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瑩
摘 要:語文是一門綜合學科,其涉及的內容十分的廣泛。通過對語文的學習學生能夠充分地了解世界,提高自己的人文知識。隨著新課改的提出,各個學科教學開始提倡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語文學科也不例外。而在語文的教學中閱讀教學占據了重要的位置。語文的閱讀教學除了要重視教材中對課文的閱讀指導外,教師還應該積極鼓勵學生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通過課外閱讀開拓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針對如何加強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展開探究。
關鍵詞:核心素養;課外閱讀;語文教學
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我們經常提到的話題,而如何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成為教師要關注的內容。從語文學科角度來看,核心素養主要包括學生的語文能力、語文學習方法、創新思維等方面的內容,而這些能力需要借助閱讀教學經過長期的積累而逐漸形成,是不可以一蹴而就的。閱讀越來越受到我們的重視,那么該如何借助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呢?
一、當前小學閱讀教學現狀分析
1.小學生缺乏良好的讀書環境
就目前的語文教學而言,教師的教學任務相對繁重,因此很多教師缺少足夠的時間去思考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小學生正處于好動的時期,對很多的事物充滿了新鮮感,注意力不集中,這就需要教師組織學生去完成一些活動,而課外閱讀也同樣需要教師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這樣學生才能夠更加自覺地進行閱讀。另外就是受到硬件條件的限制,學校可以利用的閱讀資源較少。這些都是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
2.小學生缺乏閱讀興趣
小學生尤其是低年級學生因為剛剛步入學校,對于學習沒有太多的感受,甚至會對一些學不會的內容產生一定的畏懼。這都會使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那么我們應該做的就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要關注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通過有效的方式提高學生讀書的積極性,但是目前很多學生不喜歡看書,對于課外的知識知道得少之又少,這些都是需要教師進行正確引導的。
3.缺乏合理科學的閱讀方法
首先小學生的年齡偏小,因此很多時候他們還不具備主動學習的意識,另外就是即便他們能夠主動地進行課外閱讀,但是在閱讀時缺少一定的方法,難以起到應有的效果。因此教師需要給學生提供正確的閱讀方法和適當的閱讀訓練,輔助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使學生的閱讀能力得到真正的提升。
二、基于核心素養進行小學課外閱讀教學的策略
1.積極創設情境,提高學生思維能力
在核心素養中涉及思維能力方面的內容。因此對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而言,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至關重要。為了能夠通過課外閱讀教學提升學生的思維水平,我們需要通過有效的情境創設來促進學生的發展。通過閱讀情境的創設,我們可以將一些原本枯燥的文字或者是抽象的內容更加直觀地展現在學生的面臨,然后再讓學生形成抽象的認識。
例如在學習六年級下冊《匆匆》時,很多學生因為受到年齡的限制,對于課文中涉及的對時間流逝的嘆息并不能很好地理解。那么面對這種現象,教師完全可以借助角色扮演的形式創設一個童話世界,讓學生通過表演孩子——媽媽——祖母或者孩子——爸爸——祖父的游戲,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在課外閱讀中,我們還可以結合課文內容,讓學生閱讀歌詞《時間都去哪兒了》,讓學生懂得珍惜時間,把握當下。
2.引導學生積極進行探索,提高學習能力
伴隨著素質教育的發展,教學方法上也發生了一些變化。教學中更加側重學生自學能力和學習習慣的養成,而這些也都是符合核心素養的要求的。閱讀教學的開展同樣需要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自我探索和獨立思考。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六年級年級上冊《少年閏土》時,通過“我”和閏土之間的故事讓學生思考童年發生的趣事,當學生了解了故事的大概內容后,會主動地參與到課堂的討論中,在表演中揣摩兩個人物的心理,從而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寓意。我們還可以推薦學生閱讀魯迅的《故鄉》,讓學生對課文的前因后果有更加深入的了解。
3.教師應傳授正確的閱讀方法
在進行課外閱讀教學中,很重要的一個內容就是我們應該給學生傳授一些正確的閱讀方法,通過閱讀指導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讓學生能夠真正地提升閱讀能力。首先可以讓學生在進行課外閱讀時進行選擇性的閱讀,然后對于一篇文章中重點的內容進行精讀,逐字逐句地去欣賞文章中的文字,感悟文字的魅力,讓學生在閱讀中能夠足夠的投入,做到邊讀邊想,學會標注,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最后就是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速度,通過默讀的形式,幫助學生快速地處理和消化信息。
總之,在當前社會背景下,課外閱讀越來越受到了教師的重視,基于核心素養下的課外閱讀教學策略還需要我們繼續探索。
參考文獻:
[1]陳聯英.基于語文素養視野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指導[J].課外語文(上),2018(7).
[2]盧彩丹.基于核心素養導向小學語文教學[J].語文課內外,2018(8).
[3]鄒麗華.基于核心素養導向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J].活力,2017(14).
編輯 杜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