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在高校接受教育的階段是人生觀、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各高校也非常注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但是僅靠理論知識的教育效果有限。與第一課堂相比,第二課堂有著形式多樣的活動,能夠幫助大學生加深理論知識的理解,促進大學生道德行為的轉變,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思想政治;第二課堂;實踐
第二課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徑之一,能夠對思想政治課堂中教師所講述的理論知識進行有效的補充和完善,還能夠將政治教育融入到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讓學生在活動中受到教育。傳統的思想政治教學中,由于教學時間、教材內容、教學方法等因素的限制,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有限,而第二課堂能夠將通過理論知識、實踐活動、學術交流等活動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加強對所學思想政治知識的理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一、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課堂的意義
(一)提高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
第二課堂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應用,能夠提高學生對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極大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豐富課堂的形式與內容,與傳統的課堂教學相比具有趣味性、自由性和創新性的特點。同時還能夠彌補傳統思想政治教育教學中的不足,打破了教師單方面傳授知識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教學,滿足了學生的心理需求,引導學生主動參與思想政治教學中,讓學生主動接受思想政治教學的熏陶,更容易被學生接受和認可。
(二)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學主要以講述思想政治有關的理論知識為主,而第二課堂主要是讓學生將所學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能夠應用在實踐中,能夠真正的做到學以致用。第二課堂可通過一些實踐活動讓學生與社會中的人物和事物密切的接觸,提前適應步入社會后的生活和所面對的人,提高學生對于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第二課堂能夠使思想政治的理論知識生活化、形象化,幫助在實踐的過程中不斷完善自身的人格品質,提高人際交往能力。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第二課堂建設路徑
(一)轉變教師和學生的觀念
高校思想政治教師必須要認識到第二課堂的應用,對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學校和思想政治教師可以在五四青年節、國慶節、抗日戰爭勝利周年慶等重大的節日中進行相關的主題教育活動,可以開展歷史知識講座、知識競賽、辯論賽等活動,讓學生能夠在活動的過程中真切的感悟歷史,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
(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是學校的精神和氣韻的一種體現,是一個學校的靈魂和核心,能夠對學生起到潛移默化的熏陶作用,能夠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學校和教師要重視校園文化的建設。首先,思想政治教師以校園文化氛圍和優良傳統為基礎,給予學生積極的影響,如北京大學的校園文化氛圍是“勤奮、嚴謹、求實、創新”,學術傳統為“兼容包并、思想自由”;清華大學的校訓為“自強不息,厚德載物”;西安交通大學的校園文化氛圍是“勤奮刻苦、真抓實干”,優良傳統為“中實踐、講實效、飲水思源、追求真理”等,學生能夠通過校園文化得到一定的熏陶和感染,從而繼承發揚學校的優良校風和傳統。當前,各個高校中都有許多的社團,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讓學生能夠從中獲取知識,教師應該積極的參與到社團活動中,在社團活動中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如可以組織馬克思主義協會,學習馬克思主義、文學、哲學等數據,并定期的開展相應的活動,提高社員的思想政治素質。此外教師還可以組織校園文化活動,如書法節、舞蹈比賽、藝術展、古詩詞大賽、歷史知識競賽、科技比賽、文化節等,充分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和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喜歡的活動中,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和精神世界,參與各種校園文化活動還能夠促進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
(三)開展社會實踐活動
高校可以將社會實踐活動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社會實踐活動能夠很好的將思想政治教育和社會教育以及實踐聯系起來,讓思想政治教育中枯燥的理論知識能夠變得形象生動,如可以在教師的引導下開展給敬老院送溫暖、環境保護宣傳、探尋歷史文化足跡、傳統文化考察等,讓學生將思想政治教育中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受到核心價值觀教育和影響。學校還可以制定合理的社會實踐制度,將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情況進行相應的考核,并定期評選優秀的個人,激發學生參與社會實踐活動的積極性。
三、結語
思想政治教育是食用一定的思想觀念和道德規范對學生進行教育,從而讓學生能夠通過思想政治的教育提高個人綜合素養,成為一名德才兼備的人才。因此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師要積極的開展第二課堂,全方位的促進學生成長,通過實踐活動的方式完善學生的人格和道德品質,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宋丹,崔強,陸凱. 提升高校第二課堂育人實效的路徑探析[J]. 思想教育研究,2018(05):119-122.
[2]趙亞元.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與第二課堂教育深度融合路徑探析[J]. 遼寧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9(01):36-37.
作者簡介:
張廷,男,副教授職稱,職務:黨委副書記、院長,研究方向:經濟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