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樹基
摘 要:隨著近幾年課程革新的開展與實行,教育部所提出的“核心素養”一詞頻頻出現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要求教師通過教學來培養學生的學科素養。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是指學生通過學習數學知識所轉化成的一種數學能力,使學生可以站在數學的角度來分析實際問題,并運用自己所學到的數學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教學的效率。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首先介紹了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的內容,并探討了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核心素養;培養
當學生擁有了數學核心素養之后,就可以更好地學習與掌握數學知識,進而通過不斷的學習又可以促使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得到增強,在這個相互促進、相互作用的過程中,可以使學生的學習及思維的能力上升到一個新的水平。因此,小學教師就要把培養學生數學核心素養放在教學的首要位置,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內容
首先,只有在明確了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內容之后,才可以有目標地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進行培養。在小學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過程中,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培養內容就是對學生數學意識的培養,當學生對數學知識有了一定的認識時,就可以結合自己所學到的數學知識來對事物進行分析與解釋,引發學生的主動思考。因此,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就是一項重要的數學素養培養內容。在培養學生數學意識的時候,最基本的就是要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這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是最基礎的,同時也是學生學習中最為關鍵的。通過學習數學知識來掌握一定的數學方法與技能,幫助學生有效地解決實際問題,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基礎。
其次,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考核心素養。通過對學生教學數學圖形及符號來幫助學生建立空間觀念,同時也要學會在合適的環境中演繹與推理相關的問題,進而逐步提升學生的思考溝通能力。另外,在核心素養內容中,還有一項比較重要的內容就是要培養學生的數學語言素養與數學應用素養。數學素養是指學生可以通過數學來簡單準確地表述思想,而數學應用素養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的最主要的目的。
二、小學數學教育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
1.提升教師對核心素養的認識,構建核心素養體系
核心素養教學的關鍵之處在于教師應抓住數學與研究的核心所在。數學核心素養是一種新的教育教學理論,有一些教師并沒有深入了解,而教師學習與實踐的過程就是從不了解到熟悉的過程。因此,可以要求小學數學教師認真查閱與學習與數學核心素養相關的理論書籍,通過大量閱讀學術性的研究資料和實驗性的教學來準確把握小學數學核心素養,讓教師在思想及理論方面有正確的認識與感悟,理解數學核心素養要素之間的內在聯系,掌握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方法。然后做出具體的小學數學核心素養教學計劃調整,形成一套完整的小學數學核心素養體系。這樣就可以在實際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進行培養,進而為學生之后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
2.校本教研主題化,有效提升校本教研的質量
學校的教研管理團隊應該時常走進班級進行聽課,與教師開展座談等,了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存在的一些問題,然后進行深入的梳理與分析,確立研究的主題,組織教師進行專題研究,促進教師的專業化成長,提升校本教研質量,進而更好地對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行培養。
比如,在管理中我們發現,教師在進行小學數學計算教學時,存在著“重算法,輕算理,學生計算能力低”等問題,然后就針對這一問題開展計算教學的專題研究,通過全員上公開課、骨干教師上示范課、聘請教研員進行點評引領以及教學管理人員開展主題講座來進行理論引導等方式,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形成特定的教學模式,提升校本教研質量。
3.增添數學文化,豐富課程教學內容
數學文化主要包括數學語言、數學方法、數學思想、數學觀點、數學精神,還包括它們的形成與發展,也就是其數學史。通過小學數學教學應幫助學生掌握數學方法、形成數學精神、培養數學思想,進而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數學語言表達能力。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增添數學文化,可以促使小學數學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比如,小學生的思維正處于從具體到抽象的轉化階段,在這一階段借助數學史融入數學文化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增強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通過學生對數學史的了解,可以深入地體會數學家們不屈不撓、堅持不懈的數學精神,了解數學知識的發展及演變的過程,也可以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
三、結束語
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先在理論層面深入了解核心素養理念,再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制定核心素養培養體系,之后在教育中詳細地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實現理論向實際的轉化。
參考文獻:
[1]文世全.小學數學如何在簡約教學中體現數學核心素養[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6(23).
[2]尹少淳.文化核心素養數學教育:圍繞核心素養的思考[J].教育導刊,2015(9):17-18.
編輯 郭小琴