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東
摘 要:在新時代下,教育的理念也要有“新”的特點。時代發展的腳步越來越快,教育作為社會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回歸“本真”。教育,是思想的傳遞,而不是文化手段的傳遞。新時代下的教育變革,應該思考真實的、最初的理念性的東西。文化手段,是為了適應社會生活,而教育思想對人的影響卻是潛移默化而又深遠持久的。新時代下的教育不應該拋棄最本質的東西,而應該回歸“本真”。在教學中蘊含著深沉的思想理念,依靠教學課堂和教材課本傳遞思想,讓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不僅學到文化知識,還受到優秀思想的熏陶,培養健全人格,促進全面發展。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育變革;文化手段
教育,蘊含著深厚的思想性。每一門學科都有著不同的、隨時代發展而不斷豐富的學科思想。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應該只注重教材知識的時代變化性,更要注重教材中思想的不同。研究教學,不僅是研究教學方法,更要研究教學思想,將思想的變化蘊含在教材知識中,綜合應用適合的教學方法。通過這種方式,讓新時代的教育體現出“新”,讓新時代的教育更加適應新時代的學生。通過教育思想的傳遞,豐富學生的精神思想,讓學生明白“何為知識”“知識是什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新時代的建設貢獻力量。
一、數學教師在課前備案的過程中挖掘教材的數學思想
教師,不僅僅是教學的參與者,更是教學思想的直接傳遞者。教師在教學思想的傳遞過程中扮演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師的課前備案,在教學過程中扮演著“指南針”的作用,如果“指南針”沒有指向“教學思想”,那么教學目標自然而然地與“教學思想”相距甚遠。由此,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的課前備案中,要重視數學思想在備案中的滲透,挖掘數學教材的數學思想,并通過數學教師的科學研究,轉變為適宜學生學習的數學知識。挖掘教材的數學思想,融合在課前備案中,發揮數學教師在數學思想傳遞過程中的指導性作用,是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傳遞數學思想的有效途徑之一。
例如在教學“統計”這一課時,“統計”這一課時的知識是立足于生活中的,生活中處處蘊含著有關“統計”的知識。實用性是統計知識的重要特征。除此之外,統計知識更蘊含著深厚的統計思想。統計學科由于它的實用性和在生活中的不可缺少性,受到人們的重視。在數學學科的不斷發展中,統計學科知識經過了長期的發展演變和不斷的豐富。數學教師在統計知識的講授中,要利用生活中統計知識的使用案例并在其中滲透統計思想,兩端互動,打通思想性與實用性的壁壘,使學生在學習統計知識的同時也受到統計思想的熏陶。
二、數學教師在數學課堂中通過模型操作過程傳遞數學思想
數形結合,是教師傳遞數學知識的重要方法,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有效方法。數學模型是數學教學的重要輔助工具。數學知識具有理論性、抽象性,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感受到晦澀、枯燥,而數學模型就是降低學生的晦澀感、枯燥感,降低學生學習數學的難度的有效工具。當然,數學模型的直觀性、形象性、生動性等優點,使它不僅僅在直接傳遞數學知識中扮演重要角色,更在間接傳遞數學思想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小學數學教師要意識到小學階段的學生抽象思維的不成熟性,重視數學模型的有效利用,促進數學模型在傳遞數學思想的過程中最大限度地發揮積極作用。
例如在教學“圖形與變換”這一課時,數學世界中的圖形是多樣的、抽象的,圖形的變化更是抽象而多變的。在“圖形與變換”這一課時利用數學模型教學,能向學生直接、形象地反應圖形的特征、性質及其變化特點和過程。除此之外,數學模型不僅僅是反應數學知識的直接工具,更是傳遞數學思想的有效載體。數學模型的構建過程,就是數學思想的滲透過程。數學模型的構建需要數學思想的輔助,由此才能更好地服務于數學知識的傳授。小學數學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學習“圖形與變換”這一課時中,嘗試讓學生自主設計數學模型,從數學模型的構建和使用過程中了解學生數學思想的掌握程度。
三、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聯系實際,在應用中體現數學思想
知識,不在于束之高閣,而在應用于實際。知識源于實際,更是服務于實際的。教育的目的不僅僅在于傳遞人類智慧的結晶,更在于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學會利用知識改造自己的社會生活。所以,教學是源于生活并超越生活的。小學數學教師在傳遞數學思想的過程中不能忽視生活實際,而要將數學思想蘊含在生活實際中去傳遞,讓學生在領悟數學思想的過程中,并不脫離生活實際。數學,是具有強烈工具性的學科,數學知識的應用過程就是數學知識的價值體現過程。由此可見,應用過程是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例如在教學“時、分、秒”這一課時,這一課時的知識是關于“時間”的。時間,是社會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可以說,沒有時間工具、時間概念,我們的生活寸步難行。小學階段,是學生成長的啟蒙階段,這一階段是培養學生時間觀念的重要階段。小學數學教師要意識到這一階段的特性和重要性,在講解有關時間知識的過程中,不僅要重視向學生傳遞時間工具的使用和認知方法,更要重視構建學生的時間觀念。聯系生活實際,將數學思想蘊藏在應用中,是傳遞數學思想的重要途徑之一。
新時代的教育,不僅僅在于教材知識的傳遞,更在于教材思想的傳遞。文化知識是思想的載體,而不是唯一。新時代的教師不能拘泥于文化知識,而忽視了思想的長遠性、重要性。思想,是一個時代永遠不能忽視的東西。教育思想,在教育變革中起著指引作用。在新時代的教育變革中,回歸教學的思想性,是教育變革的一個重要思考方向,值得新時代的每位教師去思考、去研究。通過這種途徑,讓教育培養出更優秀的學生,更好地為新時代的生活服務。
參考文獻:
[1]徐玉.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J].信息教研周刊,2015.
[2]郭福生,劉忠民.讓數學課堂更高效[J].江西教育(教學版),2016.
編輯 李燁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