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影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化,當前教育對小學生的識字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如何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更是成為了諸多一線教師的研究重點。因此,從了解學生情況,明確競賽性質;依據識字內容,設計競賽方式;重視學生差異,劃分規則要求三方面對競賽法在提高小學生識字興趣中的應用展開了探討,以期達到拋磚引玉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語文;競賽法;識字興趣
眾所周知,小學語文作為小學階段的主要學科,對小學生語文學習興趣的培養和語文素養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小學階段的學生識字量大,要想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就應重視對學生識字興趣的激發,從而為學生的識字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作為當代教師,更應該在遵循學生基本學習規律和認知特點的基礎上,選擇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欲望的競賽法,在根本上激起學生的求勝心,進而提高教學質量。以下便是筆者對此的一些看法與實踐。
一、了解學生情況,明確競賽性質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競賽法的應用主要服務于學生,而競賽內容的選擇和設計也需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確定,如此才能使競賽更契合學生的興趣點,才能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小學生的識字興趣,從而為識字教學質量的提高打好基礎。顯然,學生之間的差異性決定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和學習能力都會具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教師可以利用有效的溝通與交流來嘗試了解學生的情況,進一步明確競賽的性質,進而在契合學生興趣需求的基礎上提高學生的興趣。
例如,為了明確競賽的性質,提高小學生的識字興趣,我非常重視對學生基本情況的了解。因此,我利用與學生的交流以及與家長的溝通為學生準備了一份檔案,檔案內容涉及了學生的諸多情況,依照這份檔案,我在教學生認識“口耳目”這一內容中的生字時,便選擇了朗讀比賽這一方式,也就是先利用范讀幫助學生認識這些生字,隨后要求學生進行朗讀,比一比誰讀得又快又準確。顯然,這一競賽活動的安排,迅速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了對生字的識讀中,并使學生在比拼的過程中對識字產生興趣,進而促進識字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依據識字內容,設計競賽方式
競賽方式的確定不僅僅要以學生的具體情況為基礎,更要與識字的內容相對接,要明確教學的根本在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同時,有效的競賽方式的設計能夠將學生置于識字教學情境之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通過競賽提高識字的興趣和積極性,進而掌握語文識字技巧,提高語文識字學習效率。所以,在小學語文識字教學中,教師應該盡可能地將識字內容與競賽方式結合起來,要盡可能地保證競賽方式符合識字內容的教學,以發揮出競賽法在識字教學中的優勢。
例如,在學習《夏夜多美》時,為了使學生能夠識記“蓮”“哭”“根”等生詞,我首先對這些生字進行了觀察,最終為學生設計了一個與其相關的競賽方式。因此,上課后,我首先將學生進行了分組,隨后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討論自己所認識的夏夜是怎樣的。在學生進入這一情境之中后,我隨即將他們帶入到了課文之中,并要求他們將自己不懂的生字劃出來,在小組內部尋求解決,比一比哪一組的效率最高。顯然,這一競賽的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小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的意識,還能在最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責任意識,提高學生的識字興趣,使學生全身心地融入識字學習之中。
三、重視學生差異,劃分規則要求
不同階段的學生在識字學習興趣和識字水平上存在較大的差異,所以教師應該重視學生之間的諸多差異,并以此來劃分規則要求,從根本上提高競賽法的適用范圍和運用效果。為此,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教師應該對競賽的規則進行一定的簡化,從而在降低難度的基礎上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競賽之中,進而提高小學生的識字興趣和水平,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在學習“坐井觀天”時,為了使學生能夠識記這篇寓言中涉及的生字,我根據學生的階段性差異提前為學生準備了一些小青蛙和小鳥的頭飾,并選用了“角色再現”的競賽方式,也就是將學生分為四人小組,兩人分角色朗讀課文,兩人根據朗讀內容進行表演,比一比哪一組的完成率和正確率最高,并給予了學生五分鐘的準備時間。這一競賽方式的難度不大,極適合小學階段的學生進行開展。從最終的結果來看,學生對課文生字以及內容的興趣確實獲得了提升,并通過競賽將自己小組的能力充分展示了出來,這對學生收獲自信心、提高識字效率具有重要作用。
總之,競賽法的應用對小學生識字興趣的提高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它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好勝心,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識字中。因此,作為當代教師,更應該在不斷提高自身綜合能力的基礎上重視對競賽法的應用,以切實提高識字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孫巧賢.靈動的識字教學:第二屆全國小學“語文主題學習”課堂教學競賽觀感[J].江西教育,2017(14).
[2]夏丹丹.淺談小學識字競賽式教學[A].教育教學研究:教育理論研究(2018年版第一輯)[C],2018.
誗編輯劉曉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