告訴學生,可以將分數進行簡化,除以公約數,最終得出的數字是二分之一。在這個過程中,我對學生的表現進行觀察,如果有學生還沒有弄清問題的答案,我會引導他再度進行思考,確保每名學生都能夠牢固掌握數學知識。
三、組織課堂活動,活躍教學氛圍
小學生非常喜歡趣味化的教學活動,每次在舉辦活動的時候,學生的情緒都會非常激昂,并且能夠與教師進行良好的互動。因此,教師應為學生舉辦趣味化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展示自己的興趣愛好,使課堂氛圍更加輕松、活躍,也能夠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實現與教師的良好互動,增強師生感情。
例如,在學習《角的度量》的時候,我在課堂上準備了幾根長繩子和量角器,并對學生說:“同學們,我們一直在學習數學,今天讓我們變身成為一份子,深入到數學世界中,去體會數學的神奇吧?!蔽胰我膺x擇了教室中的三名學生,一名學生作為角的頂點,拿著兩條繩子的一頭,另外兩名學生分別拿著兩條繩子的另一頭,三名學生組成了一個“角”。我讓學生使用量角器,對這個“角”的度數進行測量,學生都非常積極地去測量角的度數,整個教室的氛圍非常開心。我又向學生提問:“我們再量一下其他角的度數吧,哪位同學想要成為角的一部分呢?”學生非常踴躍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使課堂呈現出了熱烈、生動的景象景象,也使學生在活動中與同學、教師實現了良好的互動,從而加強了師生、生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通過組織課堂活動,能夠讓學生在活躍的氛圍中,實現對數學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總之,充滿智慧的數學課堂不只是教師利用高度的教學技巧對學生進行動人的吸引和完美的控制,而應是一個沒有柵欄的平臺,讓學生能夠放眼于無限的宇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從互動式教學的內涵入手,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能夠在輕松、快樂的氛圍中,與教師和同學形成良好的互動,對數學知識進行更好地學習和吸收,從而實現數學綜合性思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黃大利.強化生本資源合作,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淺談生生互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運用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2):181.
[2]林廷元.分析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對策[J].名師在線,2018(34):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